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氧族元素测试题

2014-5-11 0:31:04下载本试卷

第六章  硫和国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第一节 氧族元素测试题

一:氧族元素

1: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族称为          。它包括         

                等几种元素。

2:原子结构相同点是最外层都有  个电子(原因同  ),不同点是核      数,电子   数,原子半径从上至下依次      。分析氧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得出最高正价    价,最低负价      价,特殊性的氧元素无+   价及中间价+   价。

3:自上而下,原子半径越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   ,得出自上而下得电子能力依次     (即氧化性和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    (即还原性和金属性增强)。

4:由上而下氧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   

5:氧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氧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均为   个,在反应中易  电子,表现出    性。

(1)化合价:氧族元素在反应中易得   个电子,通常表现为   价,但最外层的6个电子或4个电子一般也可发生偏移,生成+  价或+   价的化合物。

(2)气态氢化物:Se、Te和S一样,也可与H2化合生成气态   ,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    性,在氢化物中,它们都显    价。

(3)最高价氧化物:S、Se、Te均有   氧化物和  氧化物,在三氧化物中均显+  价,它们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   。酸性强弱:H2SO4   H2SeO4    H2TeO4

6:氧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熔点:氧             碲(用大于或小于)

(2)沸点:氧          

(3)密度: 氧           

(4)导电性:氧        

(5)氢化物稳定性: 氧         

(6)高价含氧酸酸性:硫     

7:氧族元素性质递变的原因:                            

8:练习

1.钋是原子序数最大的氧族元素,推测钋及钋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钋是能导电的固体           B.钋的氧化物、水化物至少有两种

C.钋与氢气不能直接化合          D.钋的氢化物很稳定

答案:D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1)粒子半径:S2>Cl>S>F (2)稳定性:HF>HCl>H2S>H2Te (3)还原性:S2>Cl>Br>I (4)氧化性:Cl2>S>Se>Te (5)酸性:H2SO4>HClO4>H2SO3 (6)非金属性:F>Cl>S>Se

A.(2)(4)(6)     B.(1)(2)(3)     C.(1)      D.(6)

答案:A

3.下列物质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Fe2S3         B.FeCl2         C.CuS      D.AlCl3

答案:D

点燃

 
4.在S+O2====SO2的反应中:S作    剂,在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中:    

点燃

 


2KNO3+S+3C====K2S+N2↑+3CO2↑,S作    剂。

答案:还原剂;氧化剂

二:臭氧

1:O3与O2物理性质的对比

O3

O2

色、嗅、态

通常为一有特殊 的淡 色气体,液态O3呈深 色,固态O3为紫  

通常为一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液态O2呈淡 色,固态O2

    雪花状,淡 

溶解度(水中)

熔点

  

   

沸点

-112.4℃

-183℃

2:同素异形体:                               

如O3、O­2就是氧元素的同        ,我们说O3、O2互为         关系。

[思考1]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都是由同一种元素——钠元素形成的,它们是同素异形体吗?为什么?(不是,因为Na原子和Na是同一元素的不同粒子,不属单质。)

[思考2]Fe2O3和Fe3O4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它们是同素异形体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它们是由完全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思考3]H与H互为什么关系?(互为同位素。)

3:同素异形体和同位素的区别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  义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   互称同素异形体

同一元素的不同   (或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研究对象

单 质

核素或原子

举  例

O2  ,石墨和   

H、   Cl和Cl

4:O3与O2相比,有无共性?有何差别?(二者都具氧化性,而且O3比O2有着更强的氧化性;另O3不稳定,能分解。)不稳定性:2O3====3O2

上述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否,因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造成O3与O2化学性质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分子结构不同)

放电

 

 
5:臭氧的用途:脱色剂、消毒剂。O3用于脱色、消毒,基于其什么性质?    (强氧化性)

3O2====2O3

三:过氧化氢:(水溶液俗称       

1:从H2O2中氧的化合价是-  及氧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是   价,可理解H2O2  性和弱    性。

