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物质的量1

2014-5-11 0:30:55下载本试卷

第一节物质的量

一、选择题    

2、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17:16 

(B) 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17:16

(C) 它们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 它们所含氢的质量比为17:12 

3、下列物质或溶质中含氧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9mol 4oC H2O         (B)25.4g KClO3

(C)100ml 0.1 mol/L H2SO4       (D)1000mL  0.1mol/L H3PO4

4、将16g氧化铜强热,部分分解为Cu2O,称得剩余的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5.2g,则该剩余固体物质中CuO和Cu2O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3:1   (C)2:1   (D)1:2

5、0.5mol氧气中含有(  )

(A)1个氧原子     (B)6.02×1023个氧原子 

(C)1mol的氧原子   (D)0.5个氧分子  

7、某元素的原子个数为3.01×1022时,其质量为0.2g,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于下面哪个数值(  )

(A)1   (B)4   (C)7   (D)12

8、某元素的+3价氧化物中,该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6,则它的原子的相对质量为( )

(A)26  (B)52 (C)78 (D)104

9、由X、Y两元素可组成多种化合物,若化合物X2Y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另一种化合物XY2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 )

(A)7:6 (B)7:8 (C)7:12 (D)7:16

10、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b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2b/a  (B)12a/b   (C)a/NA  (D)a·NA

11、下面关于mol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一种基本单位 

(B)摩尔是表示物质微粒数量的单位 

(C)摩尔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衡量标准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D)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1mol氧气的质量为32g/mol 

( B )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C ) 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g/mol

( D ) 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02×1023个碳-12原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B)1mol氧气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C)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008g;

(D)1mol碳-12原子的质量是0.012kg 。

14、在某化学的反应中,铜离子得到了2.408×1023个电子,则可得到铜单质 (A)25.6g   (B)32g   (C)12.8g    (D)38.4g

15、0.5mol氯气(  )

(A)含0.5mol氯分子      (B)含1个氯分子

(C)约含6.02×1023个氯分子  (D)约含1.204×1023个氯分子

16、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其氧原子个数(  )

(A)大于 (B)小于(C)等于 (D)不能确定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原子的质量就是氮的相对原子质量

(B)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大约是1.66×10-24g

(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g

(D)氩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18、0.1mol某单质直接和Cl2反应后,质量增加7.1g,这种单质是( )

(A)Na      (B)Mg     (C)Al      (D)Si

19、某金属氧化物的分子式为MxOy(y>1),则该金属氯化物的分子式是( )

(A)MxCly    (B)MxCl2y   (C)MCly/x     (D)MCl2y/x

20、与6 g 尿素含氮量相同的物质是(  )

(A) 34 g NH3 (B) 0.1 mol NH4Cl (C) 6g NH4NO3 (D) 13.2 g (NH4)2SO4

21、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3:4   (B)2:3:6    (C)6:9:8   (D)3:8:9

22、如果mg NH3由x个原子构成,则2mg H2S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

(A)0.25x (B)0.5x (C)2x (D)4x

23、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Cl、MgCl2和AlCl3溶液分别跟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比是(  )

(A)1:2:3  (B)3:2:1  (C)1:1:1  (D)6:3:2

24、如果2g甲烷中含n个分子,那么35.5g氯气所含的分子数是(  )

(A)2n    (B)3n   (C)4n   (D)5n

25、用氢气还原某二价金属氧化物,使其成单质,每40g氧化物需要1g氢气,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24   (B)32   (C)56   (D)64

26、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 g,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b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B)    (C)    (D)

2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Cl2与金属Na完全反应,可以得到2NA个电子

(B)4gH2里,电子总数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中含1NA个氦分子

(D)500mL 1mol/L AlCl3溶液中含有0.5NA个Cl

28、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3.55g氯气  (B)0.4g氢气  (C)4℃时9mL水  (D)2.8g氮气 

