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考化学试题 - 正文*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系列训练

2014-5-11 0:30:21下载本试卷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系列训练()

I(选择题 7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用物理性质较难鉴别的是                 (  )

  A.苯和四氯化碳        B.酒精和汽油

  C.氯化铵晶体和硝酸铵晶体   D.碘晶体和高锰酸钾晶体

2.下列物质中有固定沸点的是                      (   )

  A.甘油    B.花生油      C.汽油    D.煤焦油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约含有6.02×1022个苯分子

  B.常温常压下,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16g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25oC时,1L pH = 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氧根离子

  D.0.5mol CH4 中约含有3.01×1023个电子

4.下列图式正确的是                          (  )

  A.氟化氢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结构式: H-Cl-O

 

C.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氯化铯的晶体结构(晶胞)模型:

                              

5.无论是传统的或是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硅元素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硅在太阳能发电中的重要作用,有些科学家称硅是“二十一世纪的能源”,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界中硅单质的含量居各元素的第二位

  B.高纯度的硅是制半导体的重要材料

  C.水泥、玻璃和陶瓷都是传统的硅酸盐工业产品

  D.二氧化硅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①电子总数 ②原子总数 ③分子总数  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的总能量 这六项中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    C.②⑤⑥   D.①④⑤⑥

7.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乙烷气体中混有少量的乙烯:通入氢气,使乙烯发生加成反应

  B.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收集气体.

  C.乙醇中混有少量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分液

  D.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钠:加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8.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1.9 kJ/ 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 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 mo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题每小题4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的熔点比硫化氢高,其原因与氢键有关

  B.含阳离子的晶体一定同时含阴离子

  C.以共价键构成的晶体,其熔点、硬度一般都比较低

  D.氮化硅是一种耐高温耐磨的新型材料,属于分子晶体

10.纳米材料是指颗粒直径在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在某溶剂中纳米材料的颗粒间完全分散开,得到的分散系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

  A.不能透过滤纸      B.难透过半透膜

  C.具有丁达尔现象    D.属于溶液,很稳定

11. 已知甲醛(H-eq \o(\s\up 9(O-H)分子中4个原子共平面,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  )

 A.  —CH=CH2  B.  —eq \o(\s\up 9(O-CH3  C.  —eq \o(\s\up 9(O-OH  D.  —eq \o(\s\up 9(O-H

12. 钢铁发生电化腐蚀时正极发生的反应可能是               (  )

  A.2H+ + 2e = H2↑       B.2H2O +O2 +4e = 4OHˉ

  C.Fe - 2e = Fe2+        D.4OHˉ - 4e = 2H2O + O2

13.化合物甲是由氟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一种不稳定的物质,10mL甲气体可分解成15mL O2和10mL F2(气体体积都是相同温度、压强下的数值)。下列关于化合物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O3F2      B.每摩尔分子含8NA个共用电子

 C.具有强还原性       D.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4.某学生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制备某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其中A中  盛放一种密度比B中密度小的液体,符合题意的选项是  (  )

A. A为浓盐酸,B为浓硫酸制得HCl气体         

B.A为浓氨水,B为浓氢氧化钠溶液,制得NH3

C.A为浓醋酸,B为浓硫酸,制得CH3COOH

D.A为乙醇,B为浓硫酸,制得C2H4

15.常温下10mL 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 (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c(A)<c(K+)        B.c(H+)=c(OHˉ)<c(K+)<c(A)

  C. v(总)≥20mL        D.v(总)≤20mL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明矾与过量Ba(OH)2 溶液反应:Al3+ + SO42ˉ + Ba2+ + 4OHˉ = BaSO4↓+ AlO2ˉ + 2H2O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 Ca2++2OHˉ + CO2 =CaCO3↓+H2O