MnO2

 
2:由H2O2具有强    性决定其用途是   剂、    剂、    剂;至于作脱氯剂可从H2O2的弱    性理解而作为火箭燃料,可用化学方程式:

2 H2O2==== H2O+ O2↑来分析

H2O2与MnO2混合制O2的反应有何特点?(固液,不加热)              四:氧族元素练习

 1.氧族元素的性质随核 电荷数增加而依次减小的是   [  ]         A.单质的熔点    B.原子得电子能力   C.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D.原子半径                               2.氧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其稳定性的排列顺序是 [  ]             A.H2Se>H2S>H2O>H2Te      B.H2O>H2S>H2Se>H2Te          C.H2S>H2Se>H2Te>H2OD.H2Se>H2Te>H2O>H2S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硫化氢比碲化氢稳定B.H2SeO3中的Se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硒酸钠的分子式是Na2SeO3D.硫不能导电,而碲却能够导电         4.下列单质中,通常最不易与H2化合的是 [  ]A.氧   B.硫C.硒 D.碲 5.在水溶液显酸性的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H2O B.H2S  C.H2Se  D.H2Te 6.在氧族元素的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A.氧   B.硫C.硒   D.碲  7.在氧族元素的下面的离子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  ]             A.O2-   B.S2-       C.Se2-   D.Te2-                8.下列各组物质中,其含氧酸和它的氧化物相互对应的是   [  ]      A.SO2和H2SO4    B.CO和H2CO3       C.TeO2和H2TeO3   D.SeO3和H2SeO4 9.关于硒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H2Se稳定性比H2S强  B.H2Se还原性比H2S强
  C.H2Se能在空气中燃烧    D.H2SeO3酸性比H2SeO4弱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H2S,H2Se,H2Te稳定性增强   B.H2S,H2Se,H2Te还原性增强
    C.S,Se,Te氧化性减弱  D.H2S比H2Te酸性弱           11.对氧族元素叙述错误的是 [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由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由上而下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D.由上而下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也增大                              12.下列微粒的还原能力强弱的顺序正确的应是 [  ]            A.Cl->S2->I->Te2-           B.S2->I->Cl->Te2-
  C.Te2->S2->I->Cl-   D.I->S2->Te2->Cl-               13.以下微粒半径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Se<S   B.O<S    C.S2->S   D.O2->S2-           14.下面对氧、硫、硒、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均可显-2,+4,+6价   B.能跟大多数金属直接化合
  C.都能跟氢气直接化合    D.固体单质都不导电             15.下列微粒的还原性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Cl-<Br-<I-<Se2-<S2-     B.Cl-<Br-<Se2-<Se2-<I-
    C.Cl-<Br-<Se2-<S2-<I-  D.Cl-<Br-<I-<S2-<Se2-           16.可以用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物质是 [  ] A.Cu2S   B.FeCl2
    C.FeS   D.CuS                           17.能够说明硫的非金属性比氯弱的事实有: [  ]①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S与铁反应生成FeS;②Cl2和H2的混合气,经强光照射可剧烈反应,而S与H2反应需较高温度;③将Cl2通入氢硫酸中可置换出硫;④常温时硫单质为固态而氯单质为气态。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比较下列各组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用大、小、强、弱来回答)。①硫的原子半径比氧______,比硒______②S2-的还原性比Cl-______比O2-______。③S的氧化性比氯______,比氧______。④硫酸的酸性比高氯酸______。

