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种物质导电性最差的是
A.稀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铁丝 D.固体食盐
【解析】 物质能否导电,关键分析该物质中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电荷。D中既没有自由电子,又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答案】 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因此NaCl是离子化合物
B.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比稀硫酸强
C.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
D.硫磺是单质,不导电,因此硫磺是非电解质
【解析】 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它们都是化合物,电解质导电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有关。
【答案】 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B.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
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不一定比氧化产物的氧化能力强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与反应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很可能比氧化剂的氧化性强。
【答案】 D
4.在稀硫酸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后,其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A.SO+Ba2+====BaSO4↓
B.SO+Ba2++H++OH-====BaSO4↓+H2O
C.H++OH-====H2O
D.2H++SO+2OH-+Ba2+====BaSO4↓+2H2O
【解析】 书写离子方程式,首先要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将难溶物BaSO4写成化学式,难电离物H2O写成分子。
【答案】 D
5.燃烧一定是指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 B.化合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离子反应
【解析】 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答案】 C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6.下列变化过程是吸热的有
A.生石灰溶于水变成熟石灰
B.干冰用于舞台布景产生雾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
D.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
【解析】 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并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产生雾。
【答案】 B
7.在下列三个反应中:①H2O2+H2S====2H2O+S↓;②2H2O22H2O+O2↑;
③H2O2+Cl2====2HCl+O2↑。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H2O2所起的作用依次是
A.①氧化剂 ②还原剂 ③氧化剂
B.①还原剂 ②氧化剂 ③氧化剂
C.①氧化剂 ②氧化剂 ③氧化剂
D.①氧化剂 ②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③还原剂
【解析】 H2O2中的H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H2O2中的O元素,H2O2中的O的化合价可看作为-1价①中O 的价态降低;②中O的价态有升有降;③中O的价态升高。
【答案】 D
8.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及泥沙,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足量的NaOH溶液③加足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②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⑤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⑤③
【解析】 SO可使用Ba2+除去,Mg2+可用OH-除去;过量的Ba2+和原溶液中的Ca2+通过CO
除去;过量的CO
由H+除去,多余的盐酸通过加热蒸干而除去。
【答案】 BC
9.下列反应一定不是离子反应的是
A.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制取氧气
B.工业上以石灰石煅烧制取生石灰
C.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
D.实验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 离子反应一般都在水溶液中进行,且都有电解质参加反应。
【答案】 AB
10.下列有关抗非典型肺炎的药品过氧乙酸的叙述肯定错误的是
A.该药品极难合成,目前无法大量生产
B.该药品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用来杀菌消毒
C.该药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能比过氧化氢稳定
D.该药品具有还原性,很不稳定
【解析】 从药品化学名称来看,该药品与过氧化氢等在结构上十分相似,但稳定性肯定比过氧化氢要强。
【答案】 AD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Na+、SO、K+、HCO
、H+
B.Na+、Cl-、HCO、NO
、OH-
C.Na+、Mg2+、SO、Cl-、H+
D.Na+、I-、MnO、H+、K+
【解析】 离子反应可以从溶液呈现的环境来考虑,特别是酸、碱环境和氧化性环境。HCO既不能与H+共存,又不能与OH-共存;而MnO
是一种强氧化性离子,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答案】 C
12.下列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ZnCO3ZnO+CO2
B.5NH4NO34N2+2HNO3+9H2O
C.Zn+CuSO4====ZnSO4+Cu
D.2Cu+O22CuO
【解析】 只有ZnCO3、NH4NO3变化是分解反应,且NH4NO3中的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答案】 B
13.下列表示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H4NO3溶液与氢氧化钠共热:H++OH-====H2O
B.NH3·H2O滴入AlCl3溶液产生沉淀:3OH-+Al3+====Al(OH)3↓
C.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OH-+H+====H2O
D.Al(OH)3固体可溶于稀硫酸中:Al(OH)3+3H+====Al3++3H2O
【解析】 NH3·H2O是弱电解质,不能用OH-表示,应写分子式,Al(OH)3难溶用化学式表示,HCO中的H难电离,不能写H+。
【答案】 D
三、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1分)
14.已知H2S是弱电解质,把反应:2FeCl3+H2S====2FeCl2+S↓+2HCl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2Fe3++H2S====2Fe2++2H++S↓
B.Fe3++H2S====Fe2++2H++S↓
C.2Fe3++S2-====2Fe2++S↓
D.2Fe3++2Cl-+S2-+2H+====2Fe2++S↓+2HCl
【解析】 FeCl3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Fe3+,H2S是弱电解质,只能写分子式,同时必须兼顾电荷守恒。
【答案】 A
15.在强碱溶液中,下列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Na+、Cl-、Ba2+、NO B.CO
、Na+、Cl-、NO
C.Na+、NO、K+、MnO
D.Mg2+、Al3+、Cl-、NO
【解析】 强碱环境中存在大量OH-,阳离子Mg2+、Al3+均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尽管在OH-环境下,MnO能与Na+、NO
