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考化学试题 - 正文*

高考化学综合练习题15

2014-5-11 0:30:21下载本试卷

高考化学综合练习题(十五)

(  )1.下列有关比较中,大小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PH3>H2S>HBr>NH3       B.物质的熔点:石英>食盐>冰>汞

C.结合质子的能力:CO32- >CH3COO->SO42-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I3溶液

(  )2.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B.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C.除去FeC13 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1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D.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加AgNO3溶液后过滤

(  )3.在前一种分散系中慢慢地滴入后一种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不是先沉淀后变澄清的是

A.氢氧化铁胶体滴加盐酸             B.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加盐酸

C.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

(  )4.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4H是共价化合物              B.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

C.NH4H与水反应时,水作还原剂         D.NH4H中的H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  )5.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一些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某气体在近地面空气中浓度稍大时是一种污染物,而在高空却对人类有保护作用,该气体是             

A.NO        B.O3          C .CO2         D. 氟氯烃

(  )6.“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浮物,颗粒很小(直径一般小于10-7m),不易沉降(可飘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等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成SO3 ,使空气中的酸度增加。在这种变化过程中,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吸附剂

(  )7. 被誉为"太空金属"的钛,在室温下不与水、稀硫酸、稀盐酸和稀硝酸作用,但易溶于氢氟酸,这是因为  

 A.氢氟酸的酸性比其他酸强   B.氢氟酸的氧化性比其他酸强

 C.氢氟酸的还原性比其他酸强   D.钛离子易与氟离子形成可溶性难离解的物质

(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试剂呈红色的溶液:Fe2+、NH4、Cl 、NO3

B.PH为11的溶液:S2-、SO32-、 S2O32-、Na+

C.水电离出来的c (O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D.无色透明的溶液:K+、SiO32-、NO3、Al3+

(  )9.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一定的金属性。下列事实最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A.已经制得IBr、ICl等卤素互化物        B.已经制得I2O5等碘的氧化物

C.已经制得I (NO 3 ) 3 、I (ClO 4 ) 3•2H2O等含I3+ 离子化合物

D.碘(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 离子


(  )10.向含1mol HCl和1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ol·L1的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11.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试液一定是碱溶液

  B.无色试液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结论:试液中含有醛类物质

  C.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Na+

  D.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含氢氧化钙

(  )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mL 1 mol·L1FeCl3溶液中含阳离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L乙醛完全燃烧所得CO2分子数为0.2NA

  C.0.6gCaCO3与KHCO3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0.3NA

  D.80Ml 10mol·L1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A

(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表示复分解反应的是                

  A.钠跟水的反应:2Na+2H2O 2Na++2OH+H2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a2++2ClO+H2O+CO2 CaCO3↓+2HClO

  C.碳酸氢钙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HCO3+OH CO32+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HCO3+H+ CO2↑+H2O

(  )14.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

 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C2O42+H+→CO2↑+Mn2++    。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O42                                   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                                 D.配平该反应后,H+的系数是16

(  )15.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 固体,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设溶液体积不变)                              

  A.HCO3                           B.SO32                     C.CH3COO D.CO32

(  )16.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A.在反应2FeCl3+Fe  3FeCl2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

  B.相同温度下,0.2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CH3COOH溶液中c(H+

  C.在密闭容器中,N2+3H2   2NH3已达平衡时c(NH3)与c(N2

  D.液面均在“0”刻度时,50mL碱式滴定管和25mL碱式滴定管所盛溶液的体积

(  )17.取a g某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Na2O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

(  )18.实验中需用2.0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质量分别为               

A.950ml;201.4g       B.1000ml; 212g     C.100ml; 21.2g        D.500ml; 100.7g

(  )19.某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其同分异构体中的某一种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这种烃可能是                         

    ①分子具有7个碳原子的芳香烃       ②分子中具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

    ③分子中具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       ④分子中具有8个碳原子的烷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20.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相等物质的量的A和B分别燃烧时,消耗相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则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不可能是(n为小于5的正整数)   A.44n B.18n  C.14n  D.0

(  )21.将甲、乙两种金属的性质相比较,已知①甲跟H2O反应比乙与H2O反应剧烈;②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A.①④           B.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  )22.将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的稀盐酸与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的稀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2(混合后体积不变),则X和Y的关系是                    