29、A、B两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已知A2B化合物中,A和B的质量比为7:5,则符合A、B质量比为7:15的化合物是( )

(A)AB2    (B)A2B3      (C)A3B2    (D)A2B5

30、1g氧气含x个氧气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x/32;  (B)16x;  (C)x;  (D)32x。

31、与0.96gSO2中氧原子个数相同的SO3为(  )

(A)0.03mol  (B)0.01mol  (C)0.80g  (D)1.20g 

32、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那么3.612×1023个该物质为(  )

(A)22g  (B)26.4g  (C)0.6mol  (D)0.5mol  

33、使20 个水分子对应有一个Na+,应将4g NaOH溶于水的克数是(  )

(A)9g  (B)18g  (C)36g  (D)20g 

34、7g碳和14g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1g氧化物,则生成的氧化物中CO和CO2的物质质量之比为(  )

(A)1:1  (B)1:2  (C)2:1  (D)2:3

35、2g氢气与KClO3受热分解出的O2完全反应时,需要KClO3(  )

(A)1/3mol  (B)3mol  (C)245g  (D)40.83g  

36、0.2mol Na2SO4与0.2 mol Na2S中,所含(  )相等。

(A)钠离子  (B)硫离子  (C)硫原子  (D)氧原子

37、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 )

(A)12g碳所含原子数;      (B)6.02×1023

(C)0.012kg碳-12所含原子数   (D)6.×1023mol-1

38、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并不等于6.02×1023

(B)在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都恰好含有NA个分子

(C)1 L1mol/L的BaCl2溶液中含有Ba2和Cl的总数为3NA

(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的某气态纯净物的一个分子的质量为22.4ρ/NAg

39、相等质量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是(  )

(A)4:3  (B)3:4  (C)87:80  (D)1:1 

40、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 32g二氧化硫  (B) 1.204×1023个水分子 

(C) 0.6mol硫酸    (D) 1.6g氢气 

41、0.1mol的某单质直接跟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7.1g,这种单质是(  )

(A)Na    (B)Mg   (C)Al   (D)P

42、与1.8克水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的硫酸的量是(    )

  ( A )1.8克    ( B )0.1摩    ( C )98克    ( D )9.8克

4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mol水含有NA个H+和NA个OH-

(B)28gCO气体所含电子数是20NA

(C)0.1mol/LBaCl2溶液中Cl-的数目是0.2NA

(D)使56克Fe2+还原为单质,需结合2NA个电子

4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6gNH2含的电子数为NA        (B)62g白磷中含2NA个白磷分子

(C)NA个N2分子所占的体积与0.5NA个H2分子所占的体积比一定是2:1

(D)1L 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所含H+数为NA

45、还原某2价金属氧化物 4g,需转移0.20 mol电子,则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4  (B)40   (C)56   (D)64

46、1mol的氢气、0.5mol的氧气、0.2mol的氮气,它们之间的质量比是(  )

(A)10:5:2   (B)1:8:2.8   (C)1:16:14   (D)5:2.5:1 

47、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到的无色晶体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是(  )

(A)1:2    (B)1:3   (C)1:4   (D)1:6

48、化合物X2Y和YZ2中,Y的质量分数分别约是40%和50%,则在化合物X2YZ3中Y的质量分数约为(  )

(A)20% (B)25% (C)30% (D)35%

49、如果1克H2O中含m个H原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为(   )

  ( A )18m  ( B )9m  ( C )2m  ( D )

50、1克氧气含X个氧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是(    )

  ( A )32X  ( B )X  ( C )  ( D )3.2X

51、n克金属溶于盐酸时,生成m摩氢气,若该金属的化合价为+2,则该金属的原子量为   ( A )n/m  ( B )2n/m  ( C )n/2m  ( D )m/n

5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含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

  ( A )等摩NO和CO       ( B )等摩CO和N2

  ( C )等电荷数S2-和K+    ( D )等质量Mg和Al

53、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在25℃时1克水中含有H+为(    )

