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5

2014-5-11 0:30:48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模拟

【主题】   期末1-4章模拟检测 

模拟检测5

提示:选择题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卡内

1.下列选项与氯气的用途无关的是

A.消毒灭菌 B.制漂白粉 C.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D.制盐酸

2.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Fe  B. CO2  C. CH3COOH D. H2SO4

3.当不慎有大量Cl2逸出,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溶液最适宜采用的是

A.烧碱溶液 B.食盐溶液 C.溴化钾溶液 D.纯碱溶液

4.放置于空气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化合物是  

  A.Na2O2     B. Na2CO3    C.NaHCO3    D.NaOH

5.翰下列关于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①苛性钠又称纯碱 ②钠原子最外层电子只有1个电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钠只显+1价  ③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④钠离子具有还原性,可以从水中还原出氢气 ⑤金属钠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上述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6.在1 L溶有0.1mol NaCl和0.1mol MgCl2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5mol/L    B. 0.1mol/L  C. 0.2 mol/L   D. 0.3mol/L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一定表现为热量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吸热反应贮备能量

8.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  B.被氧化的物质是失去电子的物质

C.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D.失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 mol 水中含有NA个HNA个OH

   B.2.24L CO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NA

   C.0.1mol/L BaCl2溶液中Cl的数目是0.2NA

   D.使56gFe2还原为单质铁,需得到2NA个电子

10.如右图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

A.①加入的是CCl4,②是苯,③加酒精

B.①加入的是酒精,②加CCl4,③加苯

C.①加入的是苯,②加CCl4,③加酒精

D.①加入的是苯,②加酒精,③加CCl4

1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CO32 、H 、Na、NO3

    B.H 、Ag、Cl、SO42

    C.OH 、NO3、 K、 Na

    D.HCO3、Na、OH、Mg2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造成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A.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

  B.定容时,俯视液面

  C.称量时,在天平托盘上放上称量纸,将NaCl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溶解NaCl的烧杯未洗涤

13.下列各种方法中,可以用于除去苏打中混有的少量小苏打的是

A、水洗  B、加热 C、通入CO2 D、加入盐酸

14.做焰色反应时,下列应注意的操作事项,正确的选项是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 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物质   

  ③ 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

  ④最好选择火焰颜色较浅的煤气灯

  ⑤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 仅④不正确   B.仅③ 不正确  C.仅②不正确  D.全部正确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

  B.大理石和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D.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2+H2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液溴中少量的氯水,可向其中加少量KI

B.氯水和氯气均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都是HClO作用的结果

C.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l2

17.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45g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是2.5NA

 B.标准状况下,33.6LCO中含有的原子数是3NA

 C.0.5L0.2mol/L的NaCl (aq)中含有的Na数是0.1NA

D.1molCH3+(碳正离子)中原子数目为10NA

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的单质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19.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

A、K+、MnO4-、Cl-、SO42-    B、Na+、Cl-、NO3-、CO32-

C、Na+、H+、NO3-、Cl-    D、Na+、SO42-、HCO3-、Cl-

2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可用玻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

B.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要将被加热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

C.为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可采用粉碎、振荡、搅拌、加热等方法

D.为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常采取搅拌、加热等措施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21. X、Y两种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X、Y气体,它们的体积比为      ,密度之比为      ;同温同压下的X、Y气体体积相同,则X与Y的质量比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

22.氟、氯、溴、碘的单质中,与氢气混合后在暗处应能发生剧烈反应的是     (写化学式,下同),常温下为深红棕色液体的是     ,不能将其他卤化物中的卤素置换出来的是    

23.请填写下列空白,以完成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而发生的递变规律:

(1)卤素的熔沸点逐渐    

(2)卤素离子(X)的还原性逐渐    

(3)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4)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      

24.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写出所用试剂的化学式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SO42(CO32) ,所加试剂     ,离子方程式           

②Cl( SO42) ,所加试剂     ,离子方程式           

③NaHCO3 ( Na2CO3) 所加试剂     ,离子方程式           

25.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氯化钾、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可用一种试剂一次鉴别它们。甲同学选的是一种正盐溶液,乙同学选的是一种有色试剂,他们都得到了正确结论。试推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的试剂:甲 __________ ,乙 _________ 。

26.已知A、B为气体单质,C、D为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A  点燃   H2O       黑色粉末D并加热

C    C的水溶液            B

B

试写出A、B、C、D的化学式:

A          B       

C          D        

27.某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

⑴该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⑵欲配制250mL2.0mol/L的稀硫酸溶液,需要取上述浓硫酸         mL

28.有1.56克由Na2O与Na2O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样品,为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按如图所示,原锥形瓶和水总质量为190.72克,将1.56克上述样品投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电子天平最终的读数为192.12克,请回答:

⑴写出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求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21.B:A A:B;A:B 1:1

22.F2 ,Br2 ,I2

23.升高、增强、减弱、减弱

24.(1)H2SO4、CO32+2H=H2O+CO2↑   (2) BaCl2、Ba2++SO42--= BaSO4

(3)CO2 、CO32 + CO2 + H2O = 2 HCO3

25.甲:碳酸钠  乙:石蕊试液

26.A.H2 B.Cl2 C.HCl  D.MnO2

27.

(1)18.4 mol/L     (2)27.2    

28.(1)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氧气质量为:190.72 + 1.56 - 192.12 = 0.16g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78         32

     x          0.16g

    x = 0.78g                 

    ∴w(Na2O2) =         

    w (Na2O) = 100%-5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