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

2014-5-11 0:30:48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I卷(选择题 共69分)

一、(本题包括23小题,每题只有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9分)

1.下列科学家中,绘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是:

A.道尔顿B.门捷列夫C.拉瓦锡D.舍勒

2.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

A.第4周期B.第5周期C.第6周期D.第7周期

3.613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613C表示的碳原子:

A.核外有13个电子,核内有7个中子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4.下列事实中,能说明钾的金属性比钠强的是:

A.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B.钾的密度比钠小

C.NaOH的碱性比KOH强

D.钾比钠更容易切割

5.下列离子中,其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同的是:

A.Mg2+   B. S2-   C. K+   D.Cl-

6.下列各组微粒中,按微粒半径依次增大排列的是:

A. Al3+ Al  Na K    B. F  Cl  S2-  S

C.S2- Cl-  K+ Ca2+     D.Mg Si  P  K

7.下列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弱的是:

A.Cl    B.S      C.N        D.P

8.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差的是:

A.NH3    B.PH3      C.HF        D.H2O

9.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制催化剂的材料       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制农药的材料        D.制半导体的材料

10.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a2O2    B.NaHSO4    C.HNO3       D.I2

11.下列比较关系中,错误的是:

A.元素金属性 Na>Mg>Al      B.热稳定性  H2S<HCl<HF    

C.酸性  H3PO4<H2SO4<HClO4      D.原子半径Mg>Na>H

12.不能用来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条件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非金属间的相互置换反应          D.单质的溶、沸点高低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B.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都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14.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要想减缓这一现象的发生,最理想的燃料是:

A.天然气               B.氢气

C.无烟煤               D.汽油

15.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一次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B.石油是二次能源

   C.电能是一次能源   D.水力是一次能源

16.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速率最小的是:

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风的土壤中

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17.为了保护地下钢铁制品不被腐蚀,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跟钢板相连

B.跟铅板相连

C.跟金属锌相连

D.把钢铁切成小块

18.将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先增大后变小,

下列因素中,影响反应速率的是

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9.燃料不充分燃烧引起的主要后果有

①产生温室效应②能源的浪费③环境污染④锅炉爆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        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

C.锌片、铜片,稀硫酸         D.铜片、银片,氯化铁溶液

21.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         B.C2H6

C.C3H6         D.C6H6

22.除去乙烷中乙烯的简便方法是:

A.加入氢气和乙烯反应       B.通过溴水

C.通过浓硫酸           D.通过水

23.是谁第一个想到苯是环状结构的:

A.拉瓦锡      B.维勒  

C.阿佛加德罗   D.凯库勒

II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4. 某简单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且X、Y 均为不大于20的正整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微粒一般情况下不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2)若该微粒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只需得到一个电子就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3)若该微粒为一价阳离子,且对应的碱为可溶性强碱,则x=     y=    

25.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①夏天的食品容易霉变,冬天就不容易发生该现象         

②熔化的氯酸钾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二氧化锰很快产生气体         

③工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以提高燃烧效率                 

④同浓度的硫酸和盐酸与大小且质量相同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硫酸快、盐酸慢    

⑤集气瓶中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        

2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4

 ⑾

 

 

 

 

 ⑿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⑾______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  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

(6)在⑧与⑿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______。 

27.如下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28.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为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有煤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试回答:

  (1)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

  (2)设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C3H8),其充分燃烧后产物为C02和H2O,试比较完全燃烧等质量的C3H8及CO所需的氧气的质量比为:       

文本框: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

高一化学 答案卷

一、(本题包括23小题,每题只有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答案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4. (1)          

(2)            

(3) x=      y=       

 

25. ①                  

                  

                  

                  

 

                  

 26. (1)①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⑾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 ___  ___,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_   _   ____,

                           、

                           、

                           

 

(4)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

(6)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7.(1)                   

(2)                    

(3)                    

(4)    

28. (1)                         

           

  (2)          

文本框:


高一化学 答案卷

一、(本题包括23小题,每题只有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A

A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B

D

C

C

C

B

A

题号

21

22

23

答案

A

B

D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4. (1)   Ar       

(2)    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 x=  11    y=    1   

 

25. ①      温度             

       催化剂           

          接触面积         

          H+的浓度         

 

          接触面积         

 26. (1)①___N_____,⑥_____Si_______,⑦____S____,⑾_______Ca_______。

(2) ___K__ ____, ___ F  ___, _______ Ar _______。

(3) _____HClO4__   _____, _____ KOH  _______, ____ Al(OH)3_ ____,

    _HClO4  +  KOH ====== KClO4 + H2O        、

      Al(OH)3  +   KOH  ======KAlO2 + 2H2O            、

      3HClO4__ +   Al(OH)3 ====== Al(ClO4)3  +   3H2O  

 

(4) ______F______, ______K_______。

(5) _______③_______, ____   分别与水反应             

(6) _____  ⑧  ___, ______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_       _______。 

27.(1)   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析出晶体                 

(2)   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氢氧化钙在水中的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析出氢氧化钙晶体                 

(3)    Mg +  2H+  ======  Mg2+ +  H2              

(4) 小于   

高温

 


28. (1)  C +  H2O  ======  CO +  H2 

     吸热       

  (2)     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