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1

2014-5-11 0:30:50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化学)

命题人:郑宝顺   

         审题人:蔡景东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全部答案填到答题卷中。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Cu-64;Al-27;Fe-56;H-1;C-12; O-16; C1-35.5;N-14;Na-23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均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水银  

 C、不锈钢          D、黄铜

2.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A.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和以含硫矿石为原料冶炼金属

D.汽车排放的尾气

3.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粒子,这种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有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氢的一种新的单质   B.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4.下列物质间的反应没有明显反应现象的是

  A.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使铁和铝发生钝化

 B.二氧化硫气体分别通入氯水、品红溶液中

 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并互相靠近

 D.将氨气通入滴有酚酞试液中

5.少量钠应保存在

 A.密闭容器中         B.煤油中    

 C.水中           D.四氯化碳中

6.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A.NO           B.Na2O2    

  C.FeCl2          D.CuCl2

7.下列各组物质反应能生成氢气的是 

 A.铁与稀硝酸          B.炭与水蒸气  

C.铁与浓硫酸         D.次氯酸见光分解

8.下列物质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NH3                B (NH4)2SO4     

C Cl2                 D CH3COOH

9.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HC1→NaCl        B.SO2→S 

CNa→Na2O2         D.NaHCO3→CO2

 10.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容量瓶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11.石英沙(主要成分SiO2)是一种常见工业原料,其中常混有少量碳酸钙。要除去石英沙中的少量碳酸钙,应采用的方法是

A.用稀硫酸溶解后过滤分离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水溶解后过滤分离       

D.用稀盐酸溶解后过滤分离

12在等体积的NaC1、MgCl2、A1Cl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且等物质的量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           B.3:2:1 

 C.1:1:1           D.6:3:2  

13.下列反应中气体只作氧化剂的是

 A.C12通入水中         BC12通入NaBr溶波中

 C.H2与灼热的CuO反应   D.NO2通入水中

14.某无色透明溶液,在酸性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K+  SiO32  Cl    B.Na+  SO42  HCO3 C1

 C.K+  MnO4 NO3 Fe2+   D.Mg2+ Cl NH4+ SO42

15.跟100mL 0.1mol·L1(NH4)2SO4溶液中的NH4+浓度相同的是

A02mol·L1 NH4Cl溶液200mL 

B.0.2mol·L1氨水溶液100mL

C.0.1mol·L1NH4NO3溶液100mL 

D.0.2mol·L1(NH4)2SO4溶液50mL

1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B.18g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常温常压下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17.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B、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

D足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反应,两者产生二氧化碳一样多

18.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OH- +H+ ═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2 H+ ═Ca2+ + 2 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Cu2++ 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32- + 2 H+ ═H2O + CO2

19.有10.8 g铝粉溶于500mL 4mol·L1的盐酸中,再加入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若要使产生的沉淀的质量最大,则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A.100ml    B.500mL   C1000mL    D.1500mL

20.下列说法或操作:

①做实验时可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50.56gKCl

③用酒精可以从饱和碘水中萃取碘

④让一束光通过胶体,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⑤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可用结晶的方法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 

21.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它们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B.它们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

C.它们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7:16

22.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和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溶液很快褪色 ②溶液不褪色 ③出现沉淀 ④不出现沉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答题卷

        (高一化学)    总成绩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中(每题2分,共44)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6分)

23.(7分)印刷电路板是由塑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生成CuCl2和Fe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

(1)请在上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3)写出FeCl3电离方程式:                    。

(4)使用过的腐蚀液会失效,但还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一步需要将Fe2+转化为Fe3+,下列试剂能实现上述变化的是         (填序号)

   A.氯气             B.铁    

C.双氧水            D.稀硫酸

24.(9分)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将选用的试剂或分离方法填在题后的横线上,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HCO3 (Na2CO3);除杂试剂或分离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SiO2(Al2O3);除杂试剂或分离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aCl(NH4Cl) ;除杂试剂或分离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7分)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NH4+等阳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2)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

(4)另取少量步骤(3)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             ,一定不含的阳离子有              ,还有一种阳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种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填写实验名称),观察到的现象是                        

26.(7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l)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C口部的棉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该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试管C中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SO2       氧化物。

(填“酸性”,“碱性”或“两性” )

27.(6分)有硫酸、硫酸铁、硫酸亚铁混合溶液1L中,其中含SO42-的浓度6mol/L;

则含有的阳离子有                     

已知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其浓度为            mol/L;

此溶液理论上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28.(12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物质E

 

气体丙

 

气体甲

 
                 黄绿色气体乙         水         

                    ②

金属A

(焰色为黄色)

 
             

        水    金属B                      金属C

        ①      ③                        ④

物质D

 

物质F

 

物质G

 
                            黄绿色气体乙     

                  ⑥            ⑤

                   

红棕色沉淀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B       、 C        、乙        

(2)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③                                   

(3)写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

反应④                                   

反应⑥                                  

 29.(8分)将一定量铜与足量浓硝酸充分反应,可以得到6.72L NO2气体(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1)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2)若反应后溶液体积为100mL,则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3)若改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可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多少?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答题卷

(高一化学)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中(每题2分,共44)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D

A

B

C

B

A

C

C

D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B

D

A

A

D

A

C

D

B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6分)

23.(7分)(

   (2)FeCl3(3)FeCl3 ==Fe3+ + 3 Cl-(4)AC

24.(9分)(1)CO2,H2O ;Na2CO3 + CO2 + H2O == 2 NaHCO3

(2)NaOH溶液;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3)方法一:加热;NH4Cl == NH3 ↑+HCl↑(条件:加热)

   方法二:NaOH并加热;NH4Cl + NaOH = NH3 ↑+ H2O +NaCl(条件:加热)

25.(7分)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Ag+、Ba2+、NH4+;一定不含的阳离子有Fe3+

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26. (7分)(l)Cu + 2H2SO4 = CuSO4 + SO2 ↑+ 2H2O(条件:加热)

SO2 + 2OH- = SO32- + H2O

(2)品红褪色;品红又重新恢复红色;酸性

27.(6分)H+,Fe2+,Fe3+ ; 2 ;112 g

28.(12分)(1)A:Na、 B :Al、 C :Fe、乙:Cl2

(2)反应①2Na + 2H2O = 2NaOH + H2

反应③2NaOH + 2H2O + 2 Al =2NaAlO2 + 3H2

(3)反应④Fe + 2H+ =Fe2+ + H2 ↑   反应⑥Fe3+ + 3OH- = Fe(OH)3

29.(8分)(1)Cu + 4HNO3(浓) = 3Cu(NO3)2 + 2NO2 ↑+ 2H2O

(2)1.5mol/L(3)2.2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