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
本试卷所需原子相对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生成这一理论,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B.水在高温下变成水蒸气C.石墨转变为金刚石D.钠投入水中
2、100 mL 6 mol·L-1 H2SO4 跟足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 B.水 C.硫酸钾固体 D.硫酸铵固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B.由于生铁中含碳,所以比纯铁耐腐蚀 C.在原电池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在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4、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②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③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④元素化合价将为0 ⑤生成的单质为氧化产物 ⑥生成的单质为还原产物
⑦生成的单质既可能为氧化产物也有可能为还原产物
⑧该过程不一定非得加氧化剂或还原剂才能实现
⑨该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或释放能量 ⑩该反应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
A.①⑤⑩ B.②④⑥⑩ C.③⑦⑧⑨⑩ D.①②④⑤⑥
5、对于A2 + 3B22C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B2) =0.8mol/(L•s); B、v(A2) =0.4mol/(L•s);
C、v(C) =0.6mol/(L•s); D、v(B2) =4.2mol/(L•min)。
6、下列几种铁板,在镀层被破坏后,最耐腐蚀的是
A.镀锌铁板 B.镀铜铁板 C.镀铅铁板 D.镀锡铁板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 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 mol 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 + Q2 >Q3 B.Q1 + Q2 <2Q3 C. Q1 + Q2 <Q3 D.Q1 + Q2 >2Q3
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反应条件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决定于该反应是否自发进行
9、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
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
10、以下现象与电化学理论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铜锣不易生铜锈 B、生铁比软件铁芯(几乎是纯铁)易生锈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快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将盐酸滴在碳酸钠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A.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大一倍 B.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减少一半
C.增大碳酸钠粉末的量 D.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12、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13、锌与100mL 1mol•L-1盐酸反应的实验中,若设想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①CH3COONa 或②CuBr2或③(CH3COO)2Cu(可溶),并测得生成氢气的速率,预计三种方案的速率大小是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②>③
14、已知可逆反应:mA+nB==xC (A,B,C均为气体)在t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A)= a mol/(L·s),v(B)= b mol/(L·s),v(C)= c mol/(L·s)。则x的值为
A bc/n B nc/b C ma/c D ac/m
15、在理论上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Fe+CuSO4=FeSO4+Cu B.HCl+NaOH=NaCl+H2O
C.ICl+H2O=HCl+HIO D.CH4+2O2→CO2+2H2O
16、据最新《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
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硅是最安全的燃料
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
D.自然界中硅易开采,且可再生
17、有人设计将两根Pt丝做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在两极上分别通过甲烷和氧气而构成燃烧电池。该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则关于此燃料电池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C)
A.通过甲烷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通过氧气的电极为正极
B.在标准状况下,每消耗5.6LO2,可向外提供约9.6×104C的电量
C.通过甲烷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H4+10 OH--8e-====CO32- +7H2O
D.放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值升高
18、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A.2NH3(g)
N2(g)+3H2(g)
B.2NO(g) N2(g)+O2(g)
C.2N2O5(g)
4NO2(g)+O2(g)
D.2NO2(g) 2NO(g)+O2(g)
19、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乙烷(C2H6)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 C2H6+18OH--14e-=2CO32-+12H2O,
2H2O+O2+4e-=4OH-,有关此电池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 B.通乙烷的电极为负极
C.正极与负极上参加反应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7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20、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三、填空题(本题共有7小题,共43分)
