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章测验题
本试题适用化学专业班的学生做,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7分)
一 选择题:(本小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在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是
A.淀粉 B.纤维素 C.聚乙烯 D.蛋白质
2 下列关于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有机物
B、都不溶于水
C、有一种气态物质,其余都是液体
D、有一种是无机物其余都是有机物。
3 下列各烃中,完全燃烧时生成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的是
A、C2H6 B、C2H4 C、C2H2 D、C6H6
4.芬必得是一种性能优良,使用广泛得解热、镇痛、抗炎症得长效缓释药物,其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下: CH3 CH3 O
∣ ∣ ‖
CH3—CHCH—CH2 —
— CH— C —OH
下列对芬必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芬必得含有羟基,极易溶于水中
B. 芬必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
C. 芬必得应当在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肠胃
D. 芬必得虽含有苯环结构,但不属于苯的同系物
5.既可用来鉴别甲烷与乙烯,又可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最佳方法是
A、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B、通入足量溴水中
C、一定条件下通入H2 D、点燃
6.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


|
7.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不能发生反应,静置后溶液分层,且溴水层几乎无色的是
A、乙酸 B、乙烯 C、苯 D、酒精
8 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A、 C3H4 B、 C3H8O C、 C2H6 D、 C2H4O2
9 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己烷、四氯化碳 B、苯、乙醇、四氯化碳
C、苯、乙醇、乙酸乙酯 D、硝基苯、乙醇、乙酸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0 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A.银氨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 .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11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葡萄糖 B、蛋白质 C、蔗糖 D、乙酸乙酯
12 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
B.nCH3—CH = CH2 —[— CH(CH3)—CH2—]—n—
C.CH3COO- + HCl → Cl- + CH3COOH
D.CO + 2CH3COOH
→ 2CH3COO- + CO2↑ + H2O
13 燃烧2 mol某有机物,可以收集到标准状况下89.6 L的CO2和6 mol的H2O,试推断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A.C2H4 B.C2H4O C.C2H6 D.C2H6O
14 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是
①苯 ②乙烯 ③亚硫酸 ④NaOH溶液 ⑤AgNO3溶液 ⑥裂化汽油 ⑦甲烷 ⑧镁粉
A.① B.①⑦ C.①⑦⑧ D.①②⑤⑦
15 某有机物4.6克,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与NaOH溶液,分别增重5.4克与8.8克,该有机物可能是
A、CH4 B、C2H4
C、C2H6
D、C2H6O
16 食品中含有过量的 (丙烯酰胺)可能引起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于丙烯酰胺有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能发生加聚反应,③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④是高分子化合物。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 下列各组中的两组有机物不属于同分异构的是
A、葡萄糖与果糖 B、CH3CH2COOH和CH3COOCH3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淀粉和纤维素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就是将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到长江三角洲
B、乙烯和苯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有机物,它们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基本营养物质,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3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5分)
20 (5分) 一般所谓“无水”乙醇,含乙醇约99.5%,还有约0.5%的水。当特殊需要而要求进一步除去水时,常采用如下操作:置5g镁条和0.5g碘(碘作催化剂)于一恰当容量的烧瓶中,倾入50~75mL“无水”乙醇,逐渐加热,此时有小气泡不断从混合液中逸出,继续加热回流直至镁条完全溶完,成为乳白色浆液。再倾入900mL“无水”乙醇,回流30min,然后直接蒸出乙醇,这样得到的乙醇其含量可以达到99.95%。试回答:
上述操作应选取的烧瓶的容积为 (选填序号)
A 2L B 1L C 0.5L D 0.2L
做出以上选择的理由是:
21 (18分)为了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淀粉液
水解液
混合液
砖红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是 ,作用是 ;
(2)试剂2是 ,作用是 ;
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加入试剂2而直接加入试剂3,能否实现实验目的 ,若不能,其原因是 ,最简单的改正措施是 。
(3)如何检验第①步实验已基本完成
。
22 (12分)工业上可以用石油或淀粉作原料生产乙醇。
(1)用石油作原料生产乙醇的一系列反应如下图所示:
选择一种合适的试剂,完成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2)用淀粉为原料生产乙醇,需经水解、发酵等过程。写出水解、发酵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提示:发酵过程中有CO2放出)
。
(3)乙醇跟乙酸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反应A),其逆反应是水解反应(反应B)。反应可能经历了生成中间体(I),如图所示。在A~F 6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四 (本题包括4小题,共48分)
23 (16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24 (16分)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老师启发他们并由他们自己设计了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 ;II ;III ;IV (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
(3)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 。
(4)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
25 (16分)含C 40%、O 53.3%、H 6.7%,对氢气相对密度为30的有机物A显酸性;另有相对分子质量为46的B,显中性。两者在浓硫酸脱水下生成不溶于水具香味的有机物C。
推断并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 B C
26 (7分)标准状况下,1.12L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0.28克,则乙烯与乙烷物质的量比为多少。
以下是延伸拓展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是否做
27 (20分)乙醛是一种常用的有机试剂,也象葡萄糖一样在碱性和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如果条件控制适当,析出的银会均匀地分布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因此这个反应又叫银镜反应。银镜的光亮程度与反应条件有关。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对乙醛的银镜反应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读表 若只进行实验1和实验3,其探究目的是 。
(2)推理 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mL,乙醛的量为3滴,水浴温度为40℃,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出现银镜的时间是 ;要探索不同水浴温度下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条件,除了测量银镜出现的时间外,还需要比较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银镜的 。
(3)进一步实验 若还要探索银氨溶液的用量对出现银镜快慢的影响,如何进行实验?