  C.大理石加入足量醋酸溶液中: CaCO3 + 2H+ = Ca2+ + CO2↑+H2O

  D. 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Mg2+ + HCO3ˉ + OHˉ = MgCO3↓+ H2O

17.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 lgc(H+eq \o(\s\up 3(——— 已知某无色溶液的AG = 12,则在此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a+ 、AlO2ˉ、K+、NO3ˉ      B.MnO4ˉ、K+、SO42ˉ、Na+

  C.Mg2+、SO42ˉ、HCO3ˉ、Na+    D.NH4+、NO3ˉ、Al3+、Clˉ

18.在氯化钡溶液中通入SO2,溶液仍澄清,若将氯化钡溶液分装两支试管,一支加硝酸,另一支加NaOH溶液,然后再通入SO2,结果两试管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合理的是                                (  )

  A.氯化钡有两性       B.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都是BaSO4

  C.SO2具有还原性和酸性  D.升高pH,可使SO2水溶液中SO32ˉ离子浓度增大

II卷(非选择题 76分)

三、(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2分)

19.如图2 所示,A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C、D为常见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D的名称          ;列举出C的一种 常见用途         

(2)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有时会有气体散逸(不是橡皮塞不严),为避免此情况,请在B、C、D中选择适当的仪器,对A进行重新设计和组装。(以简洁文字予以说明)

安装方法①:                                  

安装方法②:                      

20.图3实验装置中,A、B、C是三支干燥管。B中装有一种干燥剂,C中装着撒在一团玻璃纤维中的浅黄色粉末。广口瓶乙、丙中各有一支点燃的短蜡烛。实验开始打开活塞a、b,关闭c,干燥管A中立即发生反应产生气泡,乙中烛火逐渐熄灭;然后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c,丙中烛火突然变得格外明亮。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装置由烧杯、干燥管、带活塞及单孔橡皮塞的导管构成一个制取气体的简易装置。需要气体时打开活塞a,反应即开始,使气体能连续输出;不需要气体时关闭a,反应即停止。使用很方便。但产气反应要符合一定条件时才适用该装置,条件是___                             .(从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生成气体性质三方面考虑)

(2)图4各装置都可用于制取气体,其中与甲装置可达到同样使用效果且原理相同的是(选择图中装置序号) 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图3)中甲装置烧杯中的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____(选择范围:A稀硫酸,B稀硝酸,C稀盐酸,D碳酸氢钠溶液);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干燥剂不可选用____ ___(选择范围:A碱石灰,B无水氯化钙,C五氧化二磷,D浓硫酸)

(4)干燥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1.按5∶2的体积比把A、B两气体混合充入一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A(g) + B(g) 3C(g),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为60%.求:

  (1)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_ ___________,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2)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M(A)=a, B的相对分子质量M(B) = b,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

M(C) =___________(用a、b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混) = _______

(3)设平衡时压强为p2,起始时压强为p1,则p1____p2(填“=”、“>”或“<”)。

22.下图每个方框内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常温常压下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单质,B为金属,其他三种为双原子分子气体。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图中所示的化合反应,得到化合物E、G、H、I和J。其中G可溶于浓NaOH溶液,得到物质K,K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又生成G沉淀。试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是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2) A与H反应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                   

  C和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3)G与浓NaOH溶液反应生成K的离子方程式为               

、(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3.有下列三种化合物:   

(1)请写出化合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 ______________

(2)根据化合物C中的含氧官能团,指出C所属有机物类别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3)化合物B经选择性氧化后的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失水生成酯D(其化学式为C9H8O2).则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图是一些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C和D按1∶2反应生成N,M与N互为同分异构体。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2 [O]—→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CH2—  —CH2OH + F →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HO-CH2—  —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属于酚类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的化合物有4种,其结构简式为:(已写出2种,请再写出另2种)

                                      

HO—  —OCH2CH3、HO—  —CH2O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只写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5. 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V L NaOH溶液中,已知CO2和NaOH都反应完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得到m g沉淀。

(1)用上述数据表示参加反应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_L.

