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2014-5-11 0:30:59下载本试卷

化学

必修2高一化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高级中学化学科组高一备课组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值150分,时间9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P:31;Na:23;C:12;N:14

第Ⅰ卷(选择题 7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与Ne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

 A、H2      B、NH3       C、OH-      D、Na+

2、下列物质能与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有(    )

①氯气(光照下) ②Br2(g)(光照下) ③KOH溶液 ④浓硫酸  ⑤氧气(点燃)⑥高锰酸钾溶液

 A、①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⑤

3、下列关于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回收废旧电池的主要原因是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水和土壤的污染

B、锌锰干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Zn-2e- = Zn2+

C、不纯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腐蚀生锈,其正极反应为Fe-2e- = Fe2+

D、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4、某元素的二价阳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7,该元素的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    )

A、17        B、19        C、20         D、22

5、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KOH>Ca(OH)2>Mg(OH)2

  ③稳定性:H2O>H2S>PH3     ④还原性:F >Cl >Br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都正确

6、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

A、铝与盐酸反应           B、NaOH和HCl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D、CaCO3受热分解为CaO和CO2

7、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

A.  B. C.  D.

8、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欲使反应速率加快,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把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         B、用铁片代替锌片  

C、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           D、用冰对反应物进行冷却

9、Cs是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下列关于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同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在化合物中呈+1价

C、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氢气          D、CsOH是两性氢氧化物

10、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2O2      B、NH3       C、H2O2      D、KCl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D、任何物质不含离子键就一定含有共价键

12、下列关于燃料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B、应通入适当过量的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

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雾状喷出

13、下列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           

A. Cu、Cu、稀硫酸         B. Zn、石墨、稀硫酸

C. Cu、Zn、酒精          D. Zn、Cu、澄汁

14、在一定温度下,A2(g) + 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A2 、B2、AB的浓度之比为1:1:2

B、单位时间内生成 2mol AB, 同时生成1mol A2

C、单位时间内减少1mol B2,同时生成1mol AB

D、A2 、B2、AB的浓度不再变化

1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   (   )

A、一定IIA族元素          B、—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16、同主族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为X(OH)2>Y(OH)2>Z(OH)2,则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单质的金属性:X>Y>Z

C、单质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X>Y>Z   D、原子序数:X<Y<Z

17、对于A +3B= 2C + D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B)=0.8mol/( L·s)     B.、V(A)=0.8mol/( L·s)

 C.、V(C)=0.6mol/( L·s)     D.、V(D)=0.6mol/( L·s)

18、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流向 C ; ③ 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A>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D > B          D、C > B > D >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8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9、(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主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1)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4)离子半径:②   ③ ;(填“>”、“<”、“=” )

(5)用电子式表示④与⑦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0、(11分)右图为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已知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与D原子序数之和是C的原子序数的1 .5倍。

⑴ 写出A、B、C、D元素符号: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⑵ A、B、C、D的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     

⑶A、D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现象为_______         ,产物为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共价”);该化合物分子内存在的化学键有              。(填“离子键”、“共价键”)

⑷写出下列电子式:

C的气态氢化物        ,A的单质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1、(9分)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新开瓶的冷藏可口可乐饮料的烧杯中,试管开始放入几小块Fe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生成产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22、(10分)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在检查完气密性后,向试管a中加入10mL6mol/L

稀HNO3和1gCu片,立即将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请写出在试管a中有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常常开始时反应速率缓慢,随后逐渐加快,这是由于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速率又逐渐减慢,原因是                 

(3)欲较快地制得NO,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热   B 使用铜粉   C 加少量水    D 改用浓硝酸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3、(11分)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请自选材料和试剂,设置一个符合该反应的原电池装置,并将图画于下面的方框中,图中请标明电极材料的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所用电解质溶液(写化学式)     

(2)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                 

负极:                  

(3)写出该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24、(12分)验证周期表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实验一:以第三周期为例,证明同一周期内元素的金属性从左至右逐渐减弱;

实验二:以第ⅦA族为例,证明同一主族内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至下逐渐减弱。

请从下表的(I)中选择实验方法,从(II)中选择相应的实验现象,上下对应的填入答案栏的表格中(一一对应可以不填满)。

实验方法(I)

实验现象(II)

①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的冷水中

A 溶液下层呈紫红色

②向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

B 反应不十分剧烈,生成可燃性气体

③向KI溶液中依次滴入溴水、 CCl4并振荡

C熔成小球并浮在水面四处游动,溶液变红

④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2mol/L的盐酸中

D 溶液下层呈橙黄色

⑤用蘸有浓氨水与蘸有浓盐酸的玻棒接近

E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消失

⑥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沸水中

F剧烈反应,生成大量可燃性气体

⑦在Al2(SO4)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

G 有大量白烟产生

⑧向NaBr溶液中依次滴入氯水、 CCl4振荡

H 有可燃性气体产生,溶液变浅红

⑨将小块钠放入MgCl2溶液中

I有银白色的固体产生

⑩将打磨后的铝片放入2mol/L盐酸中

J溶液变红

答案表

实验一

(证明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至右依次减弱)

实验二

(证明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至下依次减弱)

I

II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5、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气体A和4mol 气体 B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 3B(g)   2C(g),2s 内有40%的A转化为C。请分别求2s内的ν(B)和ν(C)。6分)

 26、现有A、B、C三种元素,B原子序数大于A,A与B的原子数之和为27,质子数之差为5,0.9 g单质C与足量盐酸的作用放出1.12L氢气(标准状况),且生成C的三氯化物,C的中子数为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B是       4分)

(2)写出推出C的过程。3分) (3)确定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