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题(A卷)
高一( )班 姓名 学号 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表示的是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中子
2. 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16O和18O B.H2O和D2O C.H2和D2 D.24Mg和24Na
3. 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A.14 B.15 C.16 D.17
4.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A.HCl B.KOH C.CaCl2 D.CO2
5.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6. 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D.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7. 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含有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D.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9. 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A.制农药的元素 B.制催化剂的元素
C.做半导体的元素 D.制耐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0. 下列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以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6和8 B.19和16 C.12和17 D.10和8
11. 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 HClO4<HBrO4<HIO4 B.碱性 Ba(OH)2>Ca(OH)2>Mg(OH)2
C.稳定性 HCl>PH3>H2S D.还原性 Cl->Br->I-
12. 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则下列关于R的叙述正确的是
A.R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R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R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R可能是气态物质,也可能是固态物质
13.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a、b、c,它们的离子An+、Bn-、C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n > m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 > b > c B. a > c > b C.a = b + m + n D.a = c – n - m
14. 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 ![]() | ![]() |
A. O C O B.Ca [ Cl ]2
![]() | ![]() | ||
C.[ O H ]- D.Na+ [ O O ]2- Na+
三、填空题
15. (8分)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四原子分子的化学式是 ,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五原子分子的结构式是 ,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四原子分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它的电子式是 ,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单核离子,其原子核里含17个质子,20个中子,其化学符号
是 。
16. (4分)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H2O
(2)MgCl2
17.(8分)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日益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占人体总质量99.97%的11种宏量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之内,其余0.03%是由十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在微量元素中,只有F和Si位于短周期,其余均属第一长周期。在宏量元素中,除H、N、P外,在现用的周期表里还有的元素是:(写元素符号)
(1)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是 ;
(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 ,跟它处在同一周期的还有一种非金属元素是 ;
(3)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跟它相邻的两种元素是 ;
(4) 剩余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结构均与Ne的相同,且带电量也相同,但符号相反的两种元素是 和 。
18.(5分)X、Y、Z是三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Z>X>Y,其中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X与Y的族序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已知X的氢氧化物A难溶于水,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B是一种强酸。由此推知:X是 ,Y是 ,Z是 ,A和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9.(6分)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跟氟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原子的M层上的电子数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常温、常压下B单质是气体,0.1mol单质B与氢气完全反应时,有2.408×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之后,生成淡黄色固体F,F与AB2反应后可生成单质B。D的氢化物化学式是H2D,D的最高氧化物中含有40%的D,而且D原子是由相同数目的质子、中子、电子组成,根据以上的已知条件进行推测:
(1)下列元素的名称:D ,E 。
(2)写出下列的化学方程式:
B+C→F: ;
F与AB2反应: 。
A | ||
B | C | D |
20.(4分)右图是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推断A、B、C、D各是什么元素,写出他们的元素符号:A ,B ,C ,D 。
四、计算题
21.(9分)某元素X的碳酸氢盐 [X(HCO3)2] 在高温下完全分解的产物都是氧化物,现取3.24g这种碳酸氢盐高温完全分解后得到1.12g固体,又知X的原子核里有20个中子。
(1)通过计算确定X是什么元素,并写出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写出X的单质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已知该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强,但其单质与水反应没有钠那样剧烈,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A 3.A 4.C 5.B 6.D 7.C 8.D 9.C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0.C 11.B 12.C、D 13.B、C 14.A、B
三、填空题
![]() | |||||
![]() | |||||
![]() | |||||
15.NH3、H—C—H、H H 、 Cl—
16.(1)H + O
+ H → H O
H
(2)Mg + 2 Cl
→ [ Cl
]- Mg2+ [
Cl ]-
17.(1)C (2)Cl ;S (3)K ;Na、Ca (4)Mg;O
18.Mg;N;Cl;Mg(OH)2 + 2H+ = Mg2+ + H2O
|
(2)2Na +O2 ==== Na2O2
(3)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20.O;P;S;Cl
四、计算题
21.(1)钙,第4周期第ⅡA族(5分)
(2)Ca + 2H2O = Ca(OH)2 + H2↑,因为反应生的Ca(OH)2微溶于水,阻碍了钙与水的反应,故较缓慢(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