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苏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总复习检测题3

2014-5-11 0:30:48下载本试卷

(苏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总复习检测题(三)

班级         学号        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Ag:108  

C:12  O:16  S:32  Cl:35.5 Br:80  N: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有同学将NaOH固体、P2O5固体、无水CaCl2固体划分为一类。据此分类,下列A-D选项中能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

A.浓硫酸     B.CaO   C.碱石灰    D CuSO4 晶体

2.科学界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被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四中子”不显电性           B.“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

   C. 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

3.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性质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是                (  )

A.导电、导热性好   B.不易生锈  C.密度小  D.强度高

4.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NaOH溶液[Ba(OH)2溶液]       B.FeSO4溶液(KSCN溶液)

C.KI(淀粉溶液)            D.Na2SO3溶液(BaCl2溶液)

5.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配制l mol/L的稀硫酸100mL,现给出下列可能用到仪器: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仪器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⑦⑤⑥  B.②⑤⑦⑥   C.①③⑤⑦④⑥   D.④③⑦⑤⑥ 

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右(“→”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

a

b

C

A

Si02

→Na2Si03

→H2Si03

B

NO

→N02

→HN03

C

C

→CO

→C02

D

Al(OH)3

→NaAl02

→A1203

7.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8.某学生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氧化铜进行反应,实验结果如下:


由上表数据可知稀硫酸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的是第(  )次实验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9-16题每小题4分,17-18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至两个正确答案)

9.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

  A.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B.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C.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10.自来水常用氯气进行消毒。某实验室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

A.FeCl2    B.Na2SO3      C.NaOH     D.AlCl3

11.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但加入某盐后,发现铜粉质量逐渐减少,则该盐可能是 ①.Fe2(SO4)3  ②ZnSO4 ③.KNO3 ④NaCl                  (  )

A ①②   B. 只有①    C ①③   D.③④

12.对于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 、SO42 、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入碱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呈橙红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定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

A.Br       B.SO42     C.H2SO3     D.NH4+

13.等体积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  )

A. 1︰2︰3    B.  1︰6︰9   C. 1︰3︰3    D.  1︰3︰6

14.目前人们已研发多种饮用水的新型消毒剂。下列物质不能作自来水消毒剂的是:   (  )

A.明矾   B.二氧化氯   C.臭氧    D.高铁酸钠( Na2FeO4)

15.卫生部规定食盐中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已知酸性溶液中KIO3和KI可发生反应生成I2和H2O。据此信息,可用一些常用试剂,甚至生活用品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是否加碘。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 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 ④淀粉 ⑤食醋 ⑥白酒等,进行上述实验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①③        B、④⑤       C、③⑤    D、②③④⑤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a2+ HCO3+OH=CaCO3 ↓+ 2H2O

B. 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  NH3·H2O +SO2=NH4+++HSO3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人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

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硝酸:2Fe2+4H+NO3=2Fe3+2H2O+NO↑

17.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灯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浓度的食醋,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的是小苏打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18.将22.4g铁粉逐渐加入到含HNO30.8mol的稀硝酸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x)随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y)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  )


三、本题包括两小题,共21分:

19.(9分)解释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向氨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2)两只棉球分别滴有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放入同一只烧杯中,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烧杯内有白烟:                                 

(3)一瓶无色气体打开瓶盖后,瓶口呈现出红棕色:                  

20.(15分)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

(1)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氧化镁,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其中,由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的部分装置(铁架台、酒精灯已略)如下:

①下图中,装置a是由            、双孔橡皮塞、导气管等仪器组成。

循环物质甲的名称是      

②装置b中填充的物质可能是           (填入编号)

A.硅胶    B.碱石灰   C. 无水氯化钙   D.浓硫酸

③设计d装置要注意防止倒吸,请在方框中画出d装置的简图,并要求与装置c的出口处相连(铁架台不必画出)。


(2)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3)实验室时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过滤时:                              

蒸发时:                            

四、本题两小题,共26分:

21.(12分)根据下列反应框图填空,已知反应①是工业上生产化合物D的反应,反应⑤是实验室鉴定化合物E的反应。

   

(1)单质L是__________。  (2)化合物B是________。

(3)图中除反应①以外,还有两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22.(14分)有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A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A、B、C中含有同一种元素R,不含R的产物已经略去。

(1)若A与NaOH反应,既可只生成B, 又可只生成C,还可生成B+C。

①写出符合上述反应关系的A的2种不同类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

②任选上述一种物质,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为                        

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                        

(2) 若A与NaOH无论以何种物质的量比反应, 其产物必为B+C,则A的分子式可能是__________(只写一种),R在A、 B 、C中的化合价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五、本题两小题,共26分:

23.(12分)用沉淀法测定NaHCO3和K2CO3混合物的组成。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500mL,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样品质量/g

沉淀质量/g

1

1.716

2.758

2

2.574

3

3.432

5.516

4

4.290

5.516

回答下列问题:

(1)第2次实验中产生沉淀质量是多少,将结果填入表格空白处。

(2)Ba(OH)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第2次实验样品中NaHCO3的物质的量是                 。 

24.(14分)工业上从铝土矿(含氧化铝、氧化铁等)制取铝的部分流程如下:


              

滤液经处理得到Al2O3,再电解得到Al :2Al2O3 4Al+3O2

经分析原料和残渣的部分成分见下表:

Al2O3

Fe2O3

铝土矿

55%

16%

赤 泥

15%

48%

已知铝土矿中Fe2O3全部转入赤泥,则:

(1)生产中每消耗1t铝土矿,将产生多少t赤泥?

(2)若由滤液到制得产品铝的过程中原料均没有损失,则整个生产过程中Al2O3的转化率为

   多少?

(3)每炼出1t铝理论上需铝土矿的质量为多少t ?

高一化学上学期总复习检测题(三)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B  2.C  3.A  4.D  5.A  6.D  7.B  8.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9-16题每小题4分,17-18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至两个正确答案)

9.B  10. D  11.C  12.B  13.B  14.A  15.B  16.B  17.C  18.C

三、本题包括两小题,共24分:

19.(9分) (略)

20.(15分)

(1)①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氯化氢 ②A C ③略

(2)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水洗涤

(3)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

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四、本题两小题,共26分:

21. (1)H2 (2)H2O (3)② ④ (每空2分)

2NaCl+2H2O2NaOH+H2↑+Cl2

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每空2分)

22. ⑴①SO2   ②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为;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R在A中的化合价处于B、C中化合价之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每空2分)

五、本题两小题,共26分:

23.(1)4.137(4分)  (2)0.056mol/L(4分) (3)0.006mol(4分)

24.⑴ (4分)  ⑵90.9% (5分)  ⑶3.78t(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