19.根据O、S、Se、Te和F、Cl、Br、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回答下列回题:①非金属性最活泼的元素是______。②还原性最强的离子是______。③常温下单质是液态的元素是______。④常温下气态氢化物是液态的元素是______。⑤不存在最高价态的元素是______。⑥完成以下四个化学方程式:F2+H2O_____               Cl2+H2S_____         _      Br2+H2Se______          I2+H2Te______                 根据上述四个反应的事实说明,具有相同电子层的卤素比氧族元素______。                     20.标况下,4.48L氧与臭氧的混合气体,通过松节油质量增加了4.8g(松节油吸收臭氧与氧气无反应),则混合气体中氧气占______体积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是______g。   21.同温同压下,氧气和臭氧的体积比3∶2,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分子数之比为______,质量之比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按此比例混合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标准状况下,1L混合气体中含氧分子数为个______个.                22.将铜丝伸入硫蒸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      _;把铜丝加热后伸入氯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          _。

23.按图示装置进行硫化氢性质的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2)写出下列各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______,C______,E______,F______。                             24.5%的硫酸镁溶液240g,若蒸发掉215.4 g水后,剩下的水刚好形成硫酸镁晶体MgSO4·xH2O,则x值为多少?

氧族元素 参考答案

1.BC 2.B 3.C 4.D    5.B 6.A 7.D 8.CD    9.A 10.A 11.D 12.C   13.BC 14.B 15.D 16.AC    17.B    18.①大、小 ②大 大 ③小 小 ④弱  19.①F ②Te2- ③Br2 ④O ⑤F、O

  

Cl2+H2S=2HCl+S↓   Br2+H2Se=2HBr+Se    I2+H2Te=2HI+Te非金属性强     20.50% 8 21.3∶2;3∶2;1∶1;2∶3;1∶1;38.4;60%;1.61×1022个 22.铜丝红热生成黑色固体;2Cu+SCu2S;铜丝剧烈燃烧,冒棕黄色烟;Cu+Cl2CuCl2。23.(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棕黄色褪去,有浅黄色沉淀析出;黄色褪去,有浅黄色沉淀析出;无明显现象;有黑色沉淀析出;无明显现象。(2)H2S+I2S↓+2HI   2FeCl3+H2S2FeCl2+S↓+2HCl    H2S+CuSO4CuS↓+H2SO4       H2S+2NaOHNa2S+2H2O    24.mMg=240×5%=12g硫酸镁的物质的量为 12g÷120g/mol=0.1mol    m结晶水=240-12-215.4=12.6         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12.6÷18=0.7(mol)  0.1∶0.7=1∶x      x=7

第二节  二 氧 化 硫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性质:                               

SO2集四性于一身(酸酐的通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SO2具有酸酐的通性:

1:与水反应:把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  色,说明溶液呈   

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       ,它只能存在

         中,它很不      ,易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与氧气反应:

在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为   价。因此二氧化硫既有      性,又有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在反应中二氧化硫    性;是一个     反应。二氧化硫可被氧气氧化的性质,被用作工业制    主要反应原理。

三氧化硫是一种        ,与水反应生成        ,并放出      

化学方程式为                               

在以下二个反应中,SO2+2H2S = 3S + 2H2O      SO2+I2+2H2O=H2SO4+2HI

SO2表现出        性。两种性质中,SO2主要表现还原性

3: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能      色,这就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其主要原理是因为                                 ,这种化合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它们按1 :1比例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也褪色吗?(SO2+Cl2+2H2O=H2SO4+2HCl)

所学的漂白剂及其漂白原理

漂白剂

 漂白原理

活性炭

 物理吸附

 HClO O3 H2O2

 强氧化作用,氧化分解加热不复色

 SO2

 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复色

常用漂白剂的比较

常用于漂白的物质

二氧化硫

氯水

双氧水

漂白粉

活性炭

漂白原理

品红溶液

石蕊溶液

漂白后所得物质的稳定性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1、 二氧化硫的危害污染  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人类健康危害:引起    疾病;酸雾:二氧化硫在氧气和水作用下形成。酸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随雨水降下,PH<5.6,强调酸雨的危害。                                                       2、 二氧化硫的来源    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磷肥等生产的工业废气。必须进行   回收,避免硫资源浪费和空气污染二氧化硫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                                            

三:练习

选择题

1.将H2S和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只有一种气体反应是(  )

