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考化学试题 - 正文*

高考化学综合练习题14

2014-5-11 0:30:21下载本试卷

高考化学综合练习题(十四)

(  )1.“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nm)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已知1nm=m)

A.能全部通过半透膜               B.具有丁达尔现象

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  )2.相同溶质的两份溶液,一份质量分数为W1,密度为ρ1g·cm-3,浓度为amol·L-1,另一份质量分数为W2,密度为 ρ2g·cm-3,浓度为bmol·L-1,若2a=b,W2<W1,则ρ1与ρ2的关系是

A.ρ12      B.ρ1>ρ2      C.ρ1<ρ2     D.无法比较

(  )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 +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 -57.3 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kPa、25℃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 -285.8 kJ/mol

(  )4.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A.R2>X2>Z2>Y2   B.X2>R2>Y2>Z2    C.Y2>Z2>R2>X2   D.Z2>X2>R2>Y2

(  )5.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02,另一个装有CH4,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原子总数     C.分子数       D.密度

(  )6.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   )7.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                B.光照氯水有气泡放出,该气体是Cl2

C.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pH增大

(  )8.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紫色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⑤    D. ④⑤

(  )9.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氟化钾: ②液溴易挥发,所以在液溴的上方加少量的水以防止液溴挥发; 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感光性;④某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⑤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有HF和O2生成; ⑥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②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③④

(  )10.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HCO3)=0.1mol/L的溶液中:Na、K、CO32、Br

B.pH=1的NaNO3水溶液中:NH4、Fe2、SO42、Cl

C.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Mg2、I、MnO4

D.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的溶液中: Al3、Cl、NO3

(  )11.已知氧化剂XO(OH)2+ 被Na2SO3还原到低价。如还原含2.4×10-3molXO(OH)2+ 的溶液,需30mL0.2mol·L-1 的Na2SO3溶液,则X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A.+2       B.+1       C.+3      D.0

(  )12.用向下排气法在容积为VmL的集气瓶中收集氨气。由于空气未排完,最后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9。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即停止上升。则在同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A.无法判断        B.V/4mL       C.V/5mL      D.V/6mL

(  )13.某学生在实验室制Cl2时可能进行如下操作: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MnO2粉末;④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向烧瓶里滴加浓盐酸;⑤多余的Cl2用NaOH溶液吸收;

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②⑥⑤   C.①④③②⑥⑤   D.③④②①⑥⑤   

(  )14.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25℃时,a g晶体溶于b g水中即达饱和,形成密度为ρg/mL的溶液,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a(M-18n)/M(a+b)mol/L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a(M-18n)/M(a+b)%

C.饱和溶液的体积为:(a+b)/ρL   

D.25℃时,A的溶解度为:a(M-18n)/(bM+18an)g

(  )15.下列对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①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钾的火焰颜色  ②先把铂丝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测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较微弱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仅有③不正确  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 D.全对

(  )16.现有t℃时质量分数为a %的KNO3溶液m g,将其分成质量比为1∶2的甲、乙两份溶液。甲溶液蒸发5 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2 g;乙溶液蒸发12 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5 g。则t℃时,KNO3溶解度为

A.41.7 g      B.50 g        C.40 g       D.60 g

(  )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

B.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C.1 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2AlO2+5H+ = Al(OH)3↓+Al3++H2O

D.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2H2O

(  )18.根据表中给出的几种物质在常压下的熔、沸点数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NaCl

AlCl­­3

SiCl­4

单质B

熔点

810℃

190℃

-68℃

1300℃

沸点

1465℃

183℃

57℃

2500℃

 A.SiCl4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B.单质B可能是原子晶体

C.电解NaCl水溶液可制得金属钠           D.不能用电解熔融AlCl3制取单质铝

(  )19.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若要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须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气体为O2

B.此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C.此电解过程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共放出气体约为2.24L

D.若要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还可加入0.1molCuCO3和0.1molH2O

(  )20.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②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③铝和硫直接化合可以得到Al2S3;铁和硫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 Fe2S3 ④不能用电解熔融的AlCl3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熔融的MgCl2来制取金属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④   D.①②③④

(  )21.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50 mL的小烧杯中加水溶解,立即转移到100 mL的容量瓶中

B.往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检验FeCl2是否已氧化变质

C.苯、液溴、铁粉混合制取溴苯    

D.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BaCl2三种无色晶体

22.A、B、C、D分别是HCl、FeCl3、MgCl2、AlCl3溶液中的一种,某实验小组用另一种溶液X与它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试推断A、B、C、D、X分别为:

A:       B:       C:       D:       X:         

23.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种常见单质,X、Y、Z是常见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

