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达标训练

2014-5-11 0:31:02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达标训练(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其来源主要是

A.大量矿石的开采            B.生态环境的破坏

C.工业上生产硫酸排放的尾气       D.工业上大量含硫物质的燃烧

【答案】 D

2钠在自然界中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

A.游离态       B.氯化钠      C.硫酸钠      D.硝酸钠

【答案】 B

3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醋酸        B.Fe(OH)3      C.H2O       D.AgNO3

【答案】 D

4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反应符合离子反应发生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③生成挥发性物质中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 A

5下列阳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H          B.Fe2       C.Cu2        D.Ag

【解析】 金属越活泼,失电子后的阳离子就越难得电子,氧化性也就越弱,故Ag氧化性最强。

【答案】 D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

6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A.铜丝       B.稀硫酸      C.固态烧碱     D.熔融食盐

【解析】 导电性本质是要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A.铜丝中存在自由电子。B.稀硫酸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C.固态烧碱中的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导电性最差。D.熔融食盐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答案】 C

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前用游码来调节天平平衡

B.加热时,应把受热物质放在内焰部位

C.使用试管夹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2/3

【答案】 C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燃料有足够的空气就能充分燃烧

D.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释放出来

【答案】 C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盐酸在参加的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D.金属在参加的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

【解析】 盐酸中,-1价Cl可失去电子被氧化,盐酸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金属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作还原剂。

【答案】 C

10.有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①Fe+CuSO4====Cu+FeSO4

②Cu+2FeCl3====CuCl2+2FeCl2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④2FeCl2+Cl2====2FeCl3

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各粒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MnO>Cl2>Fe3>Cu2>Fe2        B.Cl2>MnO>Cu2>Fe2>Fe3

C.MnO>Fe3>Cu2>Cl2>Fe2        D.Fe3>MnO>Cl2>Cu2>Fe2

【解析】 根据“两强变两弱”比较方法,由①式知氧化性Cu2>Fe2,由②知氧化性Fe3>Cu2,③式知氧化性MnO>Cl2,④式知氧化性Cl2>Fe3,故A项正确。

【答案】 A

11.亚硝酸(HNO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A.N2        B.N2O3       C.NH3      D.NO2

【解析】 亚硝酸中N呈现+3价,当它作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要降低。N2中N呈0价,N2O3中N呈+3价,NH3中N呈-3价,NO2中N呈现+4价。故还原产物可能是N2或NH3

【答案】 AC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H、SO、CO、SO         B.Cu2、Cl、NO、CO

C.Mg2、H、SO、Cl         D.Mg2、OH、CO、H

【解析】 A选项中SO、CO与H;B选项中Cu2与CO;D选项中Mg2与OH、CO,H与OH,H与CO均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C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钡溶于稀盐酸:CO+2H====CO2↑+H2O

B.铝和稀硫酸反应:2Al+6H====2Al3+3H2

C.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D.氯化镁溶液跟NaOH溶液反应:Mg2+2OH====Mg(OH)2

【解析】 BaCO3难溶于水,不能改写成CO;C项电荷不守恒。

【答案】 BD

三、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4.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③可能是置换反应 ④不能没有分子参加

A.①③       B.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 此类练习,只要能迅速、准确地举出反例即可求出答案。①Zn+2H====Zn2+H2↑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①不正确;②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MnO2+4H+2ClMn2+Cl2↑+2H2O;③正确例如①;④不正确,例如BaCl2+Na2SO4====BaSO4↓+2NaCl,无分子参加。

【答案】 B

15.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强酸、强碱及大部分盐类属于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属于弱电解质

B.所有的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所有的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解析】 B选项中所有的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不对,如HCl、H2SO4等都是强电解质;D选项中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SO2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H2SO3,SO2本身无法电离。

【答案】 A

16.有人预言:H2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其根据不正确的是

A.生产H2的原料来源广阔

B.在等质量的可燃气体中,H2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C.H2易液化,携带方便

D.燃烧时无污染

【答案】 C

17.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2+Cl2====2Fe3+2Cl

【解析】 判断的依据就是排查A~D中还原能力的顺序,看与题给信息是否吻合。

A中SO2>Fe2;B中SO2>I;C中H2O2>SO2;D中Fe2>Cl,故C不能发生。

【答案】 C

18.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FeCl3溶液跟铁粉也能反应2FeCl3+Fe====3Fe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解析】 FeCl3跟Fe、Cu都能反应,因铁的还原性比铜强,在氯化铁溶液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时,首先被氧化的是Fe,即Fe+2FeCl3====3FeCl2,铁反应完后,铜被氧化:Cu+2FeCl3====2FeCl2+CuCl2。如无FeCl3,铁粉过剩,Fe还能跟CuCl2发生置换反应,故B项不可能。

【答案】 B

19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被氧化的氨和未被氧化的氨的质量比是

A.3∶1        B.1∶3       C.1∶1         D.3∶8

【解析】 在反应中,8个NH3分子,只有2个变成N2,另6个变成NH4Cl未发生价变。

【答案】 B

20.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6.5 g。如果发现砝码和固体物质的位置放反了,则该物质的实际质量是

A.5.5 g       B.7 g        C.6 g          D.7.5 g

【答案】 A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4小题)

21.(1)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固体物质的溶解时,为了加快溶解速度,常采用的方法有                 

(2)假设液体的刻度在滴定管的位置是20 mL(此滴定管规格是50 mL),全放出后,液体的体积是30 mL吗,为什么?

