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质量抽测试卷
高 一 化 学
题 号 | 一、二 | 总 分 | ||||||||
1至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
得 分 |
请将一、二选择题答案填入下面“答案栏”里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了水,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最佳方法分离它们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2.符合右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Na2CO3 B.Cu2(OH)2CO3
C.NaCl D.NaHCO3
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一些沿江城市多次 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4.制碱水棕所用的食用碱与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有密切关系,其主要成分是
A.烧碱 B.纯碱 C.芒硝 D.食盐
5.如下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6.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遇O2转化为NO2
C.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 D.由NH3制NH4HCO3和(NH4)2SO4
7.自来水是用适量氯气杀菌消毒过的。不法商贩常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谋取暴利,可用化学试剂鉴别真伪,该试剂可以是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8.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铅笔芯的质量约为l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A.2.5×1019个 B.2.5×1022个 C.5×1019个 D.5×1022个
9.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它可以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为防辐射的劳防服装,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A.耐腐蚀性 B.还原牲 C.热传导性 D.延展性
10.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一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下图中的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失去0.1NA个电子
B.含有0.1NA个CO32-的NaCO3固体的质量为10.6g
C.0.5mol纯硫酸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与NA个CO2分子中所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D.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12.溴(Br)与氯同属“卤族”元素,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Cl2比Br2的活泼性更强,下面是根据氯的性质对溴的性质的预测,其中错误的是
A.溴单质溶于水时,部分与H2O反应生成HBrO和HBr
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C.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表现氧化性
D.溴蒸气与氢气在加热下反应生成HBr
13.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出的离子)的无色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lmol·L-1。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A.NH4+、Na+、NO3-、Cl- B.Cu2+、K+、SO42—、NO3—
C.H+、K+、HCO3-、Cl— D.Mg2+、Na+、Cl—、SO42—
14.过氧化氢由于在反应后生成氧气或水,被称为“绿色试剂”。下列反应中过氧化氢只表现还原性的是
A.2KMnO4+5H2O2+3H2SO4=K2S+2MnSO4+5O2↑+8H2O
B.H2O2+Cl2=2HCl+O2↑
C.2H2O22H2O+O2↑
D.H2O2+H2S=2H2O+S↓
15.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右边座标图形相符合的是
A.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NaHCO3,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气体体积)
B.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横坐标是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沉淀质量)
C.稀盐酸滴加到AgNO3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D.稀硫滴加到Ba(OH)2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SO42-=BaSO4↓
B.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O2↑+H2O
D.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2Fe3十+Fe=3Fe2+
17.化学上许多重大发现是来自实验中的精确量度和对许多数据的总结。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下列操作时,可鲳测出的数据是
A.用托盘天平称2.10gNaCl
B.用量简取21.35mL盐酸
C.用10.4gNaOH固体和容量瓶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60mL
D.用0.12mol·L-1盐酸滴定NaOH溶液,消耗盐酸19.32mL
18.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12(OH)nClm·yH2O]x,式中m等于
A.3一n B.6一n C.6+n D.3+n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是一种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熔点高、硬度大
B.CO2通入水玻璃中可以得到硅酸溶胶
C.用玻璃试剂瓶瓶来盛放氢氟酸
D.用磨口玻璃塞的试瓶瓶来盛放KOH溶液
20.向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或MgCl2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BaCl2 B.Na2CO3 C.Ba(OH)2 D.KOH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
21.(10分)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的方法及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⑴铜粉中混有少量铝粉
。
⑵FeCl3潜藏中混有少量FeCl2
。
⑶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
。
22.(6分)有甲、乙两位同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设由铜和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两种方案:①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即Cu→CuSO4②由Cu→CuO→CuSO4。试回答:
⑴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比较合理? (答编号),理由是:
。
⑵实验室采用方案①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制取硫酸铜时,会有气体产生,若将产生的气体通人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看到韵现象是 ,
原因是 。若通入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
23.(12分)已知:溴的水溶液呈黄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呈橙红色。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
⑴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 (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 。
⑵现提供如下试剂: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
实验证明乙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请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选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
第一种方法 | ||
第二种方法 |
⑶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人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写出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人足量氯气时的离子方程式:
。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4.(12分)在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反应中,
⑴ 元素被还原, 是还原剂。
⑵ 是氧化产物, 是还原产物。
⑶在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起氧化剂(被还原)作用的HNO3与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质量比为 。
⑷在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5.(8分)解释下列事实:
⑴饲养金鱼用的自来水须经日光曝晒或放置过夜后方能使用,其原因是
。
⑵常温下可用铁、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其原因是
。
⑶氨水呈弱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6.(10分)A、B、C、D分别是Na2SO4、NaOH、HNO3、Ba(NO3)2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试确定A、B、C、D、X各代表何种溶液。
A ;B ;C ;D ;X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7.(8分)含氮废水进人水体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专家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体中的NO3-还原为N2,从而消除污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NO3-+10Al+6H2O=3N2↑+4Al(OH)3+6AlO2—
⑴现在要除去含氮元素0.3mol的废水中的NO3-(设氮元素都以NO3-的形式存在,下同),则至少需要消耗金属铝 g。
⑵有人认为金属镁比铝能更快消除氮的污染,反应原理和金属铝相同,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O3-+5Mg+6H2O=N2↑+5Mg(OH)2+2OH-。
已知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MgCl2通过电解[MgCl2(熔融)Mg+Cl2]。若要除去含氮元素0.3mol的废水中的NO3-,则至少需要含0.5%(质量分数)MgCl2的海水 kg。
28.(14分)取l00mL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iyw 加入适量Ba(OH)2溶液100mL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再用过重稀硝酸处理沉淀,最后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
⑴写出上述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原混合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⑶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⑷过滤出沉淀后,所得滤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高 一 化 学
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A | D | A | A | D | A | D | A |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C | B | AD | AB | D | BD | D | B | AB | C |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
21.(10分)
⑴加入NaOH溶液并过滤(2分)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⑵通入Cl2(1分) 2FeCl2+Cl2=2FeCl3
⑶加热(1分) 2NaHCO3Na2CO3+CO2↑+H2O
22.(6分)
⑴②(1分) 无污染物产生,节约原料(2分)
⑵品红溶液褪色(1分) SO2水溶液具有漂白性(1分) 溶液变红色(1分)
23.(12分)⑴Br2(2分) Fe3+
⑵
选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
第一种方法 | C(1分) | 有机层无色(1分) |
第二种方法 | D(1分) | 溶液变红(1分) |
第三种方法 | B(1分) | 产生红褐色沉淀(1分) |
⑶Fe3+ 2Fe2++4Br-+Cl2=2Fe3++2Br2+6Cl-
24.(12分)
⑴N(1分) Cu(1分) ⑵Cu(NO3)2(1分) NO(1分) ⑶1∶3(2分)
⑷(6分)
25.(8分)⑴使自来水中的HClO分解掉(2分)
⑵Fe、Al表面被氧化主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即钝化现象)(3分)
⑶NH3+H2ONH3·H2O
NH4++OH-或NH3·H2O
NH4++OH-(3分)
26.(10分)
A:NaOH B:Na2SO4 C:Ba(NO3)2 D:HNO3 X:Fe2(SO4)3
27.(8分)⑴13.5(4分) ⑵14.25(4分)
28.(14分)⑴Ba2++CO32-=BaCO3↓ Ba2++SO42-=BaSO4↓
BaCO3+2H+=Ba2++CO2↑+H2O
⑵0.2(2分) ⑶1.12(2分) ⑷0.7mol(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