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化学期中试题(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从理论上判断,与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A.反应物的溶解性 B.生成物中有无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
C.反应物中有无酸、碱、盐 D.金属活动性强弱
2.下列变化一定要加还原剂才能发生的是:
A.过氧化钠转化为氢氧化钠 B.Fe3+转化为Fe2+
C.由水制取氢气 D.钠转化为过氧化钠
3.在反应SO2+2H2S=3S+2H2O中,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A.17:16 B.16:17 C.2:1 D.1:2
4.将agNa2O2加到93.8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4% B.4.2% C.8% D.12%
5.下列金属既不能在煤油中保存,又不能露置在空气中的金属是:
A.Li B.Na C.K D.Cs
6.下列做法中,不能妥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A.人人重视环境问题,设法减少污染物
B.把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到农村
C.回收、处理废水、废气、废渣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D.采用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7.取用金属钠时,切取后剩余的较大的钠块应:
A.投入废液缸 B.放回原瓶 C.用水处理 D.加热处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能稳定存在 B.金属钠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C.Na+是银白色 D.锂钠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9.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A.Na2O2与水 B.Na与水 C.Na2O 与水 D.F2与水(生成HF与O2)
10.G、Q、X、Y四种含氯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⑴G→Q+NaCl ⑵Q+H2O →X+H2 ⑶Y+NaOH→G+Q+H2O
则这四种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G B.Q C.X D.Y
二、 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a(HCO3)2 溶液跟稀HNO3:HCO3—+H+=H2O+CO2↑
B.饱和石灰水跟稀HNO3:Ca(OH)2+2H+= Ca 2++2H2O
C.向稀氨水加稀盐酸:OH—+H+= H2O
D.碳酸钙溶于醋酸:Ca CO3+2H+= Ca 2++H2O+CO2↑
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H+、SO42— 、S2— B.Cu2+、K+、SO42—、Cl—
C.Ba2+、K+、Cl—、NO3— D.Ba2+、Na+、CO32—、Cl—
13.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显著变化的是:
A.把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 B.把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氨水通入醋酸溶液中 D.氨气通入盐酸中
14.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产生,且溶液质量一定增加的是:
A.CuSO4溶液 B.稀盐酸 C.FeCl3溶液 D.NaOH饱和溶液
15.碱金属金属性强的表现是:
A.单质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B.碱金属单质要密封保存
C.单质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强碱和氢气 D.单质都能和氧气反应
三、 填空题(共40分)
16.下列物质:A.碳酸氢铵晶体 B.稀硝酸 C.熔融的氢氧化钠 D.液态氯化氢 E.酒精 F.硫 G.稀氨水 H.冰醋酸(纯的醋酸) I.铜
⑴属于强电解质的是(用A、B、C……等序号回答,下同):
⑵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⑶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17.已知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氮气、水和二氧化硫,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数之比是 。
18.已知反应:①2FeCl3+2KI=2FeCl2+I2+2KCl ②3Br2+6FeCl2=4FeCl3+2FeBr3
③Cl2+2NaBr=2NaCl+Br2 ④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标出反应②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⑵若溶液中某溶液中含有Fe2+和I—,现需氧化除去I—而不能氧化Fe2+,则在下列试剂中可选择: 。
A.Cl2 B.Br2 C.KMnO4 D.HCl E.FeCl3 F.FeBr3
19.将一定量CO2通入100g8%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加热低温蒸发,得13.7g无水固体,则所得固体的成分及各成分的质量是
,通入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20.A、B、C、D、E、F六种物质,加水后都形成溶液。六种物质火焰都呈黄色,A、B与水反应时都有气体放出,A放出的气体具有还原性,B放出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同时还都生成C。C与适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D,C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E。F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在F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F与D及E 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 B C
D E F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C+过量CO2:
② F+E:
③ E+少量Ba(OH)2溶液:
(3)B加入水中,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其现象为: ,
解释原因 。
四、计算题(10分)
21.将小块钠置于一定量氧气中加热片刻,然后将它置于盛满水并倒立于水槽中的容器中,反应结束后,得到混合气体0.18g,用电火花点燃后,无剩余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78.4g10%的稀硫酸,恰好中和。
求:⑴求原纯钠的质量
⑵钠块与氧气反应后,所得固体中各组分的质量
五、附加题(共20分)
22.过氧化钙CaO2为白色粉末,难溶于水,但能与水缓慢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长途运输鱼苗时,常需加入一些CaO2,以保证鱼苗健壮,其主要作用是:
23. 密闭容器中,放入(NH4)2CO3和NaOH两种固体共a克,将容器加热至2000C,经充分反应后排出其中的气体, 冷却后称得剩余的固体质量为b克,求原容器中(NH4)2CO3和NaOH各多少克?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第一学期
高一化学答案
一、1.D 2.B 3.C 4.C 5.A 6.B 7.B 8.A 9.A 10.C
二、11.A 12.C 13.BC 14.B 15.BC
三、16.(每小题2分,共6分)(1)A、C、D (2)E (3)H
17.(3分) 1:3
18.(2分+4分=6分) (1)略 (2)E、F
19.(6分)Na2CO3:5.3g ;NaHCO3:8.4g 。 6.6g
20.(1)(6分)A:钠 B:过氧化钠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E:碳酸氢钠 F:硫酸氢钠
(2)(9分) ① OH-+CO2=HCO3- ② H++HCO3-=H2O+CO2↑
③ 2HCO3-+Ba2++2OH-=BaCO3↓+CO32-+2H2O
(3)(1分+3分=4分)溶液先变蓝后褪色;生成的氢氧化钠使石蕊变蓝,而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又使石蕊褪色。
四、21.(1)(4分) 3.68g
(2)(6分)钠:0.46g;过氧化钠:0.78g;氧化钠:3.72g
五、22.(8分)2CaO2+2H2O=2Ca(OH)2+O2↑。放出的氧气可维持水中溶氧量,
供鱼呼吸;生成的氢氧化钙可吸收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还可以起消毒杀
菌作用。
23.(12分)①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钠质量为:(48b-13a)/35 g
碳酸铵质量为:(48a-48b)/35 g
②碳酸铵过量时,氢氧化钠质量为:40b/53 g
碳酸铵质量为:(53a-40b)/53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