A.X=Y+0.01           B.X=2Y           C.Y=2X           D.X=Y+0.02

(  )23.将a mol纯铁粉投入含HNO3 b mol的稀溶液里,恰好完全反应并放出NO气体,则a和b的关系是                                                        

A.a/b=1/4          B.a/b=3/8        C.1/4≤a/b≤3/8        D.a/b的值无法确定

(  )24.把CO2和NO的混合气体VL缓缓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气体体积大约只有原来的一半,则混合气体中CO2和NO的体积比不可能是

A.2∶1       B.3∶2       C.3∶4        D.5∶4

25. (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

A.用10 mL量筒量取稀硫酸溶液 8.0 mL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KMnO4溶液 19.60 mL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E.圆底烧瓶、锥形瓶、蒸发皿加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

(2)根据右图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序号)    

A.漏气       B.不漏气        C.不能确定

②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序号)      A.漏气      B.不漏气      C.不能确定

26.下图所示装置为铜跟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盛放药品前,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2)在装置A中放入有关药品后,打开活塞K,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烧瓶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其作用是:                             

(4)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是(填写字母代号)________;     a.水   b.浓溴水; c.KMnO4酸性溶液   d.NaHSO3饱和溶液

Ⅱ.两位同学设计了下述两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无色混合气体中含有CO2和SO2

试评价上述各方案是否严密,并说明理由:

                   

                   

                   

                   

                     

27.某待测溶液(阳离子为Na+)中只可能含有、Cl、Br中的一种或若干种,进行下列实验(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待测液中是否含离子                       

(2)气体D的化学式为       ,反应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

                      

(3)根据以上实验,待测液中肯定没有的离子                       ;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28.某一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H2S、HNO3、NO、H2O。已知水是反应产物之一。

(1)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2)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3)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l电子,则生成水的质量是      g。

29.A、B、C、D、E是五种中学常见的单质,已知A、B、C、D在常温下均为气态,其中D能分别跟A、B、C在一定条件下两两化合,生成化合物X、Y、Z;A与B、C均不能直接化合,有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⑴Z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⑵反应③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⑶Z和W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和Y,这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反应,可以消除W对环境

的污染,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⑷将过量的E加到N的稀溶液中,若过程中转化的电子数目为3.02×1023个,则参加反应的E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⑸将Z和N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中,则溶液的pH值(填“<”或“>”)   7,其原因是(用离子

方程式表示)                                     

30.将多磷酸钠溶液通过氢型阳离子交换柱,进行Na+与H+的交换,得到多磷酸。经科学研究表明,磷酸和多磷酸的结构分别为:

  (磷原子几乎处在四面体的中心,三个羟基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交换后的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在消耗NaOH溶液 42.00mL和50.00mL时各有一个滴定终点。请回答:

 ⑴有2个滴定终点的原因是                              

⑵n的值为    ,写出计算依据                           

                                              

31.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单质,X、Y、Z是它们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若甲是具有还原性的金属单质,X、Y、Z中有一种是离子晶体,试推断:

①X、Y、Z中含有丙元素的是     

②写出Y的电子式                   

③写出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甲是具有氧化性的黄绿色气体单质,丙通常是暗红色的液体,Y和Z

具有相同的阳离子,X与Z含有相同的离子。

①写出乙物质的化学试      

②写出X与足量的甲在溶液中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B 6C  7D 8B  9C  10D 11C 12C  13D 14D 15C  16A 17D 18B  19C 20C 21C  22D 23C 24C

25. (1)BCE

⑵ ①B   ②C

26. Ⅰ.(1)将D装置中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K,微热A装置,D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关闭K,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B瓶中液面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

(2) Cu+2H2SO(浓)CuSO4+SO↑+2HO

(3) )碱液  吸收多余的SO气;

(4)  d;

Ⅱ .甲不严密.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氧化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因此使高锰酸钾褪色的气体,不一定只是二氧化硫.

  乙严密.能使过量的品红溶液变浅的无色气体只有二氧化硫,余下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只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27.(1)一定有 SO32-,而 SO42- 可能存在可能不存在。

(2)NO,HCO3-+Ba2+ +OH- = BaCO3↓+H2O.

(3)Br;HCO3-、SO32-

28. (1)H2S      (2)NO    (3)3.6

29.⑴三角锥形 

⑵2:1 

⑶4NH3+6NO==5N2+6H2O 

⑷0.25 

⑸<     NH4++H2O==NH3·H2O

30.⑴多磷酸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OH 

⑵n=21; n/(n+4)=42.00/50.00

31.(1)①X、Z        ②电子式      ③CO2+2Mg  2MgO+C

(2)①Fe           ②2Fe2++4Br+3Cl2  2Fe3++2Br­2+6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