A.溴水   B.酸性KMnO4   C.浓HNO3   D.CuSO4溶液

2.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D.都能与碱溶液反应

 
3.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点燃

A.H2+S  H2S     B.2H2+O2    2H2O

通电

催化剂

C.SO2 +H2OH  2SO3   D.2SO2+O2       2SO3

△           

4.下列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O3溶液,不能反应的是(  )

A.CO通过加热的CuO    B.萤石与浓H2SO4共热

C.浓H2SO4和MgCl2固体   D.FeS和稀H2SO4

5.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  )

A.Na2SO3   B.NaHSO4   C.亚硫酸  D.氢硫酸

6.以下气体能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  )

A.NH3      B.SO2     C.CO2    D.HCl

7.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还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Cl2     B.H2S   C.SO2   D.CO

8.为除去混入CO2中的SO2和O2,下列试剂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①饱和Na2CO3溶液;②饱和NaHCO3溶液;③浓H2SO4溶液;④灼热的铜网;⑤碱石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③  D.③④⑤

9.下列反应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②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酸性CaCl2溶液;③向Na2SO3溶液中通入Cl2,再滴加BaCl2和稀盐酸;④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BaCl2溶液;⑤H2S通入Pb(NO3)2溶液中.

A.①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化学反应中,SO2是还原剂的是(  )

 
                      点燃

A.SO2+2H2S   3S↓+2H2O      B.SO2+2Mg   2MgO+S

                      催化剂

C.SO2+NaOH   NaHSO3             D.2SO2+O2           2SO3

                      △

11.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 ,W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  )

A.Na2S和H2SO4     B.Na2SO3和盐酸  C.Na2S和盐酸  D.Na2SO3和H2SO4

12.等体积的Na2S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并加入过量的稀H2SO4,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反应过程中无酸性气体放出,再微热中,始终无酸性气体放出,则原混合溶液中Na2S与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  )

A.2∶1   B.1∶2   C.2∶3    D.3∶2

填空题

13.写出符合下列情况的化学方程式:

(1)H2S作还原剂                

(2)氢硫酸作氧化剂                

(3)SO2作还原剂                

(4)SO2作氧化剂                

(5)H2S既作还原剂又作氧化剂                

(6)SO2既不作还原剂又不作氧化剂                  。

14.按下列方法制得气体A、B、C.

①Na2SO3与浓H2SO4反应产生气体A;②MnO2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气体B;③FeS与稀HCl反应产生气体C.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的三种气体中      具有漂白性,      在空气中燃烧;

(2)把气体B通入A的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中,  

    是还原剂;

(3)把气体A通入FeCl3溶液中,反应的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4)把气体C通入到溴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  

       是氧化剂.

15.根据实验室制取某种干燥气体的装置图(右图),判断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固体药品和液体 可能是      .

A.FeS和稀H2SO4

B.Na2SO3固体和浓H2SO4

C.大理石和稀HCl

D.MnO2和浓HCl

16.298K时,向VL真空容器中通入nmolSO2和mmolH2S.

(1)若n=2时,当m=      时,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密度最小;

(2)若2n>m,则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差为      g;

(3)若5n=m,且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差为48g,则m+n=     

第二节 二氧化硫参考答案

一、1.D 2.D  3.B 4.AB 5.B  6.A 7.AC 8.B  9.A 10.D 11.AD  12.A

 
二、13.(1)H2S+Cl2      S+2HCl

(2)2Na+H2S    Na2S+H2

(3)SO2+Br2+2H2OH  2SO4+2HBr

(4)2H2S+SO2     3S+2H2O

    

(5)H2SH  H2+S

(6)SO2+2NaOH   Na2SO3+H2O

14.(1)Cl2、SO2、H2S

(2)Cl2+SO2+2H2O   H2SO4+2HCl  SO2

(3)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SO2+2FeCl3+2H2O   H2SO4+2FeCl2+2HCl

