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题

2014-5-11 0:30:46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题(3月30日)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32 Mg 24 Ca 40 Cl 35.5 Na 23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A NaOH     B NaCl     C H2    D H2S

                          高一(8)冯君仪

2 (2003全国理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R形成的含氧酸盐(NaRO6)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B 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盐或含氧酸

C 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D 非金属的最高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高一(8)班罗绮妍

3 下列离子中,电子数>质子数且质子数>中子数的是

A D3O+    B  Li+    C OD-    D  OH-

高一(8)班陈业鹏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性 Rb>K>Mg>Al   B 非金属性 As<S<Cl<F   

C 稳定性 AsH3>PH3 >H2S>HF  D 原子半径 Na>P>O>F

高一(8)班陈业鹏

5 意大利科学家用O2和O2制造出了一种新型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6O、18O2都是氧元素的同位素

B O2、O2、O4都是O3的同位素

C O4是新型的氧化物

D 制造O4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8)班白丽华

6 铍的性质类似铝,下列有关铍的性质正确的是

A 铍能与冷水反应         B 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2O3

C 氢氧化铍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D 氧化铍只溶于强酸溶液,不溶于强碱溶液。

                       高一(8)班余智森

7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8 YBa2Cu8Ox(Y元素钇)是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关于3989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  D 3989Y和3990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9 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A CO2   B N2O  C H2O  D CH4

                     高一(8)班冯君仪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ⅦA族的为最大

B 同主族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26

C 短周期中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D 科学家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找到了优良的催化剂

二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 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则下列关于R的叙述正确的是

A R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 R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 R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 R可能是气态物质,也可能是固态物质

12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a、b、c,它们的离子A+、Bn-、C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n > m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 > b > c        B  a > c > b  

C a = b + m + n      D a = c – n – m  

13 下列关于化学键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可以含共价键。

B 共价化合物可以含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 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高一(8)班余智森

A

C

B

D

E

 
14 右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

电子85个,E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B元素为(   )

A Si        B P       C S    D Cl

15 下列事实不能用来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

A 金属间发生置换反应 

B 1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数

C 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 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16 下列变化中离子键受到破坏的是(   )

A NaOH溶于水    B HCl溶于水  

 C O2溶于水      D I2升华

17 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 非金属活泼性:X<Y<Z

C 原子半径:X>Y>Z

D 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关系:Z=1/2(X+Y)

                          高一(8)班56号

18  核电荷数为1~18的X和Y两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差的绝对值等于电子层数;Y元素比X元素的原子多2个最外层电子。 则X与Y不可能形成的化合物是:

  A X2Y      B XY2       C XY3        D XY

19     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熔沸点:I2>Br2>Cl2>F2     B 稳定性: HI>HBr>HCl

C 还原性:HCl>HBr>HI      D  氧化性:F2>Cl2>Br2>I2

20 短周期元素A、B、C 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B<C     

 B 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

  C 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呈碱性    

  D 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80分)

三 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21 (8分)过氧化氢(H2O2)又叫双氧水,其水溶液可用于工业上的漂白剂、特殊环境里燃烧的助燃剂、医疗上的消毒剂、实验室里的制氧剂、过氧原子团由2个氧原子共用1对电子组成。

(1)分别写出H2O2、Na2O2的电子式。

(2)H2O2与Na2O2相比,化学键更稳定的是    ,主要依据是         

                  高一(8)班苏剑维、陈俊杰

22 (10分)有A、B、C、D、E五种微粒,其组成均有氢元素,且电子总数为10个,A是双原子的阴离子,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变化:

(1)A+BC+D↑   (2)C+CA+E      (3)D+EB+C

由此可知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A           ,B         

C          ,D         ,E         

23 (8分)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日益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占人体总质量99.97%的11种宏量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之内,其余0.03%是由十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在微量元素中,只有F和Si位于短周期,其余均属第一长周期。在宏量元素中,除H、N、P外,在现用的周期表里还有的元素是:(写元素符号)

(1)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是           

(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           ,跟它处在同一周期的还有一种非金属元素是       

(3)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跟它相邻的两种元素是       

(4) 剩余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结构均与Ne的相同,且带电量也相同,但符号相反的两种元素是            

四 本题包括3小题,共44分

24 (10分)解释钾投入水中发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①  钾与水剧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钾浮在水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钾熔化成火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  火球在水面上游动___________ ___               ;

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验证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1)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2)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下表(Ⅰ)中选择实验方法,从(Ⅱ)中选择相应的实验现象,上下对应地填写在答案的空格中。(不一定全选)

实验方法(Ⅰ)

实验现象(Ⅱ)