【答案】 (1)粉碎固体 加热 搅拌或振荡等

(2)体积大于30 mL,因为“50 mL”刻度下还有一段无刻度。

22.用下列方法制取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的序号是   

①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氧气

②称取1.2 g KClO3与制得的CuO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大试管,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

③装配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撤出导气管。

⑤停止加热。

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收集的氧气。

【答案】 ③②①④⑤⑥

2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写出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Cl(Na2CO3)            

(2)Na2CO3(NaOH)            

(3)CaCl2(CaCO3)            

(4)Cu(Fe)            

【答案】 (1)HCl CO+2H====CO2↑+H2O

(2)CO2 CO2+2OH====CO+H2O

(3)HCl CaCO3+2H====Ca2+CO2↑+H2O

(4)HCl Fe+2H====Fe2+H2

24.请设计一个只用BaCl2溶液及试管鉴别Na2CO3溶液和稀H2SO4的实验,简要写出鉴别过程和实验结论。

【解析】 BaCl2都能跟Na2CO3、H2SO4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靠此是无法鉴别的。但题目要求只用BaCl2溶液,暗示反应后可能有办法。

因BaCl2+H2SO4====BaSO4↓+2HCl

而BaCO3沉淀能溶解于稀盐酸中,靠此可以鉴别。

【答案】 取两种待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BaCl2试剂,都产生白色沉淀,静止,待沉淀沉于管底后,倒出各自的上层清液,分别滴加到另一支试管里的沉淀中,看沉淀是否溶解,溶解者为BaCO3沉淀,则该试管原盛试剂是Na2CO3

Ba2+CO====BaCO3

BaCO3+2H====Ba2+CO2↑+H2O

Ba2+SO====BaSO4

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

25.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O六种离子。

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是           

有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     (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    ,可用来浇灌农田。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离子共存掌握的情况,可以看作是对“离子共存”的变体考查。同时兼顾对解决日常生产实际中问题的能力考查。

甲厂废水明显呈碱性,说明含有大量OH,则Ag、Fe3因与之反应而不能共存,阳离子只可能含有K,另一种离子尚须待定。

乙厂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结合甲中分析,一定含有Ag、Fe3,而Ag与Cl不能大量共存,故阴离子只可能是NO,故Cl属于甲厂废水中。

甲乙两厂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因Ag与Cl、Fe3与OH反应转化为沉淀而滤去,故余KNO3(钾肥、氮肥)作为化肥可用来浇灌农田。

【答案】 甲:OH K Cl

乙:Ag Fe3 NO

Ag与Cl、Fe3与OH K、NO(或KNO3)

26.有A、B、C、D四种可溶性离子化合物,它们的阳离子是Ag、Na、Mg2、Cu2,阴离子是Cl、OH、NO、SO (每种离子只能用一次),现将溶液两两混合,记录现象如下:

A+B白色沉淀,A+C白色沉淀

B+D白色沉淀,A+D白色沉淀

C+D蓝色沉淀。已知Ag2SO4是微溶性白色沉淀,则A、B、C、D的化学式分别是               

【解析】 首先考虑离子间的共存情况。Ag与Cl、OH、SO都产生沉淀,故只能与NO组合成AgNO3;Mg2、Cu2都不能与OH共存,则OH只能与Na组合成NaOH;余Cl、SO与Mg2、Cu2组合。

因A能与B、C、D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是AgNO3,NaOH虽也能与其他三种溶液产生沉淀,但Cu(OH)2是蓝色的。

C+D蓝色沉淀,说明C与D的组合是NaOH与Cu2反应。若C是NaOH,D是Cu2,则B是Mg2,因B与A产生沉淀,B应为MgCl2,D应是CuSO4,B+D就无法产生沉淀。若D是NaOH,C是Cu2,则B应为MgCl2,C是CuSO4,B+DMg(OH)2↓。经验证此情况符合条件。

【答案】 AgNO3 MgCl2 CuSO4 NaOH

六、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

27.用浓氨水与氯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

(1)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当有160.5 g NH4Cl产生时,被氧化的氨气是多少克?

【答案】

 (2)17 g

28.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数据: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

直接反射

52,000×109 kJ·s-1

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

81,000×109 kJ·s-1

水循环

40,000×109 kJ·s-1

大气流动

370×109 kJ·s-1

光合作用

40×109 kJ·s-1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

(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      千焦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65天计)。

【解析】 地球对太阳能利用率包括水循环、大气流动、光合作用三部分。

【答案】 (1)23.3% (2)1.2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