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1》自测试卷

2014-5-11 0:30:54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1》自测试卷

注意:请大家对每个问题、每个选项都做到认真思考、真正理解,熟悉典型题型的解题方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S:32

第Ⅰ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2分)

1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汽油  B.煤  C.天然气  D.氢气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金属矿石的冶炼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A.Na2O固体  B.浓H2SO4  C.NaCl晶体  D.浓HCl

4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水玻璃  ②水泥  ③普通玻璃 ④漂白粉  ⑤Na2CO3·10H2O  ⑥氨水  ⑦液氨

A.①④      B.①⑤⑦    C.①⑤⑥     D.⑤⑦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OH与NH4Cl反应 B.铝在浓硫酸中钝化 C.铁与稀盐酸反应 D.点燃甲烷

6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固体(碳酸钠):加热   B.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铁):加入铜粉

C.CO2(HCl):饱和NaCl溶液    D.氯化钠溶液(碳酸氢钠):加足量盐酸,加热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失去电子是还原剂,具有氧化性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可能被氧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排水法收集NH3     B.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

C.少量液溴要加水后密封保存  D.氯水可以用无色透明的试剂瓶盛装保存

9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A.NaHCO3== Na++HCO3-  B.H2CO32H++CO32- C.S2-  D.Al: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Na+、Cl-、SCN-     B.NH4+、Na+、Cl、OH

C.K+、Zn2+、NO3、Cl     D.Ba2+、H+、Cl、AlO2

1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C.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12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形式是

A.Al3+     B.Al(OH)3        C.AlO2-     D.Al3+和Al(OH)3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2Fe2++Cl2 == 2Fe3++2Cl

B.Mg(OH)2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 = H2O

C.金属钠放入水中:Na+H2O = Na++OH-+H2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 == AlO2-+2H2O

1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

A.KSCN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HCl溶液

15. 有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种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行检测,所得结果如下,其中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A. 无色溶液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原溶液一定含NH4+

B. 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时产生的焰色是紫色,原溶液一定含Na+

C. 无色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一定含SO42-

D. 无色溶液加入盐酸,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原溶液一定含CO32-

16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但是放入水中所得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的是

A.乙醇  B.金属钠  C.三氧化硫    D.氯化钠

17下列变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Fe2+→Fe3+  B.CO32→HCO3  C.Cu2+→Cu   D.Cl2→HCl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在常温常压下,22.4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在常温常压下,1mol 氩气中含有的氩原子数为NA

C.1L 0.100mol·L-1 Na2SO4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4NA

D.24g镁与盐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19将百分比浓度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稀H2SO4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2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1,则c1c2的数值关系是

A.c2c1   B.c2c1   C.c2>2c1   D.无法确定

20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A

A.1:1         B.2:3       C.3:2       D.1:6

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一束强光可以鉴别溶液与胶体溶液  B. 利用焰色反应可以检验所有金属离子­

C. 过滤可以分离所有固体混合物       D. 氯气可使浊水澄清并消毒

22.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两种粒子的符号分别为,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a+b=c+d   B. a+c=b+d  C. a+c=b-d   D. a-c=b-d

23. 下列微粒中,跟NH4+的电子总数和质子总数都相同的是

A. Ne    B. F-   C. CH4    D. H3O+

24. 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作为腐蚀液。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此时可能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2FeCl3+Fe=3FeCl2、Fe+CuCl2=FeCl2+Cu,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烧杯中的单质有铜无铁      B. 烧杯中的单质有铁无铜

C. 烧杯中的单质铜、铁都有    D. 烧杯中的单质铜、铁都无

25. 将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铜片不溶,再加入下列试剂后,仍不能使铜片溶解的是CD

A.新制漂白粉    B.硫酸钠晶体   C.硝酸钠晶体   D.氯化铁晶体

26根据下列反应判断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Cl2+2KI==I2+2KCl   ②2FeCl3+2HI==I2+2FeCl2+2HCl

