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竞赛辅导资料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YBa2Cu8Ox(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关于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D.Y和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已知:①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③说明KI被氧化
B.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实验①证明Cl—具有还原性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O3—< Cl2<I2
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蒸馏的方法可将海水淡化
②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可除去CO2中的SO2
③向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④向含有Mg(OH)2和Ca(OH)2的浊液中加入足量Mg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Ca(OH)2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将4.34 g 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则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4∶3∶2 B.1∶2∶1 C.1∶1∶2 D.1∶1∶1
6、下列实验操作或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在通风橱中进行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B.酒精在实验台上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若火势较大,可用灭火器扑救
C.不小心吸入了少量Cl2,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D.稀释浓硫酸时,如果戴有防护眼罩,可以把水慢慢倒入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7、相同质量的铜分别溶于浓硫酸和稀硝酸时,消耗的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3:8 B.3:4 C.1:4 D.1:2
8.向一定量的Fe 、FeO、 Fe2O3 、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400mL 0.5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并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mL,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质量相同的此混合物,得到铁的质量为
A.11.2 g B. 22.4 g C.5.6 g D. 无法计算
9、观察化学实验,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分析推论中,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存在
B、加入氨水时生成白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l3+存在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4+存在
D、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O32—存在
10、.有以下六种饱和溶液①CaCl2;②Ca(OH)2;③Na2SiO3;④Na2CO3;⑤NaAlO2;⑥NH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会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
A.①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④⑤⑥ D. ③④⑤⑥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关于非金属元素N、C、S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B.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CH4>SiH4
D.N2和C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足量的O2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ⅦA族的为最大
B.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26
C.短周期中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D.科学家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处找到了优良的催化剂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 BaSO4↓
B.氯气通入冷水中: Cl2+ H2O== ClO—+Cl—+2H+
C.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2Al+6OH—==2AlO2—+3H2↑
D.澄清石灰水与碳酸氢钙溶液反应:Ca2++HCO3—+OH—== CaCO3↓+H2O
14、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d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w,a 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 )
A.mol B.mol C.mol D.mol
15、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装置中锌片都发生氧化反应
B.两装置中溶液的pH均增大
C.两装置中铜片的质量均逐渐减小
D.两装置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1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VL水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V/22.4 NA
B.1 mol S 在O2中充分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
C.6.2 g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中所含磷原子数为0.2 NA
D.常温常压下,8.8g CO2和N2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6NA
17.在pH为4-5的环境中,Cu2+、Fe2+不生成沉淀,而Fe3+几乎完全沉淀。工业上制CuCl2是将浓盐酸用蒸汽加热到80℃左右,再慢慢加入粗氧化铜(含杂质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欲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下述方法正确的是
A.加入纯Cu将Fe2+还原 B.向溶液中加入(NH4)2S使Fe2+沉淀
C.直接加水加热使杂质离子水解除去
D.在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CuO粉末调节pH为4-5
18、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13.8g样品放入足量水中,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
A.肯定有KNO3 B.可能含有Na2CO3
C.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19、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4H是离子化合物 B.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 D.NH4H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生成
20、某无色气体可能由O2、CO、CO2、HCl、NH3、NO、Br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通过图中洗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少(该装置前后都不与大气直接相连),通过干燥管(内盛放Na2O2)后气体呈红棕色,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气体中一定有NO和O2
B.原气体中一定有NH3、NO、CO2 、CO
C.原气体中一定没有CO
D.原气体中一定没有HCl、Br2 O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测量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润湿
D.用溴水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气体
E.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F.附着于试管内壁上的硫,可用热碱液洗涤
G.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2)下列实验没有错误的是 。
22.(10分)[(NH4)2SO4·FeSO4·6H2O]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来制备[(NH4)2SO4·FeSO4·6H2O]。 实验步骤:
(1)把30%NaOH溶液和废铁屑混合、煮沸、冷却,将洗涤铁屑后的NaOH溶液装入F中。
(2)在E中用处理过的Fe屑和稀H2SO4反应制取FeSO4。
(3)将硫酸亚铁溶液与硫酸铵溶液混合,结晶得[(NH4)2SO4·FeSO4·6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Fe屑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氢气赶走装置中的氧气及(NH4)2SO4溶液中的溶解氧,其目的是 ;操作时应先关闭活塞 ,并同时打开活塞 ;
请写出Fe屑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氢气的另外一个作用 。
(2)使[(NH4)2SO4·FeSO4·6H2O]结晶的实验操作是:将硫酸亚铁溶液与硫酸铵溶液的混合液转移至蒸发皿中, ,得到[(NH4)2SO4·FeSO4·6H2O]晶体。
(3)原料利用率高,副产品少,产生的有害废物少,保护环境是“绿色化学”的主要内涵。请写出此实验中能体现“绿色化学”的具体做法(至少写出两点):
、 。
23.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 Al | Al2O3 | Fe | Fe2O3 |
熔点/℃ | 660 | 2054 | 1535 | 1462 |
沸点/℃ | 2467 | 2980 | 2750 | -- |
.(1) 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4.(9分)短周期的四种元素X、Y、Z、W,原子系数依次增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Y、W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Z与X、Y、W三种元素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分别是A.B.C,其中化合物C在空气中容易变白,请回答:
(1)写出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YZ2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化合物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化合物C在空气中变白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3分)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提取冶炼铝的原料氧化铝。工艺流程如下图:
(1)原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1中要加入稍过量原料B,原料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4)如果省去步骤①,即溶解铝土矿是从加入原料B开始,则会对氧化铝的提取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C | C | B | A | D | B | C | C | D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B | D | D | AB | CD | D | AB | BC | D |
21、 (1)A B E F (2)D
22、(1)防止亚铁盐被氧化; A ; B、C 将E中的产生的硫酸亚铁溶液压入D中
(2)缓缓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放置冷却,过滤
(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混在氢气中的酸性气体;氢氧化钠溶液重复使用;用氢气驱赶氧气,防止亚铁盐被氧化;等其它合理答案
23、(1)合理 ⑵NaOH溶液 2Al+2OH-+2H2O=2AlO2-+3H2↑ ⑶ B
24、(1)
(2)
(3)2Na2O2+2H2O ==4NaOH+O2↑(2分) 2Na2O2+2CO2 ==2Na2CO3+O2
25、(1)盐酸(硫酸、硝酸) Al2O3+6H+=2Al3++3H2O Fe2O3+6H+=2Fe3++3H2O
(2)NaOH H++OH-=H2O Fe3++3OH-=Fe(OH)3 ↓ Al3++4OH-=AlO2-+2H2O
(3)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4)若用NaOH溶液溶解铝土矿,则有部分Si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硅酸钠,最后使加热制得的Al2O3混有SiO2杂质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