A.钠与冷水反应

a.溶液变红色

B.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

b.产生白烟

C.点燃H2S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D.蘸浓氨水与浓盐酸的两玻璃棒接近

d.浮于水面,熔成小球,迅速向四处游动

E.NaI溶液中加入溴水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后又溶解

F.镁带与沸水反应

f.产生大量气泡、气体可以点燃

G.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g.溶液变棕黄色

H.NaCl溶液中加入溴水

h.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物质

I.镁带空气中燃烧

i.发出淡蓝色火焰

J.NaBr溶液中加入氯水

j.观察不出什么现象

K.铝片与2mnol/L盐酸反应

k.溶液变橙色

答案:

(1)同周期

(2)同主族

解释在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          

                                 

26 (16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2

3

4

 (1) 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具体元素符号,下同)。

 (2) 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    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          ______;

 (3) 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⑦的单质分子的形成过程:          

 (4) 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该化合物属于    (填 “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5)表示①与⑦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该化合物含的共价键类型是    

27 (8分)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跟氟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原子的M层上的电子数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常温、常压下B单质是气体,0.1mol单质B与氢气完全反应时,有2.408×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之后,生成淡黄色固体F,F与AB2反应后可生成单质B。D的氢化物化学式是H2D,D的最高氧化物中含有40%的D,而且D原子是由相同数目的质子、中子、电子组成,根据以上的已知条件进行推测:

(1)下列元素的名称:D         ,E       

(2)写出下列的化学方程式:

B+C→F:                                                         

F与AB2反应:                                                       

五 选做题,本题共10分

考生注意:28、29题为选做题,考生可任选一题。

 28 0.5molX元素的离子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需要得到6.02×1023个电子,0.4gX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0.02g氢气;X中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Y元素的阴离子结构与氩原子结构相同,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是强酸。

(1)推断X、Y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Y单质的反应。

29 某元素X的碳酸氢盐 [X(HCO3)2] 在高温下完全分解的产物都是氧化物,现取3.24g这种碳酸氢盐高温完全分解后得到1.12g固体,又知X的原子核里有20个中子。

 (1)通过计算确定X是什么元素,并写出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写出X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已知该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强,但其单质与水反应没有钠那样剧烈,试分析其原因。

 

六、延伸拓展题(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是否完成)

30 (20分)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 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② 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   ,理由是                                 

(2)Y是     Z是      W是          

(3)X、Y、Z、W可能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题(3月30日)

高一化学答题卷

姓名      座号   班别       成绩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80分)

三 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21 (8分)(1)                      

(2)                                     

 

22 (10分)A       B        C         

D           E       

23 (8分)(1)     (2)        (3)         

(4)        

四 本题包括3小题,共44分

24 (10分)钾与水剧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钾浮在水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钾熔化成火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火球在水面上游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_________________         

25 (12分)答案:

(1)同周期

(2)同主族

解释在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          

                                

26 (14分)(1)    (2)           

(3)                                

(4)                               

(5)                             

 

(6)                              

27 (8分)(1)                       

 

(2)                              

                                 

五 选做题,本题共10分

考生注意:28、29题为选做题,考生可任选一题。

28 或29

六、延伸拓展题(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是否完成)

30 (20分) (1)                        

(2)Y是     Z是      W是          

(3)                         

 

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题(3月30日)

高一化学答案

姓名      座号   班别       成绩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C

D

C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D

BC

AD

B

B

A

A

A

AD

B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80分)

三 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21 (8分)(1)略  (2)H2O2, Na2O2在常温下与水快速反应生成氧气,双氧水的水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较快反应生成氧气。

22 (10分)OH-、 NH4+ 、 H2O 、 NH3 、 H3O+

23 (8分)(1)C   (2)Cl ;S  (3)K ;Na、Ca   (4)Mg;O

四 本题包括3小题,共44分

24 (10分)①钾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迅速与水反应

②钾的密度比水小       ③钾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钾的熔点低 

④反应产生的氢气推动钾球游动   ⑤反应产生了碱性的KOH溶液

25 (12分)

(1)同周期

(2)同主族

A、F、K

E、H、J

d、c、f

g、j、k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少,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26 (14分)⑴Ar   ⑵HClO4,KOH的电子式略  ⑶Cl2的分子形成略

⑷Na2S的形成过程略,离子   ⑸CCl4的电子式略  极性

27 (8分)(1)硫;氯;   (2)2Na +O2 ==== Na2O2

  (3)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五 选做题,本题共10分

考生注意:28、29题为选做题,考生可任选一题。

28 (10分)(1)X:钙 ,第四周期第ⅡA族  Y:氯 ,第三周期第ⅦA族

(2)2Ca(OH)2 + Cl2 ==CaCl2+ Ca(ClO)2+ 2H2O。

29 (10分)(1)钙,第4周期第ⅡA族(6分)

  (2)Ca + 2H2O = Ca(OH)2 + H2↑,因为反应生的Ca(OH)2微溶于水,阻碍了钙与水的反应,故较缓慢(4分)

六、延伸拓展题(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是否完成)

30 (20分)(1)否,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它们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    (2)N O  S (3)硫酸铵 (NH4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