(4)H2S+Br2      2HBr+S↓Br2

15.B、C

16.(1)4  (2)16m  (3)3

第三节      硫 酸

一:硫酸

稀硫酸的性质:-----酸通性

(1)  与指示剂作用   变色                

(2)  硫酸 + 金属    硫酸盐 + 氢气(表现H+的氧化性)反应式        

(3)  硫酸 + 碱性氧化物    硫酸盐 + 水 反应式                      

(4)  硫酸 + 碱    硫酸盐(碱不足则硫酸氢盐)+ 水反应式         

(5)  硫酸 + 盐    硫酸盐 + 新酸(弱酸或挥发性酸)反应式          

纯硫酸是一种                  ,浓硫酸是一种       ,易

                  ,浓硫酸溶解时          

1: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1)吸水性——利用此性质,可用浓硫酸来        不与其反应的气体。

(2)脱水性:浓硫酸可将许多  物脱水,反应时,按水分子里氢、氧原子个数比(2:1)夺取这些有机物里的  原子和   原子,使其    化。

把少量的浓硫酸与胆矾混合:现象:蓝色的硫酸铜变成    色。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氧化金属单质:在试管中加放入铜片,再加3ml浓硫酸,用装有玻璃导的单孔胶塞塞好,加热,放出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品红的颜色变化和试管中水溶液的颜色。

[探索]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反应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氧化非金属单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元素化合价升降情况,指出哪种物质是氧化剂,哪种物质是还原剂。

[思考]用Cu、浓H2SO4、水、空气为原料,如何制取CuSO4

Cu是H之后的较不活泼金属,那么H之前的金属是否就更容易被浓H2SO4氧化呢?

取铝片用砂纸擦干净,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至有大量气泡后,再放入冷、浓硫酸钝化而形成一层氧化膜。将上述两种有氧化膜的铝片放入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产生气体的速度快慢。

3、硫酸的用途

[设疑]下列硫酸的用途决定于它的什么性质?

(1)制备硫酸盐

如:CuO+H2SO4====              

(2)金属除锈 Fe2O3+3H2SO4====               

(3)用磷灰石与浓硫酸作用制磷肥

Ca3(PO4)2+2H2SO4====               

(4)做气体干燥剂。

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如何检验Cl,根据是什么? 加    溶液和稀    ,若产生   色沉淀,则溶液中Cl存在。根据是AgCl是一种既不溶于   又不溶于稀   的白色固体。

实验中加入稀硝酸的作用是什么?试解释。防止CO 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Ag2CO3同AgCl一样,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Ag2CO3可溶于硝酸,而AgCl则不溶。可以,再加稀硝酸以确定沉淀是否为AgCl。

2: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少量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向其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再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振荡、观察发现两试管中均产生   沉淀,加稀盐酸(或稀硝酸)后,沉淀       

3:取少量Na2CO3溶液并滴加少量B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振荡、观察现象发现生成   沉淀,加稀盐酸(或稀硝酸)后,       消失,同时产生  色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BaCl2====                

Na2SO4+BaCl2====               

Na2CO3+BaCl2====                   

BaCO3+2HCl====                    

四: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浓H2SO4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常温下可使某些金属钝化

B.具有脱水性,故能作干燥剂

C.加热条件下可与木炭反应,其还原产物为CO2、SO2

D.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在下述反应中,浓H2SO4既表出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C+H2SO4    B.H2S+H2SO4   C.NaCl+H2SO4   D.Cu+H2SO4

3.足量的锌和下列酸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10mL 18.4mol/L H2SO4    B.30mL 3mol/L盐酸

C.30mL 2mol/L H2SO4       D.30mL 5mol/L HNO3

4.下列各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酸制取,又能用浓H2SO4干燥的是(  )

A.HCl、HBr、HI  B.H2S、CO2、H2   C.H2、SO0、HCl  D.NH3、HF、H2

5.足量的浓H2SO4和mg铜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n LSO2,则被还原的硫酸是(  )