21、(5分)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⑴夏天的食品容易霉变,冬天就不容易发生该现象 ;
⑵熔化的氯酸钾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二氧化锰很快产生气体 ;
⑶工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以提高燃烧效率 ;
⑷同浓度的硫酸和盐酸与大小且质量相同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硫酸快、盐酸慢 ;
⑸集气瓶中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 。
22、(6分)把温度为13℃,浓度为1.0mol·L的酸溶液和1.1mol·L的碱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g/ml,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4.184J/(g·℃)],轻轻搅动。已知弱酸或弱碱在电离时需要吸收热量。实验中测得酸碱混合液的温度变化数据如下:
反应物 | 起始温度t1/℃ | 终了温度t2/℃ | 中和热 |
HCl+NaOH | 13 | 19.8 | Q1 |
HCl+NH3·H2O | 13 | 19.3 | Q2 |
(1)中和热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试计算上述两组实验测出的中和热:Q1= ,Q2= ;
(2)实验中碱液过量的目的是 ;
(3)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 。
23、(6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主要有 、 、 和催化剂等。已知某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按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X+Y =△= Z
第二步: Y+Z== M+N+X
(1)此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_______ (2)反应的中间产物是
(3)反应的催化剂是
24、(10分)已知电极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氯化铜溶液、硫酸铁溶液、盐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
。
②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 ,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 ,
正极 。若不能后面两空不填。
③有M、N两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相近,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M、N两种金属的活泼性
。
25、(6分),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反应在t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起始至t,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3)X的物质的转化率是 。
26、(6分)
(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锌片上有气泡,再平行插入一块铜片,可观察到铜片 (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见下图A),组成一个原电池,负极为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如果烧杯中最初装入的是2mol/L 500mL的稀硫酸溶液,构成铜锌原电池(见下图B,假设产生的气体没有损失),当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L的氢气时,则此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3)金属的腐蚀分为两种:化学腐蚀(与化学物质直接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和电化学腐蚀(由于构成原电池而发生电极反应),把铁片和石墨棒用导线相连插入氯化钠溶液中(见下图C),放置数天后,主要发生 腐蚀,写出有关反应式 ;(化学腐蚀写化学方程式,电化学腐蚀写电极反应式)
(4)生活中利用原电池原理生产了各样的电池,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回收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C、防止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27、(4分)如图所示实验中,把四根洁净的金属条A、B、C、D轮流放置在浸有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在每次轮流实验时,记录了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
金属 | 电子流动方向 | 伏特 |
A |
| +0.78 |
B |
| -2.15 |
C |
| +1.35 |
D |
| +0.30 |
(1) 金属可能是最强的还原剂;(2) 金属不能从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铜。
四、计算题(本题共有3小题,共7分)
28、(3分)电池已用于宇宙飞船及潜水艇中,其电极反应为:负极:2H2 – 4e- +4OH- = 4H2O
正极:O2 + 4e- + 2H2O = 4OH- 所产生的水可作为饮用水。今欲得常温下1L这样的水,求电池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大约是 。
29、(4分)将c mol HCl与dmol O2混合加到有催化剂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4HCl(g) +
O2(g) 2H2O(g)
+ 2Cl2 (g) ,当有e
mol H2O 生成时达到平衡。求此时Cl2的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
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B 6A 7B 8A 9D 10D 11BD
12AB 13C 14B 15AD 16B 17D 18A 19CD 20B
21.(1)温度 (2)催化剂 (3)固体颗粒大小 (4)H+浓度
(5)光照
22.(1)56.9KJ/mol 52.7KJ/mol (2)保证H+完全反应
(3)一水合氨电离时吸热
23.浓度、温度、压强 (1)2Y=M+N (2)Z (3)X
24.(1)铜、铝与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铝腐蚀而断裂
(2)能 Cu-2e=Cu2+ 2Fe3++2e-=2Fe2+
(3) 将M、N用导线相连插入稀盐酸中,电极消耗的为活泼金属
25.(1)2X=3Y+Z (2)0.6/t mol/(lm) (3)33.3%
26.(1)没有 锌 2H++2e-=H2
(2) H2SO4 =0.5mol/L ZnSO4=0.5mol/L
(3) 电化学腐蚀 O2+4e-+2H2O=4OH- (4)A
27.(1)C (2)B
28. 111 mol
29. 71e/(36.5c+32d) e/(c+d-0.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