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2014-5-11 0:30:51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向2L密闭容器里充入2 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E(g);当反应进行到2min时,测知M的浓度为0.6 mol·L-1;反应进行到4min时,密闭容器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等于0.2 mol·L-1  B.小于0.2 mol·L-1   C.大于0.2 mol·L-1   D.无法确定

2.有如下两个反应:①E(g) M(g)+N(g)②A(g)C(g)+B(g),起始时c(E)> c(A),且①的反应温度高于②(其他条件不变),则两反应的速率大小为:    (   ) 

A.①>②  B.①< ②  C.①= ②  D.无法确定

3.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生成这一理论,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  B.水在高温下变成水蒸气 C.石墨转变为金刚石 D.钠投入水中

4.下图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5.“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变冷。该化学物质是                (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    D.生石灰  

6.据最新《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            (  )

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硅是最安全的燃料

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

D.自然界中硅易开采,且可再生

7.银锌纽扣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 Ag2O+H2O =Zn(OH)2+2Ag。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并被氧化  B.正极,并被还原  C.负极,并被还原  D.正极,并被氧化

8.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乙烷(C2H6)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  C2H6+18OH--14e-=2CO32-+12H2O, 

2H2O+O2+4e-=4OH-,有关此电池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           B.通乙烷的电极为负极      

C.正极与负极上参加反应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7   D.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9.将1mol N2和3 mol H2通入4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半分钟后测得H2的物质的量为2.1 mol,现用如下三种物质在单位时间内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① v(N2) = 0.15 mol/(L·min) ② v(N2) = 1.05 mol/(L·min)  ③ v(NH3) = 0.30 mol/(L·min)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0.已知可逆反应2SO2 + O2 2SO3,当生成2 mol SO3时放出热量为Q,

现将1 mol SO2和0.5 mol O2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生成SO3放出的热量为Q1,则

  A、Q1 =  Q    B、Q1 <  Q  C、2Q1 > Q  D、无法判断

11.右图是可逆反应X2 + 3Y2  2Z2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

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B、t3时,反应到达限度

C、t2- t3,反应不再发生    D、t2- 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1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已知12g石墨或金刚石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Q1和Q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1 < Q2          B、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C、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D、石墨具有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13.100 mL 6 mol·L-1 H2SO4 跟足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    B.水     C.硫酸铜固体     D.硫酸铵固体

1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 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 mol 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 + Q2Q3  B.Q1 + Q2 <2Q3   C. Q1 + Q2Q3  D.Q1 + Q2 >2Q3

15.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若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D>C>A>B     B.D>B>A>C  C.D>A>B>C   D.B>A>D>C

16.已知可逆反应:mA+nB==xC (A,B,C均为气体)在t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A)= a mol/(L·s),v(B)= b mol/(L·s),v(C)= c mol/(L·s)。则x的值为      

A bc/n     B nc/b     C ma/c     D ac/m

17.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A.2NH3(g)   N2(g)+3H2(g)        B.2NO(g)    N2(g)+O2(g)

C.2N2O5(g)   4NO2(g)+O2(g)        D.2NO2(g)   2NO(g)+O2(g)

18. 如图所示,各烧杯中均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

A. ②①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④②①③    D. ③②④①

19.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在一定温度下,均能形成单键的A2、B2、AB三种分子有如下反应发生:A2(g) + B2(g)  2AB(g),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A. A2的生成速率与AB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 2 n mol AB, 同时消耗 n mol A2

C.单位时间内1mol A-A键断裂,同时断裂2 mol A-B

D. A2、B2、AB的浓度不再变化,且A2、B2、AB的分子数之比为1:1:2

21.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提高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22.已知H+(aq) + OH-(aq) = H2O(l);ΔH = - 57.3 kJ·mol-1。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H2SO4(aq) +2 NaOH(aq) = Na2SO4(aq) + 2 H2O(l);

② H2SO4(aq) + Ba(OH)2(aq) = BaSO4(s) + 2 H2O(l);

③ HCl(aq) + NH3•H2O(aq) = NH4Cl(aq) + H2O(l);

④ CH3COOH(aq) + NH3•H2O(aq) = CH3COONH4(aq) + H2O(l)。

其中反应热为57.3 kJ·mol-1的是

A.①和②  B.③   C.④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23.(2分)  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 2CO,该反应是    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                   

24.(2分) 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锌片的质量减少了3.25克,铜表面析出了氢气    L(标准状况下)。导线中通过   mol电子。

25.(4分)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三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 ,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kJ;

理论上,每生成1mol NH3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kJ;

26.(6分),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反应在t­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起始至t,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3)X的物质的转化率是       

(4)生活中利用原电池原理生产了各样的电池,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回收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C、防止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27、(8分)已知电极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氯化铜溶液、硫酸铁溶液、盐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

                                   。     

②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    ,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                   

正极                           。若不能后面两空不填。

③有M、N两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相近,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M、N两种金属的活泼性               

28.(6分)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① 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      ,原因是                                 

② 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       ,原因是                

③ 求2 ~ 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要写出计算过程。

     

三.计算题

29.(6分)把4 mol N2和8 mol H2置于5 L密闭容器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含NH3的体积百分比为20%,求:(1)混合气体中含H2的体积百分比; 

 (2)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压强比;  (3)N2和H2的转化率。

参考答案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吸; 14CO214CO、14C(需注明质量数)

24.1.12L;0.1mol

25.放出,92;放出,30.67;放出,46.2

26. (1)2X=3Y+Z    (2)0.6/t mol/(l.m)   (3)33.3%(4)A

27.在潮湿的空气中,铜与铝接触形成原电池,铝做负极,很快被腐蚀。

28.① 2~3 min ,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2分)

② 4~5 min ,因为此时H+ 浓度小。(2分).

      ③ 0.1 mol/L·min(4分)

29. (1)50%  (2)6:5   (3) N2的转化率为25%,H2的转化率为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