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

2014-5-11 0:30:46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说明:本试卷分为试题与答卷两部分,请考生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和答案写在答卷上。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 24 Cl-35.5 Br-80 Ag-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4分)

1.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的科学家是……………(  )

A、卢瑟福          B、伦琴            C、道尔顿          D、汤姆逊

2.Na和Na+含有相同的……………………………………………………………………(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3.下列微粒的关系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

A、金刚石、石墨    B、H2H2       C、     D、

4.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治疗肿瘤。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

A、125            B、72             C、53             D、19

5.同温同压下,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

A、H2             B、O2                          C、N2             D、Cl2

6.下列物质所对应的化学式属于分子式的是……………………………………………(  )

A、氯化镁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硅        D.硫化钠

7.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

A、HCl            B、H2             C、MgCl2          D、NaOH

8.X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则X、Y两种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

A、金属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9.下列变化中,只存在放热过程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   B、NaOH晶体溶于水  C、液氨的挥发      D、水蒸气的液化

10.下列物质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发生风化的是…………………………………………(  )

A、石碱            B、胆矾            C、食盐           D、烧碱

11.下列变化中,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O2     B、Fe2O3→Fe       C、SO2→SO3                      D、C→CO2

12.对于①氯化钠②金刚石③干冰三种物质的硬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溴的挥发        B、碘的升华        C、氯气溶于水      D、氯的液化

14.下列物质中,含有氯离子的是…………………………………………………………(  )

A、氯化氢          B、氯酸钾          C、盐酸           D、氯气

15.将新制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

A、溴化钠                           B、硫酸钠

C、硝酸银                           D、紫色石蕊

16.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溴化银用于制胶卷                  B、氢氧化钠用于制食盐    

C、碘酒用来消毒                      D、盐酸用于除铁锈

17.漂粉精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失效的原因是……………………………………………(  )

A、吸收了氧气和水蒸气                 B、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C、漂粉精风化                        D、漂粉精不稳定,见光分解

18.卤族元素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与水反应的难度依次增加

C、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片插入硝酸铜溶液      Fe+Cu2+→Fe3+Cu

B、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C、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     Mg(OH)2+2H→Mg2+2H2O

D、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H+OH→H2O

20.下列离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Ba2、K、Cl、SO42               B、K、H、Cl、OH

C、K、Ag、Cl、NO3                D、Na、K、SO42、OH

2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先要精制盐水,以除去SO42- 、 Mg2+ 、 Ca2+,通常依次加入

的溶液是…………………………………………………………………………………(  )

A、BaCl2、NaOH、Na2CO3、HCl           B、Na2CO3、BaCl2、NaOH、HCl

C、BaCl2、Na2CO3、HCl、NaOH           D、Na2CO3、BaCl2、HCl、NaOH

22.MgCl2·xH2O的晶体2.03g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沉淀0.02mol,则

MgCl2·xH2O晶体中x的数值是…………………………………………………………(  )

A、2              B、4              C、6              D、8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生成物的结构式为    

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24.1mol O2的质量是    g,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等物质的量的O2和CO

的质量比是    ,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是    

25.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已知:A失去一个电子后就成

为一个质子;B有两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的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的L层得2

个电子后成为稳定结构;D是海水中含量第一位的金属元素;E的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电

子少一个。请填写下列空格:

(1)A单质的电子式           ; BC2的电子式            

(2)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E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B、C、D三种元素可形成一种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26.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

起来,在导线中间接入灵敏电流计,灵敏电流计上观察到的

现象是            ,由此可知构成原电池的条

件是                 。该原电池中电子

流动的方向是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稀硫酸

 
其中________元素

被氧化,   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在上述化学方程式上方

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7.(1)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极产生无色气体,在另一极生成的气体能使            变蓝。

(2)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右图的家用消毒液发生器,通电时,发生

器内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氯气与电解液充分接触,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

消毒液(NaClO)。则发生器内制取消毒液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28.为检验某碳酸钠溶液中混有的溴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简 答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加硝酸的目的是:

             

加入硝酸银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9.海带具有从海水中富集碘的能力,下面是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流程:

  海带海带灰 悬浊液含I-的溶液含I2的溶液

e CCl4

 
含I2的CCl4溶液晶体碘

(1)步骤c的操作方法是    ;除漏斗、烧杯外,还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2)步骤d所得溶液的颜色为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步骤e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液体呈    色,下层液体呈

     色;步骤e的操作方法是      ,所用的主要实验仪器是       

30.(1)实验室用食盐晶体与浓硫酸在微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B      C      D     E      F 

(2)氯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该选择装置   (填装置的编号,下同)。由于氯化氢气体

有毒,所以实验室用装置D来收集氯化氢,则收集氯化氢时,气体从   管(填a或b)进入。用水吸收多余的氯化氢气体时,应该选择装置   ,这是为了防止       

(3)要得到干燥的氯化氢气体,还需要在制取和收集装置之间插入一个干燥装置D,此时D中装入的液体应该是            

(4)为了比较盐酸溶液与氯化氢气体性质的不同之处,取两支试管,一支滴入2~3 mL盐酸,另一支收集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并塞好橡皮塞,然后各放入一片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取两支试管,一支滴入2~3 mL盐酸,另一支收集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并塞好橡皮塞,然后各放入一小块锌片。观察到的现象是                           

四、计算题(10分)

31.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甲烷和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g)+ 2O2(g)CO2(g)+ 2H2O(l)+ 890.3kJ

2H2(g)+ O2(g)2H2O(l)+ 571.6kJ。则:

(1)1g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kJ?

(2)1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kJ?

(3)简述氢气有望成为21世纪替代矿物燃料的新能源的两条理由。

32.将7.1g氯气通入200g 20%的溴化钠溶液中,求:

(1)可生成多少克单质溴?

(2)将上述反应后所得混合溶液蒸发至干后,剩余固体混和物的成分是什么?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卷

高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A

D

B

D

B

D

B

D

A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C

C

B

B

B

D

D

D

A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3.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必须答出苍白色火焰才得分),

H-Cl。2Na+Cl22NaCl,NaClNa++Cl-

椭圆: +1124.32g,22.4L,8:7,2:1,1:1

25.(1) H:H,:O::C::O:,(2)   ,Na+[:Cl:]-。(3)Na2CO3

26.锌片上产生大量气泡,电流计指针偏转。电极、电解质、导线构成闭合电路。从锌到铜(从负极到正极)。 2SO4 → ZnSO4 + H2↑(方程式1分,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分)。Zn,正。

27.(1)2Na Cl + 2H2O2NaOH + Cl2↑+ H2↑,阴,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2)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28.

实验现象

简 答

产生大量气泡

除去CO32-,防止碳酸钠对溴化钠检验的干扰

产生浅黄色沉淀

AgNO3 +Na Br → Ag Br↓+NaNO3

29.(1)过滤;玻璃棒。(2)黄(棕)色, Cl2 + 2I- →2Cl-+ I2

(3)无色,紫;萃取或分液,分液漏斗。

30.(1) NaCl(s)+ H2SO4(浓)NaHSO4 + HCl↑。

(2)B。a。F,水倒吸入集气瓶。(3)浓H2SO4

(4) 盐酸中石蕊试纸变红,干燥氯化氢中试纸不变色。盐酸中锌片溶解,有气泡产生,氯化氢中锌片无变化。

  

四、计算题(31题4分,32题6分,共10分)

31.(1)× 890.3kJ = 55.6kJ(1分);(2)×571.6 = 285.8 kJ(1分);

(3)无污染、等质量时放出的热量高(2分)。

32. (1)∵ < ;∴ m(Br2)= × 80×2 = 16(g)    (2分)

(2) 混合物为溴化钠和氯化钠                    (2分)

     m(NaBr)=200×20% -×2×103 =19.4(g)          (1分)

m(NaCl)= ×2×58.5 =11.7(g)               (1分)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