③2FeCl2+Cl2==2FeCl3  ④I2+SO2+2H2O==2HI+H2SO4

A.Cl2>I2>Fe3+>SO2     B.Fe3+>Cl2>I2>SO2

C.Cl2>Fe3+>SO2>I2     D.Cl2>Fe3+>I2>SO2

  班 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第Ⅱ卷 (共48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24分)

27(4分)

⑴电解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⑵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⑶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的离子方程式:                    

28(8分)

⑴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回答问题。

3Cl2+6KOH5KCl+KClO3+3H2O   被氧化的氯元素占全部氯元素总质量的   %;氧化剂和还原剂质量比为  ;氯气表现       性;当转移1mol电子时有   mol KClO3生成。

⑵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胆矾      ;孔雀石        ;明矾      

29(4分)从Cl2分别与KBr、KI,Br2与KI的反应中,你发现的规律是(能归纳几条写几条):

                                         

                                       

30(2分)某无色溶液中可能有SO42-、OH-、CO32-、Cl-等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1)若该溶液中还存在相当浓的H+,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是      (多写要扣分)

(2)若该溶液中还存在较多量的Ba2+,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是     (多写要扣分)

31(6分)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可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 a是单质;b是气体;c、d是氧化物;e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⑴如果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名称表示:

a       ;c       ;e      

⑵如果a是一种常见气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       ;c       ;e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

32(7分)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⑴右上图为化学教学中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⑵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右下图所示的装置。

①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

②在右下图锥形瓶外有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③比较右上图和右下图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右上图是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右下图是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

⑶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    (填右上图或右下图)装置的原理相似。

33(4分)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⑴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⑵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34(3分)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⑴焰色反应操作可简要地用五个字表示“洗、烧、醮、烧、洗”,第一个“烧”的作用是  

                                        

⑵配制200mL0.1mol·L-1氯化钠溶液时必不可少的玻璃仪器是              

⑶酒精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其原因是                     

、(本题有2个小题,共10分)

35(4分)某硫酸试剂瓶的标签上写着: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试计算:

⑴该硫酸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⑵要多少毫升这种浓硫酸才能配制100mL1.84mol·L-1硫酸溶液?

36(6分)用1L 1.0 mol·L-1 NaOH溶液吸收17.92L CO2(标准状况)后溶液体积不变。求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

已知可能的反应为:2NaOH+ CO2== Na2CO3+H2O,NaOH+ CO2==NaHCO3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D

D

A

D

D

C

B

C

B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A

C

A

B

C

A

A

C

D

B

B

D

27(4分)

  2NaCl + 2H2O2NaOH + Cl2 + H2↑  

  Cl2+2OH- == Cl- + ClO- + H2O     

  Fe3+ + 3SCN- == Fe(SCN)3       

28(8分)

  16.7%; 5:1 氧化性和还原 性; 0.2mol

CuSO4·5H2O Cu2(OH)2CO3 Kal(SO4)2·12H2O

29(4分)

 氧化性: Cl2>Br2>I2      还原性:I->Br->Cl-     活动性: Cl2>Br2>I2

30(2分)

(1)SO42-、Cl-  (2)OH-、Cl-

31(6分)

⑴a ;c 二氧化硫 ;e 硫酸 。⑵a N2 ;c NO2 ;e HNO3

32(7分)

B; ⑵①C、D; ②A浓硫酸溶解放热使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锥瓶内气体压强大于烧瓶,酒精喷入烧瓶形成喷泉大气压强大于 烧瓶内氧化压强小于。 ⑶ 右下图

33(4分)

加了酚酞的氨水 加热时氨挥发使氨水浓度变小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

通了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 无色化合物不稳定,受热分解重新生成品红和二氧化硫

34(3分)

除去杂质 ;⑵200mL容量瓶 ;⑶酒精与水互溶

35(4分)

⑴18.4 mol·L-1 ⑵10mL

36(6分)

C(CO32-)=0.2 mol·L-1  C(HCO3-)=0.6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