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1

2014-5-11 0:30:49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

高一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 (选择题,共4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Ⅱ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开始了探月之旅。据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每吨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含4个质子     B.互为同位素

C.原子核内含3个中子     D.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

2.(07天津)2007年3月21日,我国公布了111号元素Rg的中文名称。该元素名称及所在周期

A.钅仑  第七周期         B.镭 第七周期 

C.铼 第六周期          D.氡 第六周期

3.(07江西)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的SO2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1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污染

4.(07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B.所有的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C.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5.(07海南)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A.水玻璃                 B.硅芯片

C.黏土                  D.普通水泥

6.(07广东)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7.(07广东)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有: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

②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07重庆)对下列反应①KHCO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Na2S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③Si与烧碱溶液反应、④Fe与稀硝酸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选项符合题意)

文本框: 配料	精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	35±15 mg/kg
储存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9.(07重庆)右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钾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 mg/kg

10.右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图,该装置可用于

A.用Zn与稀HNO3反应制取H2

B.Cu与稀HNO3反应制取NO

C.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D.Na2O2与水反应制取O2

11.(07北京)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12.(07北京)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3.(07宁夏)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B.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2NA个氢原子

C.14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 :4

14.(07江苏)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15.(07上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OH=HSO3

B.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C.盐酸滴入氨水中:H+OH=H2O

D.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32+2H=CO2↑+H2O

16.(07海南)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

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C.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17.(07广东)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18.(07全国)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 Cu(IO3)2+24 KI+12 H2SO4=2 CuI↓+13 I2+12 K2SO4+12 H2O

其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19.(6分)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1)在实验室中利用上述原理从反应所得混合体系中分离出碳酸氢钠晶体,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填写序号)该装置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A         B          C          D

(2)碳酸氢钠晶体受热易分解,写出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0.(8分)氯是一种海水富集元素。下图是一套制取并验证氯气部分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I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当Cl2气流通过一段时间后,装置Ⅱ中溶液的pH值____7(填“>”“<”或“=”)

(3)当有少量Cl2气流通过后,装置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当Cl2气流持续通过时,装置Ⅳ中干燥的有色布条能否褪色?      

(5)装置V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 (07全国)现有五种离子化合物A、B、C、D和E,都是由下表中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Ag       Ba2+        Al3+

阴离子

OH       Cl       SO42-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a.B和D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b.A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B,且A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C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D,且C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E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阴离子反应可生成B;

e.A溶液与适量E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再加过量E溶液,沉淀是减少,但不消失。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空:

⑴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A         ,B         ,

C         ,D        , E       

⑵A溶液与过量E溶液反应后,最终得到的沉淀的化学式是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2.(7分))①②③④⑤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五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该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元素①和③可以形成众多的化合物,其中最简单的是(写化学式)    ,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为        (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试写出元素④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中作氧化剂的是(写化学式)       

(4)试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⑤单质分子的形成过程               

23.(8分)(07全国改编)用A、B、C2、D、E、F、和G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⑴A元素是     、B元素是     、C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

⑶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         。

⑷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电子式是      

⑸G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

⑹A、B、C2三种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24.(10分)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

(1)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为 ⅦA元素单质。

则A、D、E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其中A的化学式是    

(2)若B是某元素R的氢化物,B的沸点大于与R同周期的其他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且B在常温下为液态;C是一种有磁性的化合物;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组成B的两种元素X、Y均在短周期,且X、Y原子个数比为1:1,B晶体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实现自然界中D、E的循环。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在反应③中,若生成1 mol D,则转移电子数目为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5.(07江苏)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氧化膜、并用针刺 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钠块反应完全后,在容器 中仅收集到1.12 L氢气(标准状况),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 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0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1)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B

A

A

D

B

D

D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BD

C

D

BC

A

B

AD

BC

B

19.(6分)

(1)B  烧杯、漏斗、玻璃棒(各1分)

(2)2 NaHCO3Na2CO3+CO2+H2O(2分)

20.(8分)

(1)分液漏斗(1分) (2)<(1分) (3)Cl2 + 2I === I2 + 2Cl(2分)

(4)能(2分)   (5)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2分)

21.(6分)

(1)Al2(SO4)3、BaSO4、AlCl3、AgCl、Ba(OH)2  (2)BaSO4(每空1分)

22.(7分)

(1)第三周期第IA主族 ,2Na+O2Na2O2   (2)CH4 共价键

(3)Cu+4H++2NO3=Cu2++2NO2↑+2H2O , HNO3

(4)        (每空1分)

23.(8分)

(1)K  Cl  S   (2)HCl   (3)F2  (4)

(5)H2O2(答PH3同样给分) (6)S 2>Cl>K+  (每空1分)

24.(10分)

(1)EAD(或Cl2  Br2  I2); Br2                

(2)3Fe + 4H2O(g)     Fe3O4 + 4H2                  

(3)2Na2O2 +2H2O == 4Na+ +4OH + O2↑ ;1.204×1024   (每空2分)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