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年级化学秋季期末考试试题

2014-5-11 0:30:48下载本试卷

高一年级化学秋季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试题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08121日下午13:3015:00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C:12 O:16 N:14 S:32 Na:23 K:39 Cl:35.5 Cu:64 Fe:56 Ag:108  Br:80

I卷(选择题,48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写在“第Ⅰ卷答题栏”中,否则作零分处理。

本卷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后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

2.下列物质中,见光容易分解的是

A.NaClO         B.AgBr          C.NaBr          D.MgCl2

3.现有、 、、四种元素,假定他们按二种或三种元素相结合形成化合物,按指定化合价最多可形成化合物的种数是

A.8种        B.7种         C.6种        D.5种

4.右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右下图要求的是

物质

1

2

A

H2SO4

Ca(OH)2

BaCl2

Na2CO3

B

H2SO4

Ca(OH)2

Na2CO3

BaCl2

C

HCl

NaOH

Na2CO3

BaCl2

D

H2SO4

Ba(OH)2

Na2CO3

CuSO4

5.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苛性钠溶液中放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pH不变,有H2放出

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D.溶液中pH增大,有O2放出

6.把4.48L 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3.36L气体(气体的测量均在标准状况下),则这3.36L气体的质量是

A.6.0g          B.5.6g          C.4.8g          D.3.8g

7.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Na变成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B.12g12C中所含12C的数目为NA

    C.0.5molH2O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目为NA

    D.1molH2中所含的质子数为NA

8.下列对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也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①将金属Na加入冷水中:2Na+2H2O=2Na+2OH+H2

②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Ba2+OH+H+SO4=BaSO4↓+H2O

③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HCO3+H+=CO2↑+H2O

④碳酸钙中滴加盐酸:CO32+2H+=CO2↑+H2O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10.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H2SO3+I2+H2OH2SO4+2HI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11.下图分别表示四种错误操作,其中有两个错误的是

A       B        C        D

12.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H2SO4 ②NaOH溶液 ③Na2SO3溶液 ④NaCl溶液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相同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2O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4∶3  

B.两种物质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两种物质与足量的CO2反应,消耗气体的质量比为1∶1

D.两种物质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4.随着卤素(从氟到碘)原子半径的增大,单质的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密度逐渐减小,颜色逐渐加深      B.氧化性逐渐增强

C.还原性逐渐减弱            D.与氢化合逐渐变困难

15.标准状况下,将V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      B.  

C.     D.100VρM(MV+2240)

16.M(NO3)2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M(NO3)22MO+4NO2↑+O2↑,加热29.6gM(NO3)2使其完全分解,在标准状况下收集11200mL的气体,那么M的摩尔质量是

A.64g/mol    B.24g/mol    C.65g/mol   D.40g/mol


高一年级化学秋季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试题

第Ⅰ卷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题 号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17

18

19

20

21

22

得 分

阅卷人

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10分)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2)有氧化物生成的置换反应                        

(3)有氧化物和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4)工业上制备漂白精的反应                       

(5)有碱生成的化合反应                          

18.(10分)实验室由胆矾来制取CuO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胆矾,放入研钵中研细后倒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②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

③用滤纸和漏斗做一个过滤器,过滤并分离烧杯内的液体及沉淀,并洗涤沉淀2次—3次。

④把滤纸上的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加热、搅拌,直到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称量前先将托盘天平调零           B. 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 称量时药品不能用手拿取,砝码可以用手拿取  D. 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

E. 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2)用托盘天平称量胆矾时读数为5.5g,结果在溶解后发现砝码和固体的位置放反了,则所称得胆矾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g。(小于1g时移动游码)

(3)用蒸馏水洗涤Cu(OH)2沉淀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判断已洗涤干净?

                                      

                                       

(4)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实验用品是     (填字母)

A.烧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漏斗     B.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

C.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     D.玻璃棒、滤纸、试管、漏斗、铁架台

19.(9分)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      (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

    (写仪器名称);

(2)经计算,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

体积为   ,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   (选填①10mL、②50mL 、

③100mL)规格的量筒;

(3)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mol/L,请你分析配

制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的原因(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如果量取浓硫酸时发现量筒不

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20.(8分)下列框图中A—F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D、E和F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为+5。其中A、F为酸,D、E为盐,C、G为气体,其它反应产物略去。

(1)物质A是        ,G是         (填化学式);

(2)写出图中由C生成D和E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a mol C无论按途径(Ⅰ),还是按途径(Ⅱ) ,若每步反应均完全,则最终生成的G的物质的量均为    mol,其本质原因是                         

21.(8分)甲、乙、丙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x、y为常见的单质。下图表示它们之间常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转化关系。

(1)甲、乙、丙中,肯定含有y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

(2)若x为非金属单质,乙为离子化合物,甲在常温下为液态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得反应中消耗了0.6mol乙,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3)若x为金属单质时,将甲与乙反应的氧化产物(常温下为气体,反应条件略去),通入(2)中还原产物的溶液中直至过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分)用沉淀法测定NaHCO3和K2CO3混合物的组成。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500mL,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样品质量/g

沉淀质量/g

1

1.716

2.758

2

2.574

3

3.432

5.516

4

4.290

5.516

回答下列问题:

(1)第2次实验中产生沉淀质量是          

(2)Ba(OH)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第2次实验样品中NaHCO3的物质的量是               


高一年级化学秋季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C

D

C

A

D

B

B

A

B

C

B

D

B

B

17.每小题2分,共10分。

(1)4H+2Cl+MnO2  △  Mn2+2H2O+Cl2

(2)2Fe2O3+3C  高温   2Fe+3CO2↑(其他合理且正确,参照给分)

(3)2KMnO4  △  K2MnO4+MnO2 +O2

(4)2OH+Cl2    2Cl+2H2O(石灰乳写成化学式参照给分)

(5)Na2O+H2O    2NaOH

18.(1)CD(2分)  

(2)4.5(2分)

(3)除去附着在Cu(OH)2表面的Na2SO4、NaOH等可溶性杂质。(2分)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或Ba(OH)2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有则没洗涤干净,反之则洗涤干净。(2分);

(4)B(2分)

19.(1) ②④⑥;100mL的容量瓶、玻璃棒(各2分,共4分)

(2) 5.4mL(2分);10mL(1分)

(3)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或“洗涤量取浓硫酸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未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等其他合理答案);偏低(各1分)

20.(1)HCl  O2(每空1分,共2分)

(2)3Cl2+6OH5Cl+ClO3+3H2O(2分)

(3)a/2;两种途径中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终都降到终态的-1价,得到的电子数不变。( 每空2分,共4分)

21.(1)乙和丙 

(2)2Na2O2+2H2O=4NaOH+O2↑;0.6mol 

(3)OH+CO2=HCO3(每空2分,共8分)

22.(1)4.137 (2分)

(2)0.056mol/L (2分)

(3)0.006mol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