(1)若甲是短周期金属单质,乙、丙是短周期非金属单质,

X、Y、Z中只有一种是离子晶体,试推断:

①X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      _,若丙为灰黑色固体,则其晶体

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混合型晶体)。

②工业上有些气体中也含有一定量的Z成分,试列举一种气体______________。

③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若甲是具有氧化性的黄绿色气体单质,丙通常是深红棕色液体,Y和Z具有相同的阳离子,X与Z含有相同的阴离子,试推断:

①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__  ____、乙__________ __、丙________ ____。

②写出X与足量的甲在溶液中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4.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断开1 mol 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P-P

P-O

O=O

P=O

键能kJ·mol–1

197

360

499

X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2378.0 kJ/mol,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图所示,则上表中X=     kJ·mol–1

25.X、Y、Z为三个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Y+X → A(g), Y+Z → B(g)。 请针对以下两种不同情况回答:

(1)若常温下X、Y、Z均为气体,且A和B化合生成固体C时有白烟产生,则:

① Y的化学式是        ;

② 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常温下Y为固体,X、Z为气体,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则:

① B的化学式是           ;

② 向苛性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A,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 将Y与(1)中某单质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6.两种非金属元素x、Y在元素周期表中彼此相隔一个周期,它们的单质Xm、Yn和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Xm+Yn+H2O→HY+H3XO4+XH4Y(未配平)。(m、n均为大于l的正整数)

(1)若xmYn在常温下均为常见固体,则Xm是_________  _,Yn是________  __;(填化学式)

(2)试根据推断后,完成(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试解释下列两反应能进行的原因:

     

27.是很强的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它可将氧化成。取1支试管,加入少量固体和2mL6 mol,然后滴入2mL1 mol溶液。试回答:

(1)   搅拌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

(3)    能否用盐酸代替_______  _(填“能”或“不能”),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8.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K+、Mg2+、Al3+、Fe2+、Ba2+、NO3-、SO42-、Cl-、I-、HCO3-,取该溶液的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取少量该溶液,加几滴甲基橙

溶液变红色

(2)取少量该溶液加热浓缩,加Cu片和浓硫酸,加热

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可以变成红棕色

(3)取少量该溶液,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4)取(3)中的上层清夜,加AgNO3

有稳定的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稀硝酸

(5)取少量该溶液,加入NaOH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

由此判断:

①.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②.为进一步确定其它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及对应欲检验离子的名称(如为溶液反应,说明使用试剂的名称。不必写详细步骤)                              

                                           

                                             

29.A、B、C、D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单质。B、E均为组成空气的成分。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在G中,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中部分产物未列出):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A是        ,C是           

②.H与盐酸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F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I和D的离子方程式是                     

30.已知:2Fe + 3Br2 = 2FeBr3,Fe2+的还原性大于Br-现有16.8g铁和0.3molBr2反应后加入适量水后,通入amolCl2

①.当a≤0.15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②.当Fe2+与Br-同时被氧化时,a的取值范围为                       

③.当a=0.3时,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比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C  6D  7C  8C  9A  10A 11D  12D  13B 14B  15B  16B 17D  18C  19C  20D  21A

22.A 、HCl           B、MgCl2 C、 FeCl3   D、AlCl3   X 、NaOH

23.(1)①,    混合型晶体

②水煤气等        ③2Mg+CO2==2MgO+C

(2)①Cl2、   Fe、    Br2    ②3 Cl2+2 Fe2++4Br-==2 Fe3++2Br2+6Cl-

24. 433.75

25.

⑴①  H2       NH3+HCl= NH4Cl      

⑵①  SO2     OH--+H2S=H2O+HS--  S+3Cl2+4H2O=6HCl+H2SO4  

26.(1)P4   I2      

(2)P4+2I2+8H2O=2HI+2H3PO4+2PH4I

(3)①因为酸性(或电离程度)HI>H3PO4 ②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逆的,由于HI易挥发,促进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7.(1) 变为紫红色

  (2)

   酸化

(3) 不能

28.

(1)一定存在NO3-、SO42- Mg2+、Al3+;肯定不存在:Fe2+、HCO3-、I-、Ba2+

(2)K+的检验可以用焰色反应;Cl-的检验:往溶液中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后,相滤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29.(1)A是碳(或C),C是钠(或Na) (2)  Na2CO3+2HCl=2NaCl+H2O+CO2↑。

(3) 2CO2+2Na2O2=2Na2CO3+O2  (4) Na2O2+S2-+2H2O=4OH-+S↓+2Na+

30.⑴2Fe2+ + Cl2 = 2Fe3+ + 2Cl- ⑵ 0.15 < a ⑶9:4

(根据方程式6FeBr2+6Cl2=4FeCl3+2FeBr3+3Br2 得出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