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14-5-11 0:30:56下载本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Mg 24  Al 27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 煤、天然气、木材          B. 秸杆、焦炭、汽油

    C. 柴油、柴草、煤油          D. 天然气、石油、煤

    2.金属钠、钾燃烧引起失火时,最适宜灭火的是              (  )

    A. 泡沫灭火器       B. 液态CO2灭火器       C. 大量水降温       D. 砂土

    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Zn+2HCl=ZnCl2+H2↑ 

B. Ca(ClO)2+2HCl=CaCl2+2HClO

    C. 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

D. 3Cl2+6KOH(浓)5KCl+KClO3+3H2O

    4.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醋酸和氨水灯光明亮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实验,则                  (  )

    A. 灯光明亮程度不变          B. 灯光变亮

    C. 灯光明亮程度变化不明显       D. 灯光变暗

    5.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  )

    A. NaCl         B. NaOH          C. Na2CO3·10H2O        D. Na2O2

    6.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 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 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NaHCO3

    D. 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2CO3<NaHCO3

    7.下列物质递变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 微粒半径:K>Na>Na+>Li+  B. 单质的密度:Li<K<Na<Rb

    C. 单质的还原性:Li<Na<K<Rb D. 跟水反应的剧烈程度:Na>K>Rb>Cs

    8.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  )

    A. BaCl2溶液      B. K2SO4溶液       C. FeCl2溶液      D. NH4NO3溶液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② 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种标志。

    ③ 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产生,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④ 1807年英国化学家汉佛莱·戴维用电解法分离出钠钾。

    A. 只有①④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②③      D. 以上全部

10.在稀溶液中能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有沉淀析出,加入盐酸后有气体逸出的一组离子是  (  )

  A. Na+、SO42-、Cu2+、Cl-        B. Na+、Ca2+、Cl-、HCO3-

C. K+、Na+、NO3-、CO32-        D. Ca2+、K+、SO42-、CO32-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FeCl3溶液中通入Cl2:Fe2++Cl2=2Fe3++Cl-

    B.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C. 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O2+2OH =CO32+H2O

    D. NaCl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Ag++Cl- =AgCl↓

    12.已知反应3S+6KOH(浓)2K2S+K2SO3+3H2O,则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  )

    A. 3∶1         B. 1∶3         C. 2∶1         D. 1∶2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NA B.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C.0.1mol•L-1氯化钡溶液中Cl-数目为0.2NA D.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1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 1∶1∶1      B. 1∶2∶3      C. 3∶2∶1      D. 3∶4∶3

    15.2.3 g钠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后,要使每50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钠离子,则需水量为                                    (  )

    A. 91.8 g           B. 90 g          C. 101.8 g          D. 100 g

    16.密度为r g / cm3的溶液V mL,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 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 L,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式不正确的是            (  )

    A. c       B. m    C. r     D. w%=%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7.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g)和CO2(g),体积之比=______________,密度之比=_________________。

18.1980年我国首次制成一辆燃氢汽车,乘员共12人。以50 公里 / 小时行驶了40 公里。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的制氢方法是         

    其次制得纯氢气还需解决的问题是                  

19.分析下面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关系,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在横线上回答指定问题。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剂      ,还原剂      ,该反应中盐酸既表现       性,又表现      性。

    20.物质有以下转化关系:

    根据上图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表示)

    (1) 气体B是      ,固体C是      ,X粉末是     

    (2) 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3) 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三、(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1.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除去杂质。

    (1) 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氢钠              

    (2)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22.右图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

    (1) 填写仪器名称:图中①、②分别是

                   

    (2) 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3) 在烧杯内装的是           ,它的作用是                        

                   

    23.(1) 图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

    (2) 图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凹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剩余液体和的体积(填代号)     

    A. 是a mL          B. 是(50-a) mL

    C. 一定大于a mL       D. 一定大于(50-a) mL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4.市售浓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 g / cm3。计算市售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8.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7.4 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质量21.2 g。再另取试样27.4 g加入某浓度盐酸100 mL恰好完全反应。

    (1) 求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各多少g?

    (2) 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 标准状况下,一共能产生CO2多少mL。

参考答案

1. D 2. D 3. B 4. B 5. D 6. C 7. D 8. C 9. D 10. B  11. D 12. C 13. A 14. B  15. A 16. D 

    17.11:16;16:11

18. C;氢气贮存和运输

    19.

    KMnO4;HCl;酸;还原

20. (1) Na2O2 ;O2 ;Na2CO3 ;Cu  (2) 2Na2O2+2CO2=2Na2CO3+O2  

(3) Cu2++2OH-=Cu(OH)2

21. (1) 加热    (2) 通入饱和NaHCO3溶液

    22.(1) 分液漏斗;烧瓶  (2)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3) 碱液,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产生的氯气污染空气。

23. (1) 3.2   (2) D

    24. c=12.1 mol / L

    25. 解:(1) 设NaHCO3的物质的量为2x

    2NaHCO3Na2CO3+CO2­+H2O­    ∆m

      2x      x   x       62 g / mol×x

    62 g / mol×x=27.4 g-21.2 g=6.2 g,

    2x=0.2 mol,(NaHCO3)

    m(NaHCO3)=0.2 mol×84 g / mol=16.8 g,

    m(Na2CO3)=27.4 g-16.8 g=10.6 g。

    (2) n(Na2CO3)==0.1 mol,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0.1     0.2             0.1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0.2     0.2             0.2

         0.4             0.3

    c(HCl)==4 mol / L 

    (3) n(CO2)=0.3 mol,

    V(CO2)=0.3 mol×22400 mL / mol=672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