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卤素上期练习试卷

2014-5-11 0:30:50下载本试卷

高一学卤素上期练习试卷 卤素(四)

《卤  素》 单元检测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四道大题24道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8分。

2、答题前,先将班级、姓名、座号等正确填写在答卷指定的区域内。所有试题的答案都必须工整书写在答卷规定的位置,否则无效。

3、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 1 Li 7 C 12 S 32 Na 23 O 16 F19 Cl 35.5 K 39 Rb 85 Cs 133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007年高考理综重庆卷)表中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 mg/kg~50 mg/kg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 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B. 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 使空气中水蒸汽凝聚

 C.氢氟酸腐蚀玻璃— 强酸性         D. 溴化银用于照相术— 光照分解

3.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砹是有色固体   B. HAt很稳定  C. AgAt难溶于水  D. 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4.向溴化钠、碘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之后加热,将溶液蒸干,并灼烧片刻,最后残留的物质是(  )

  A. NaCl   B. NaCl NaBr NaI C. NaBr NaI   D. NaI

5.将19gF2通入81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  )

  A. 19%       B. 20%       C. 21.7%     D. 27.5%

6.下列各组物质,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

  A. NaCl溶液、NaBr溶液、KI溶液      B. 氯水、NaBr溶液、盐酸

  C. 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     D. 盐酸、NaCl溶液、AgNO3溶液、Na2CO3溶液

7.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得氯水,该溶液能导电,因此氯气是电解质

B、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故CaCO3是弱电解质

C、导电能力弱的溶液肯定是弱电解质的溶液

D、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因此HF是弱电解质

8.(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卤素)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

9.下列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

 A.热稳定性:Na2CO3 >H2CO3>NaHCO3       B.氧化性:Li+> Na+> K+>Rb+>Cs+

 C.氢卤酸的酸性:HF> HCl>HBr>HI      D.熔点: Cs>Rb>K>Na>Li

10.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能体现这个结论的是                     (  )

  A. 氢氟酸是弱酸  B. 氢氟酸是剧毒  C. NaF是农药 D. 氟有XeF2、KrF2等化合物

11. 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及漂白粉的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它们均含有(  )

  A. 氯气    B. 次氯酸   C. 次氯酸根    D. 氯化氢

12.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 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 均匀、透明、紫红色 C. 均匀、透明、无色 D. 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

13.卤素从F到I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加  ②单质颜色加深  ③单质沸点升高  ④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⑤气态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增强 ⑥离子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逐渐增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1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氢氧化钾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则Cl2与氢氧化钾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3      B. 4:3    C. 10:3   D. 11:3

1515、使相同摩尔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离子完全沉淀时,若所用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

(A)9:4:1  (B) 9:3:1  (C)6:3:2  (D) 3:2:1

16、将标准状况下的a升氯化氢气体溶于1000克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克/毫升,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

    A   B  C  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32分)

17、卤化氢皆为  色,卤素为  价的气体,气体溶于水呈  性,其中酸性最弱的是(写化学式)  ,酸性最强的是  ,卤化氢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8 (16分) (1)(4分) 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石蕊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成分主要是     ;过一会儿,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成分是       。往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起作用的成分是      。氯水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起作用的成分是         。(以上空白均填化学式)

(2)法医做指纹实验时,常用AgNO3溶液喷洒指纹,经过处理后会出现黑色的纹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是:

                 。②                  。(4分)

(3)(4分)已知反应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②氧化钠与水反应 ③钠与水反应  ④2F2 + 2H2O = 4HF + O

 根据上述反应,试填序号回答:

(1)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2)水被氧化的有_______.

(3)水被还原的有_______.(4)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________.

(4) (4分) 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条件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KClO3 + 4HCl = 2KCl  + 2ClO2↑+ Cl2↑+ 2H2O⑴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⑵产生0.1 mol Cl2 ,则转移的电子总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1分)物质有以下转化关系:

根据上图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表示)

(1) A是  ,B是   ,C是   ,X粉末是  

(2)确认A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3)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          

(5)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9g,则消耗CO2的体积(标况下)为   L,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三、实验题(13分)

20、(9分)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实验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提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写出过程②中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过程②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_若生成1mol的单质生成物共转移了    mol的电子。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有       

 A.四氯化碳    B.汽油    C.酒精    D.醋酸

21为检验某碳酸钠溶液中混有的溴化钠,进行如下实验:(4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简 答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加硝酸的目的是:             

加入硝酸银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15分)

22、(3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 mL 3.00 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 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 mol。(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

(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    mol。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       

23、(6分) (1)在标准状况下,将4.2gNaHCO3和过量的200ml HCl制CO2,理论上制备CO2多少L?

(已知:NaHCO3+ HCl=NaCl+ H 2 O+ CO2 ↑)

(2)实际上由于一部分CO2溶解在反应后的混和溶液中,收集的CO2气体减少,已知每升溶液能溶解CO2 1.2L,则实际收集CO2多少升?(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如果某学生将实际质量为13.2g的NaHCO3错误地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进行称量(5克以下用游码),根据他的称量结果进行计算,这些NaHCO3加热分解放出CO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24.(6分)取软锰矿17.4g(主要成分为MnO2,其杂质不与浓盐酸反应)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后,将生成的Cl2通入到200mL NaBr溶液中(其中含22g NaBr),经加热蒸发水分并烘干后,得到质量为13.1g的残渣。试计算:

(1)通入Cl2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2)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卤素 垫江师范学校高2010级高一上期学练习试卷3  素(四)

《卤  素》 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C 6、B 7、D 8、B  9、B 10、D 11、B 12、D13、C 14、D  15、B 16、D

二、填空题(共33分)

17、无,-1,酸,HF,HI,HF>HCl>HBr>HI

光照

 
18、(1)(4分)、HCl ;HClO ; HCl ; Cl2

(2)(4分)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2AgNO3 = 2Ag + Cl2

(3)(4分)、②  ④  ③  

(4)(4分)(1)②(2)1.204×1023

 

19.(共11分,)

(1) A是 Na2O2  ,B是 O2   ,C是  Na2CO3   ,X粉末是 Cu 

(2)确认A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焰色反应    

(3)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 =2Na2CO3+O2   

(4)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  Cu2++2OH- =Cu(OH)2 

(5)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9g,则消耗CO2的体积为11.2 L,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三、实验题(13分)

20、(9分)(1) ①过滤  ③ 萃取; Cl2 + 2KI == 2KCl + I2 ;Cl2 、KI  、 2

(2) A  B          (此题每空2分)

21、(4分)

实验现象

简 答

产生大量气泡

除去CO32-,防止碳酸钠对溴化钠检验的干扰

产生浅黄色沉淀

AgNO3 +Na Br → Ag Br↓+NaNO3

D.

三、计算题(12分)

22[答案](1)10.7%。 (2)0.25。 (3)3:2。

23、(6分)(1)1.12升(3分)(2)0.88升(3分)(3)0.1mol(4分)

24、⑴.1mol/L  ⑵.8.7g  ; 50%

    

 
重庆市垫江师范化学组   李昌德 (200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