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训练一
1. “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食用品中的碘、钙、氟是指
A. 元素 B. 单质 C. 原子 D. 分子
2. 下列物质中,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且分子无极性的是
A. 乙烯 B. 乙醛 C. 甲醇 D. 三氯甲烷
3.艾滋病问题备受世人关注。最近医学家们通过用放射性标记
发现一种
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爱滋病病毒。放射性
A.与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与
所含的中子数相同
C.是的同素异型体
D.与
互称同位素
4.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
A.纤维素、脂肪 B.蛋白质、高级烃 C.淀粉、油脂 D.蛋白质、硬化油
5.设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常压下,22.4L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
;②92g
和92g
所含有的原子数均为6
;③64g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
个电子;④常温常压下,100mL 0.5mol/L 的乙酸溶液中,所含有的乙酸的分子数小于0.05
;⑤标况时,22.4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4
;⑥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⑤⑥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溶液检验两瓶均为红棕色的气体:
和
蒸汽
B.用托盘天平称取4.56克食盐
C.苯酚粘到手上,应马上用溶液清洗
D.用量筒量取298%的浓
,向其中加水稀释至8mL
7.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2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中均通过0.02mol电子,若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的体积:①>② B.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 ①>②
C.溶液的pH变化:①增大,②减小 D.电极反应式:
①中阳极:;②中负极:
8.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161.9 KJ,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mol·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热化学方程式:的
为
A.+2590.4KJ·mol-1 B.-2590.4KJ·mol-1 C. +2590.4KJ D. -2590.4KJ
9.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a>b
10.已知2Cu(NO3)2 2CuO+4NO2+O2;已知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但伸进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木条能复燃,分析说明
A、NO2具有氧化性 B、NO2具有还原性 C、NO2不发生反应 D、只有O2才能助燃
11.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了“暖冰”。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暖冰”也是水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而成的固体
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形成20℃时的“暖冰”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
12.X、Y、X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X元素的某种原子核内无中子,Y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有下列含该三种元素的化学式:①X2Y2Z2 ②X2YZ3 ③X2YZ2 ④X6Y2X2 ⑤X3YZ4 ⑥XYZ3,其中可能存在的是
A.② B.②④ C.②⑤⑥ D.①②③④
选择题训练一参考答案
1. A 2. A 3.D 4. B 5.C 6.A 7.B 8.B 9.C 10.A 11.B 1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