A.  B.  C.  D.

6.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Na2S、Na2SO3、Na2CO3、Na2SO4的是(   )

A.BaC2溶液   B.盐酸   C.品红溶液   D.NH4Cl

7.将CuSO4·5H2O放入浓H2SO4中后,颜色变为(  )

A.蓝   B.黑    C.红   D.白

8.下列变化中,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事实是(   )

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能跟磷酸钙反应制磷酸

C.能跟氯化钠反应制氯化氢   D.能跟锌反应产生氢气

9.若用浓H2SO4时不慎沾在皮肤上,清洗的方法是(  )

A.先用NaOH中和,再用水洗

B.用纱布擦净后涂油

C.用大量水冲洗

D.用布擦后,用水冲洗,再用NaHCO3溶液(3%-5%)冲洗

10.在由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已知S的质量分数为25.6% ,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

A.36.8%   B.37.6%   C.51.2%   D.无法计算

11.试判断下列八种情况分别属于硫酸的哪种性质?

(A)脱水性;(B)不挥发性;(C)强酸性;(D)二元酸;(E)氧化性;(F)吸水性

(1)铜和浓H2SO4加热,产生SO2气体.(   )

(2)在硫酸盐中有NaHSO4这样的酸式盐.(   )

(3)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   )

(4)在NaCl中加入浓H2SO4,加热,产生HCl气体.(  )

(5)在稀H2SO4中放入锌粒就产生H2.(   )

(6)用稀H2SO4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

(7)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  )

(8)浓H2SO4不能用于干燥H2S气体.(  )

12.一种酸性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这种溶液中(   )

A.一定含有SO2-4       B.一定含有Ag+

C.一定同时含有Ag+和SO2-4

D.一定含有Ag+或SO2-4,或同时含有Ag+和SO2-4

13.下列关于硫酸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水泥厂用石膏来调节水泥硬化的时间;②胆矾、绿矾、皓矾都是带结晶水的硫酸盐;③医疗上用作“钡餐”的BaSO4不能使X射线透过;④硫酸铵是化肥,硫酸钾也能做化肥.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④

1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重晶石  BaCO3       B.皓矾  ZnSO4·7H2O

C.石膏 CaSO4·2H2O   D.萤石  CaF2

15.硫酸盐的种类很多,有时在实际应用上很有价值,如作水澄清剂、防腐剂、X射线造影剂 、缓泻剂、收敛剂、媒染剂、颜料等.下列同时具有上述三种或三种以上用途的硫酸盐是(  )A.重晶石  B.明矾   C.皓矾   D.芒硝

16.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用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 ,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NO3,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Na2SO3已部分氧化           B.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一定含BaSO4

C.加入HNO3后的不溶沉淀一定为BaSO4    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氧化

17.为检验Na2SO3溶液中不否含有Na2SO4应选用的试剂是(  )

A.BaCl2溶液          B.BaCl2溶液、稀盐酸

C.BaCl2溶液、稀硝酸      D.BaCl2溶液、稀硫酸

18.硫酸亚铁强热时反应方程式如下:

                 强热

 FeSO4      Fe2O3+SO2↑+SO3

将气体混合物通入氯水后加入氯化钡溶液,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生成白色BaSO4            B.生成白色BaSO3沉淀

C.生成BaSO4及BaSO3沉淀   D.生成白色BaSO4沉淀及放出SO2气体

填空题

19.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2-4、CO2+3 、SO2-3、OH-离子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②B 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刺激性气味气体;③C的水溶液是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④ D可溶于水,与H2SO4作用时放出的气体E可使溴水褪色.

(1)推断A、B、C、D、E的化学式:

A       ;B       ;C       ;D       ;E      .

(2)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B与盐酸反应                              

C与硫酸反应                             

D与硫酸反应                             

E与溴水反应                              .