、K+共存,但MnO
在溶液中呈紫红色,不合题意。
【答案】 D
16.一个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的炉具,改成燃烧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等)的炉具,其改造办法是
A.增大进空气的孔,适当减小燃气出孔
B.增大燃气出孔,适当减小进空气的孔
C.适当减小进空气的孔,同时减小燃气出孔
D.适当减小进空气的孔,并增大燃气出孔
【解析】 CH4、C3H8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C3H8+5O23CO2+4H2O
相同体积的CH4与C3H8完全燃烧,前者比后者需O2少。
【答案】 A
17.下列各反应的反应式或离子方程式中,能够说明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次氯酸光照下分解:2HClO2HCl+O2↑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Ca(ClO)2+CO2+H2O====CaCO3↓+2HClO
C.次氯酸与氢氧化钠中和:HClO+NaOH====NaClO+H2O
D.次氯酸与H2SO3作用:HClO+H2SO3====H2SO4+HCl
【解析】 碳酸是弱酸,通入二氧化碳产生HClO,说明HClO更弱。
【答案】 B
18.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选项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NaOH[Ba(OH)2]:使用Na2SO4溶液
B.KOH(K2SO4):使用Ba(OH)2溶液
C.NaCl(Na2SO4):使用Ba(NO3)2溶液
D.HNO3(HCl):使用AgNO3溶液
【解析】 所加试剂中不能引进新的杂质离子。
【答案】 C
19.有某种浓度的盐酸,将一定量的该盐酸分成三等份A、B、C。往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往B中滴加少许AgNO3溶液,过滤后保留原溶液,C保持原样,现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以上三种溶液至中性,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VB、V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A=VC>VB B.VA<VB<VC
C.VA>VC>VB D.VA=VB=VC
【解析】 加水稀释后,H+浓度发生变化,但总量不变;加AgNO3溶液Cl-变少,但H+不变。
【答案】 D
20.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有一层垢物,除去该垢物应选择下列何种试剂效果较好
A.饱和氯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
【解析】 垢物主要成分是CaCO3固体,盐酸可与CaCO3完全作用生成可溶性盐CaCl2,但CaSO4是微溶物质,会覆盖在CaCO3固体表面,因此要使用稀HCl。
【答案】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四、填空题(共31分)
21.(9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CuSO4、Na2S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1)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
(2)向(1)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3)取少量(2)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4)另取(1)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以上各种物质均写化学式)
(2)写出各步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溶于水后形成的滤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没有Cu2+,原粉末中肯定无CuSO4。沉淀物一定是BaCO3,即原溶液中存在Ba2+和CO,说明固体粉末中有Ba(NO3)2和Na2CO3;但依据滤液与AgNO3溶液作用产生白色沉淀,只能判断,可能是AgCl沉淀,也可能是Ag2CO3沉淀。
【答案】 (1)Ba(NO3)2、Na2CO3 CuSO4 NaCl
(2)Ba2++CO====BaCO3↓
BaCO3+2H+====Ba2++CO2↑+H2O
SO+Ba2+====BaSO4↓
CO+2Ag+====Ag2CO3↓
Ag++Cl-====AgCl↓
22.(8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各任写一个。
(1)一种单质氧化另一种单质
(2)一种单质氧化一种化合物
(3)一种化合物氧化一种单质
(4)同一种物质中不同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联系化学变化中的典型物质,并尽可能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 (1)3Fe+2O2 Fe3O4
(2)2O2+CO2CO2
(3)CuO+H2Cu+H2O
(4)2KClO32KCl+3O2↑
23.(9分)过氧化氢H2O2可用于采矿业废液消毒剂,如消除采矿废液中的氰化物发生如下反应(已配平):KCN+H2O2+H2O====A+NH3↑,请回答:
(1)生成物A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2)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若是则氧化剂是 ,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所参加反应的元素原子总数不变。过氧化氢中的氧呈-1价,在生成物中氧呈-2价,O元素化合价降低。
【答案】 (1)KHCO3 (2)是氧化还原反应 H2O2
24.(5分)已知硫酸铅是一种作画的白色颜料,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稀硝酸,但该物质却可以溶于醋酸铵溶液形成无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PbSO4+2CH3COONH4====Pb(CH3COO)2+(NH4)2SO4
假如往上述含有Pb(CH3COO)2的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则溶液中立即出现黑色沉淀PbS,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Pb(CH3COO)2+H2S====PbS↓+CH3COOH
请依据上述反应事实,写出H2S产生沉淀物与PbSO4溶于CH3COONH4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PbSO4固体可溶于CH3COONH4的原因是有难电离的Pb(CH3COO)2生成,因而Pb(CH3COO)2属弱电解质;PbS是难溶物质。离子方程式中Pb(CH3COO)2以分子式表示。
【答案】 Pb(CH3COO)2+H2S====PbS↓+2CH3COOH
PbSO4+2CH3COO-====Pb(CH3COO)2+SO
五、计算题(已知相对原子质量N—14、Cu—64、O—16)(共14分)
25.(6分)在反应8NH3+3Cl2====6NH4Cl+N2反应中,若有56 g N2 生成,求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解析】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NH3,在所有参加反应的NH3中,只有四分之一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而被氧化,计算可按关系式求解,创设被氧化的NH3为x g,则有如下关系:
2NH3 ~ N2
2×17 28
x 56
=
x
=68(g)
【答案】 68 g
26.(8分)氧化铜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4CuO2Cu2O+O2,现将80
g CuO 进行灼烧,测得固体含铜质量分数为86%,求该CuO的分解百分率为多少?
【解析】 由于反应前后Cu元素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固体减少的原因是产生部分O2,因此利用固体质量前后变化来解比较简便。创设CuO分解x g,则有如下质量关系:
4CuO2Cu2O+O2 固体减少
4×80 32
x 0.1x
即固体共减少0.1x g,原总Cu元素的质量为:
80×=64(g),根据题意有:
×100%=86%
解得:x=56(g)
×100%=70%
【答案】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