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硫酸硝酸和氨测试2

2014-5-11 0:30:51下载本试卷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B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7小题,每小题5分,共85分)

  1.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2.下列变化中,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事实是(  )

    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能跟磷酸钙反应制磷酸

    C.能跟氯化钠反应制氯化氢

    D.能跟锌反应产生氢气

  3.g铜与足量浓H2SO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L气体,则被还原的H2SO4的量是(  )

    A.mol   B.mol   C.g   D.g

  4.将90%H2SO4溶液和10%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百分比浓度为(  )

    A.小于50%  B.大于50%  C.等于50%  D.不能确定

  5.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

    A.SO2、O2、N2        B.HCl、Cl2、CO2

    C.CH4、H2、CO        D.SO2、Cl2、O2

  6.检验氨气可选用(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7.用一充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烧瓶内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按标准状况下计算)(  )

    A.0.045mol·L-1        B.1mol·L-1

    C.0.029mol·L-1        D.不能确定

  8.在标准状况下,1L水中溶解700LNH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cm-3,则氨水的浓度为(  )

    A.18.4mol·L-1         B.20.4mol·L-1

    C.37.7%            D.38.5%

  9.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烧瓶分别充满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做喷泉实验后,水都充满烧瓶,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0.45   B.1∶1    C.1∶0.29   D.4.5∶2.9

  10.把L含硫酸铵、硝酸铵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molBaCl2,则原溶液中(NO)为(  )

    A.mol·L-1       B.mol·1-1

    C.mol·L-1       D.mol·L-1

  11.将20mLNO2和NH3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是:6NO2+8NH37N2+12H2O。已知参加反应的NO2比NH3少2mL(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3∶2    B.2∶3     C.3∶7    D.3∶4

12.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H2S+2HNO3S↓+2NO2↑十2H2O

    B.CuO+2HNO3Cu(NO32十H2O

    C.4HNO3*4NO2↑十O2↑十2H2O

    D.3Cu+8HNO33Cu(NO32+2NO↑十4H2O

  13.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14.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15.将1.92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

    A.1mol    B.0.05mol   C.1.05mol   D.0.11mol

  16.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铜和浓硝酸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17.向50mL18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

    A.等于0.9mol         B.大于0.45mol,小于0.9mol

    C.等于0.45mol         D.小于0.45mol

二、实验题(15分)

18.(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以吸收SO2,试用图4-6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_,可确证的产物是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

  

答案及详解:

1.A

2.B解析:A、D两项证明硫酸具有酸性;C项证明硫酸具有难挥发性。

3.BC解析:Cu+2H2SO4(浓)*CuSO4+SO2↑十2H2O

     mol           mol

  参加反应的Cu,生成的SO2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相等。

4.B解析:设各取体积为L,90%H2SO4密度为,10%H2SO4密度为,则。依题意,混合后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所以%>50%,选B。

5.C解析:A组中S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组均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D组均可用浓H2SO4作干燥剂,但其中SO2、Cl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6.D

7.A解析: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其溶质为氨气。设烧瓶的容积为L,则形成溶液的体积为L,溶质的物质的量为mol,故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45mol·L-1

8.A解析:氨水的浓度为mol·L-1

9.B解析:水充满烧瓶,则所得溶液的体积相同且都等于烧瓶的容积。又因为NH3和HCl的体积相同,物质的量也相同,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l。

10.B解析:依题意,NH~OH~NH3↑SO~Ba2~BaSO4

         mol mol    mol  mol

  即混合溶液中含(NH42SO4为2mol,其电离产生NH4mol,则原混合溶液中NH4NO3的物质的量为(2-4)mol,所以,(NO)=mol·L-1,答案选B。

11.AC 解析:设两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则由反应方程式:

  6NO2+8NH37N2+12H2O

  6   8

  *   

  

  **≠2,故不可能是此种情况。

  ①若NO2过量,NH3完全反应,设*mL,则反应的NO2体积为(*-2)mL,应有(*-2)∶=6∶8,解得*=8mL,故(NO2):(NH3)=12:8=3:2。

  ②若NH3过量,NO2完全反应,设(NO2)=*mL,则反应的NH3为(*+2)mL,应有*:(*+2)=6:8,解得*=6mL,故(NO2):(NH3)=6∶14=3∶7

12.D解析:A表现了HNO3的氧化性;B表现了HNO3的酸性;C主要表现HNO3的不稳定性。

13.A解析:B.王水指的是浓HNO3和浓盐酸按溶液体积之比为1:3所得的混合物。

  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被还原的一般是指+5价氮,得到的还原产物是NO2、NO、N2O或N2等。

  D.常温下,浓HNO3可使Fe和Al等金属发生钝化现象,故B、C、D均是错误的说法。

14.C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加入KNO3后,由于溶液中有H存在,故会发生如下反应:

  3Cu+8H+2NO3Cu+2NO↑+4H2O。

  加入Fe2(SO43,也会使铜粉的质量减少,但无气体逸出,故答案选C。

15.D解析:应用守恒法,反应中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应是转化成Cu(NO32和生成的NO(NO和NO2)气体中N原子的物质的量之和:即,故答案选D。

16.C 解析:A.Cu~4HNO3(浓)~Cu(NO32~2NO2

  B.Cu~HNO3(稀)~Cu(NO32~NO

  C.CuO~2HNO3~Cu(NO32~H2O

由以上关系式可以看出:C.既节约原料,同时又不产生有毒气体。D.成本太高亦不可采用。故C为最好的办法。

17.D解析:Cu与稀硫酸不反应,在加热条件下铜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CuSO4+SO2↑十2H2O

  参加反应的H2SO4有一半被还原,在Cu与浓H2SO4的反应过程中,浓硫酸浓度逐渐降低,变成稀H2SO4时反应会停止,所以0.9molH2SO4与足量铜片反应时,被还原的H2SO4小于0.45mol。

  点评:浓度不同,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在具体分析、计算时应注意。

18.(1)C+2H2SO4(浓)*2SO2↑十CO2↑十2H2O↑

  (2)④→②→①→③

  (3)验证产物气流中是否有SO2将SO2全部氧化吸收确证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

  (4)无水CuSO4(或变色硅胶)水蒸气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

(5)澄清石灰水CO2

解析: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CO2和SO2。CO2和SO2都跟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反应,生成CaSO3和CaCO3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相互干扰鉴别。在SO2、CO2混合气体中,首先用品红可检查SO2存在,然后将SO2氧化去除,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存在。

  点评:品红是鉴别SO2的试剂,CO2不与品红作用。CO2和SO2在化学性质上有许多相似处: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溶于水得酸;都与Ca(OH)2反应生成沉淀,通入过量的CO2或SO2时,生成的CaCO3、CaSO3沉淀溶解,变成Ca(HCO32、Ca(HSO32,溶液重新变澄清。CO2中“C”为高价,SO2中“S”为中间价,都可被还原为低价,因此,CO2、SO2有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