高三上册实验班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命题:阳在伟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下列可称为天体的是 ( )
A.太阳 B.地面上奔驰的汽车
C.落到地面上的陨石 D.按航线飞行的飞机
2.南北纬60°,地球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 ( )
A.1/4 B.1/2 C.1/3 D.1倍
3.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为 ( )
A.90° B.66°34′ C.23°26′ D.15°
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时,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
A.23°26′ B.0° C.66°34′ D.43°08′
5.某河自东向西流,河水对南岸的侵蚀要比北岸严重,而且在一年内太阳有两次直射,该河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 )
A.50°N B.20°N C.20°S D.50°S
6.图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
![]() |
7.图所示的地球近地面风带的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的是 ( )
![]() |
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8~9题。
8.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 )
A.0°30°E B.0°60°C.30°N 30°W D.0 120°E
9.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日界线 本初子午线 B.0° 180°
C.0° 150°W D.150°W 180°
10.关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B.在春秋分时,昼夜等长
C.白昼最长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天
D.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读右图,图中A点坐标为98º45′ E、50º N,斜线部分表示黑夜
1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约为
A.23º28′N,116ºE B.0º,171º15′ W C.0º,68º45′E D.23º26′N,180º
13、制约人类起居作息的基本时间单位是( )
A.恒星日 B.太阳日 C.回归年 D.恒星年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
14、北京时间10月29日14时13分,正值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
A.29日1时13分 B.29日3时13分 C.30日3时13分 D.30日1时13分
15、有关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从而产生磁暴 B.影响我国,使我国北京的降水增加
C.干扰地球运动,使地球上出现极昼和极夜 D.在地球的某些地区产生极光
16、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 )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B.长较长的可见光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17、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属于北半球形成风的图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
A.向西北飘扬 B.向东北飘扬
C.向西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
19.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 ![]() | ![]() | ![]()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20.读上图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26题)
新华社2003年11月28日北京电:受西南暖湿气流和西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未来3天,青藏高原及我国东部将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据此材料,判断23—24题。
23.这次天气现象属于 ( )
A.暖锋过境 B.准静止锋过境 C.冷锋过境 D.台风过境
24.12月3日,北京的天气状况为 (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气压降低 D.仍雨雪纷纷
25.下列能给我国北方带来“秋高气爽”的天气系统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6.右上图所示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7、我国古诗中有这样一句话:“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所述的是:
A.我国同一地区、同一时间的天气状况 B.我国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天气状况
C.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天气状况 D.我国不同地区、同一季节的天气状况
28.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 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和禁止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C.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D. 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9-10千米的高度,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29.下列有关大气运动的正确叙述是
A.近地面的风不会受摩擦力的影响
B.风一旦形成,就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改变风的方向
C.在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低气压区的空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D.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中,通常是城市地面的空气流向郊区
30.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地距离适中 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二、双项选择题(20分)
31.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向西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
A.12月28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32.地球上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B.受地球形状的影响C.黄赤交角的存在 D.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33.设M(纬度0°,30°E),N(23°26ˊN,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 )
A.Hm和Hn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
C.任何时候都Hm≤Hn D.任何时候都Hm≥Hn
34.图六中,从A到B再到C ( )
A.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B.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C.ABC三地的时刻相同 D.ABC三地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35.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 )
A.不用化石燃料 B.研究煤炭资源中硫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减少核泄漏 D.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
36.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氟氯烃增多,可能引起全球变暖 B.臭氧层遭破坏
C.酸雨危害 D.光化学烟雾
37.大气环流的双重性质是指( )
A.影响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 B.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
C.它本身是一种气候现象 D.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气释放热量
38.关于气候类型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分成明显的干、湿两季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热带沙漠气候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炎热干燥
D.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移动所致
39.关于锋面的正确叙述是( )
A.锋面一般为一个狭窄而又倾斜的过渡带 B.我国的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有关
C.锋面都是由冷气团移向暖气团形成的 D.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无明显差别
40.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姓名 学号 班次
一、单项选择(3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二、双项选择(20分)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三、非选择题(50分)
41、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 地球公转在____到_____时段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2) 地球公转在____到_____时段内北半球昼短夜长.
(3) 元旦期间,地球处于A,B,C,D四点中的____点附近.
(4) 假设BAD=BCD地球走完哪半椭圆所需时间多?____.
(5) 图甲乙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 甲___乙____.
(6) 地球公转在__到__这段轨道上时,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
(1)填出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A 。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2分);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B点盛行 风,我国的天气以 为主要特征。
(4)C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2分),由此可见季风的成因除 外,还有 等。
43.读“我国年平均降水pH分布图”(图2—55)回答:(12分)
图2—55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分布在 地区,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我国的酸雨类型主要是 ,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 。
(2)图中A地区的酸雨污染比工业集中的B地区 ,其原因是 。
(3)酸雨造成的危害是:①生物危害: ;②非生物危害: 。
(4)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还有 、 ,在治理三大大气环境问题时必须采取 方式。
44.图2—42中锋面移动是30 千米/小时,城市目前是14时,说明:(17分)
图2—42
(1)该锋是 锋,判断依据是 方向移动。(4分)
(2)锋面什么时间将会移到城市上空,未来48小时内,该城市的天气将怎样变化?(6分)
(3)某医院救治的128例脑溢血患者中,有116例是锋面过境时发生的。肺结核病人咳血,特别是婴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在锋面过境时发病率很高,为什么?(7分)
答案
1A2B3C4D5C6B7B8A 9D10A12B13B14A15D16C17D18A19A20A21B 22D23C24.B25C26B27D28B29B30A
31CD32AC33AB34AD35BD36BC37BC38BC39AB40BC
41.(1)A C (2) B D (3)A (4)BCD (5)A D (6)B C
42.(1)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1分) (2)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1分) 副极地低气压带(1分) (3)西北(1分) 寒冷干燥(1分)
(4)西南(1分)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分)
43 (1)南方 矿物燃料燃烧,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硫酸型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更严重 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多云雾,易形成酸雨
(3)影响动植物生长、繁殖,甚至死亡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等
(4)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全球合作
44 (1)冷 冷气团向暖气团
(2)次日14时前一段时间,云层逐渐增厚,风速逐渐增大;次日14时左右,锋面过境,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气温突然下降,对老人和婴幼儿不利,易患感冒、肺炎。冷锋过境气压变化大,易造成脑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