。
Ⅱ、探究对废液的回收处理
银氨溶液放久后会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造成银资源的浪费。通过查找资料,已知从银氨溶液中提取银的一种实验流程为:
操作④的方法是:把Ag2S和铁粉放到烧杯中加浓盐酸搅拌煮沸,使Ag2S变成银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2S+Fe+2HCl2 Ag+ FeCl2+H2S↑
(4)若获得的银粉中含有少量没有反应完的铁粉,除去铁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编号)
(5)操作④应在(填实验室设备名称) 中进行。
(6)要洗去试管壁上的银镜,采用的试剂是 (填名称)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章测验题
姓名 座号 成绩
第一部分选择题(67分)
一 、二 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
答案 |
第二部分选择题(83分)
三 (本题包括3小题,共35分)
20(5分) ,
。
21 (18分)(1) ,
(2) , , ,
原因
措施
(3)
22 (12分)(1)
(2) 。
(3) , 。
四 (本小题包括4小题,共48分)
23 (16分)(1)
(2) ,
(3)
(4)
(5)
(6)
24 (16分)(1) , , ,
(2)
(3)
(4)
(5)
25 (9分)A B C
26 (7分)
27 (20分)(1)
(2) ,
。
(3)
(4) ,
。(5) (6)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章测验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67分)
一 、二 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D | B | A | B | B | C | B | B | B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
答案 | C | BD | CD | B | D | C | D | C | D |
三 (本题包括3小题,共35分)
20 (5分) (1)A(2分) 上述混合液的体积接近1L,按照化学实验要求,烧瓶中液体的量应控制在烧瓶容积的1/3~2/3之间,所以应选用A。(3分)
21 (18分)(1)稀硫酸(2分);起催化作用(2分)
(2)NaOH溶液(2分);中和硫酸(2分);否(2分);硫酸能溶解Cu(OH)2而使实验失败(2分);直接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2分)
(3)用试管取出少量水解液,加入碘水,若不显蓝色,说明水解反应已基本完成(4分)。
22 (12分)(1)C2H4+H2OCH3CH2OH(3分)
(2)(C6H10O5)n+nH2On C6H12O6 (2分)
C6H12O62 CH3CH2OH+2CO2↑(3分)
(3)A、B;C、E;(各2分)
四 (本小题包括4小题,共48分)
23 (16分)(1)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2分)
(2)①催化剂;②吸水剂 ( 各1 分)
(3)冷却,酯在其中的溶解度更小有利于酯分离,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有利于闻到酯香味 (4分) (4)倒吸 (2分) (5)分液 (2分)
(6) ②④⑤ (4分)
24 (16分)(1)A,B,A,D (4分)(2)I中品红褪色;(2分)
(3)除去SO2 (3分) (4)检验SO2是否除尽;(3分)
(5)Ⅲ中品红不褪色,IV中KMnO4溶液褪色 (4分)
25 (9分)A CH3COOH B C2H5OH C CH3COOC2H5
26 (7分)1:4
以下是延伸拓展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是否做
27 (20分)(1)比较乙醛用量不同时生成银镜的时间(速度或质量均可)(4分)
(2)在6.5~9min之间;光亮程度(或亮度、外观、效果等,合理均可给分)(各2分,共4分)
(3)保持其他的实验条件不变,改变银氨溶液的用量,测量生成银镜的时间。(合理的表述均可给分)(4分)
(4)Fe+2H+==Fe2++H2↑(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如Fe+2 Fe3+==3Fe2+);bef (2分)
(5)通风橱(2分)
(6)硝酸(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