(2)设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试用上述数据表示c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上述CO2与NaOH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加入石灰水,而是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结果得到n g沉淀,当0<n<m时,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用含m、n、V的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 ·L-1

26.已知烯烃A、炔烃B常温下都为气体。将A与过量O2的混合物20L(常压,110oC,下同)点燃,反应后冷却至原温度体积仍为20L;将A、B及足量O2的混合物11.2L 点燃充分反应并冷却至原温度后,体积为11.7 L,求:

(1)烯烃A和炔烃B的分子式

(2)在11.2L A、B与O2的混合气体中烯烃A体积的最大允许值。(结果保留1位小数)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C  2.A 3.B 4.D  5.A 6.B 7.B  8.C

二、选择题(第9~16小题每小题4分,17、18题每题5分,共42分)

9.A 10.BC 11.B 12.AB 13.AB 14.A 15.D 16.B 17.D 18.CD

三、.(22分) 19 (1) 分液漏斗;(2分) 过滤 (2分)             

(2) ① 将短试管B套在A中长颈漏斗的下口上,起液封作用; (3分)

②把A中长颈漏斗改成仪器D(分液漏斗)。       (3分)

20.(1)反应物状态为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生成的气体不是易溶于水的.(3分)

(2) 1、2、3 ( 3分.每对1个给1分,选错1个倒扣1分,本小题不得负分,下小题亦然) 

(3)A、D;(2分) CaCO3 + 2H+ =Ca2+ +CO2↑+H2O; (2分)  A、D (2分)

(4) 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2分)     

四、(20分) 21.(1)31.43% ; 70%  (2) (2a+b)/3; (5a + 2b)/7;  (3) =

(本题每空2分,共10分)

22. (1)Al; H2  (2) O2 + 2NO = 2NO2; N2 +3H2高温高压eq \o(\s\up 0( EMBED PBrush 2NH3

(3)Al2O3 + 2OHˉ = 2AlO2ˉ + H2O (本题每空2分,共10分)

五、(16分) 23.(1)羟基 、羧基;(2分) (2)酯(或)醇 (2分) (3) (2分)

 24.(1) 2CH2=CH2 + O2 催化剂———→2CH3CHO (2分)

    HO-CH2-   -CH2OH+2CH3COOH → CH3COOCH2-   -CH2OOCCH3+2H2O(2分)

(2)HO—   —CH2CH2-OH;(2分)  HO-   —eq \o(\s\up 9(OH  CH3  (2分)

(3)CH3-   —eq \o(\s\up 9(O-O-CH2-   —CH2-O-eq \o(\s\up 9(O-    —CH3 (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六、(18分) 25. (1)22.4meq \o(\s\up 3(———— (3分)

(2) meq \o(\s\up 3(———— ≤ C ≤2meq \o(\s\up 3(———— (3分)

(3) m + neq \o(\s\up 3(———— (3分)

26.(1)(4分)烯烃A燃烧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说明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A为C2H4,炔烃B燃烧后总体积增大,说明炔烃分子含氢原子数大于4,同时气态炔烃分子中含碳原子数不超过4,故炔烃B只能是C4H6 (两种物质各2分,缺少推理或计算过程的得一半分)

(2)(5分) 解:

设丁炔体积为x,它燃烧消耗氧气体积为y

2C4H6  +  11O2  →  8CO2 +  6H2O  ΔV

2L     11L             1L

x      y              11.7L-11.2L=0.5L

    x = 1L,  y=5.5L

故烯烃及剩余氧气体积之和为: 11.2L – 1L – 5.5L = 4.7 L,       (2分)

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烯烃的体积是最大值。   (1分)

C2H4 + 3O2 → 2CO2 + 2H2O

正好反应时C2H4的体积为4.7L × 1eq \o(\s\up 3(— = 1.2L             (2分)

答案:(1)烯烃为C2H4,炔烃为C4H6; (2)烯烃A体积的最大允许值约为1.2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