  ( A )NA个  ( B )10-7NA个  ( C )10-7NA/18个  ( D )10-7NA/1000个

55、对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质量比为5:4

(C)含氧元素质量比为5:6    (D)含硫原子个数比为1:1

56、对于“12g碳-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碳原子    (B)含有1mol碳-12原子

(C)约含6.02×1023个碳-12原子    (D)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

57、将10.7g CuSO4·nH2O充分加热后剩余物质8g,该盐化学式中的n值是(  )

(A)1   (B)2   (C)3   (D)4

58、金属R可以生成R2(SO4)3,R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不变,13.5gR可和12gO2完全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70      (B)52    (C)56      (D)27

59、某元素X的氧化物分子式为X2O3,若X与氧在此氧化物中的质量比为9∶8,则元素X的原子量为(    )

  ( A )9    ( B )18  ( C )27  ( D )54

6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7gN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B)4g He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11.2L Cl2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D)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含有NA个分子的气体单质中,其原子数一定相同 

61、式量为M的3价铝盐,每个分子中含有n个铝离子,把Wg该铝盐中的铝全部转化为氧化铝时,所得氧化铝的质量是( )。

(A);  (B); (C);  (D)

62、某元素R有两种含氧酸,其化学式分别为HxROy和Hx+1ROy+1,用这两种酸分别中和等质量的NaOH,生成正盐,所消耗HxROy和Hx+1ROy+1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x∶(x+1)  ( B )(x+1)∶x  ( C )y∶(y+1)  ( D )(y+1)∶y

63、质量为25.6克的KOH和KHCO3的混合物先在250℃煅烧,冷却后发现混合物质量损失4.9克,则原混合物中KOH与KHCO3的组成为(   )

  ( A )KOH的物质的量>KHCO3的物质的量的混合

  ( B )KOH的物质的量<KHCO3的物质的量的混合

  ( C )KOH与KHCO3等物质的量混合

  ( D )KOH与KHCO3以任意比例混合

64、0.98克铁矿(Fe2O3·nH2O)恰好与300毫升0.1摩/升盐酸完全反应,则铁矿中的n值为(   )。

  ( A )1     ( B )2     ( C )3     ( D )5

翰林汇

第一节物质的量 〈答卷〉

一、选择题    

1、 C  翰林汇2、  B 翰林汇3、  A 翰林汇4、  C 翰林汇5、  BC 翰林汇6、  A 翰林汇7、  B 翰林汇8、  B 翰林汇9、  D 翰林汇10、  B 翰林汇11、  BD 翰林汇12、  C 翰林汇13、  C 翰林汇14、  C 翰林汇15、  A 翰林汇16、  C 翰林汇17、  D 翰林汇18、  B 翰林汇19、  D 翰林汇20、  D 翰林汇21、  C 翰林汇22、  A 翰林汇23、  A 翰林汇24、  C 翰林汇25、  D 翰林汇26、 A 翰林汇27、 D  翰林汇28、  C 翰林汇29、  B 翰林汇30、  D 翰林汇31、  BC 翰林汇32、  BC 翰林汇33、  C 翰林汇34、  A 翰林汇35、  AD 翰林汇36、  A 翰林汇37、  C 翰林汇38、  AB 翰林汇39、  C 翰林汇40、  D 翰林汇41、  B 翰林汇42、  BD 翰林汇43、  D 翰林汇44、  A 翰林汇45、  A 翰林汇46、  B 翰林汇47、  C 翰林汇48、  B 翰林汇49、  B 翰林汇50、  A 翰林汇51、  A 翰林汇52、  B 翰林汇53、  D 翰林汇54、  BC 翰林汇55、  BC 翰林汇56、  D 翰林汇57、  C 翰林汇58、  D 翰林汇59、  C 翰林汇60、  A 翰林汇61、  A 翰林汇62、  B 翰林汇63、  B 翰林汇64、  B 翰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