20.某亚硫酸钠试剂已部分被氧化,为确定它的纯度,要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样品w1g; ②将样品溶解;③给溶液加入稍过量的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④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其质量为w2g.试回答:

(1)BCl2要用盐酸酸化的原因是               

(2)BaCl2溶液要稍过量的原因是               

(3)判断操作③是否完成的方法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5)Na2SO3纯度的表示式为               

21.只用BaCl2溶液和试管鉴别Na2SO3溶液和稀H2SO4.简述鉴别步聚和现象及结论(上述三种溶液只准各取用一次):                            

实验题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

乙中        ,丙中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计算题

23.将28.8g铁和硫化亚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使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 ,将燃烧后的生成物通入盛浓H2SO4的洗气瓶,结果洗气瓶增重7.2g.求:

(1)混合物中铁和硫化亚铁各几克?

(2)把最后所得溶液稀释到500ml,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4.4.76g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硫酸作用逸出气体672mL(标准状况),同样质量的混合物恰好和24.04mL3.2%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mL)反应,试计算 在混合物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硫酸  硫酸盐参考答案

一、1.BC 2.D  3.C  4.C 5.AC 6.B  7.D 8.B 9.D  10.B 11.(1)CE、(2)D、 (3)A、(4)B、(5)C、(6)C、(7)F、(8)E 12.D 13.D 14.A 15.C 16.CD 17.B  18.A

二、

19.(1)BaSO4   BaCO3   Ba(OH)2   K2SO3  SO2

 
(2)BaCO3+2HCl   BaCl2+H2O+CO2

Ba(OH)2+H2SO4      BaSO4↓+2H2O

K2SO3+H2SO4      K2SO4+H2O+SO2

SO2+2H2O+Br2      2HBr+H2SO4

20.(1)防止BaSO3生成

(2)使SO42-完全转化为BaSO4

(3)取上层清液少许,滴加稀H2SO4,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操作③完成,否则未完成。

(4)取最后几滴洗液,滴加AgNO3,若无沉淀,已洗净,反之,未洗净。

(5)Na2SO3%=[(233W2-142W2)/233W1]×100%

21.取部分Na2SO3、H2SO4,分装甲、乙二支试管中,分别滴加BaCl2;均产生白色沉淀,至刚好完全。静置片刻,把甲试管中澄清液倒入乙试管中,若乙试管中沉淀消失并产生气体,那么乙试管原液是Na2SO3,甲是H2SO4。若无反应,那么乙液是H2SO4,甲是Na2SO3

三、22.1)A、F、E、C、D、B

(2)乙中出现白色沉淀,丙中品红未褪色

(3)吸收SO2

        

(4)C+2H2SO4(浓)   CO2↑+2SO2↑+2H2O

四、23.(1)铁11.2g  硫化亚铁17.6g

(2)0.8mol/l

24.26.5%

第四节  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

1.造成大气污染的SO2主要来源于 (  )

A.自然界硫化物分解     B.火山喷发

C.汽车排出的废气      D.大量含硫燃料燃烧

2.工业上可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气体是(  )

A.SO2   B.Cl2   C.CO2  D.H2S

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乱伐,破坏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含S燃料燃烧

C.制H2SO4厂排出大量尾气    D.汽车排出的大量尾气

4.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①煤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③燃放鞭炮  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里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6:“温室效应”是因为大气中(  )

   A. 增加        B. 增加

  C. 增加        D. 增加

7:一些大中城市,夏季喷洒马路的水中常加入一些(  )

  A.           B.           C. 酒精        D.

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

  (1)少用煤作燃料   (2)把工厂烟囱造高 (3)燃料脱硫   (4)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5)开发新能源

  A. (1)(2)(3)              B. (2)(3)(4)(5)

  C. (1)(3)(5)              D. (1)(3)(4)(5)

8:列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

  (1)城市污水任意排放   (2)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3)海上石油泄漏   (4)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气、废渣任意排放

  A. 只有(1)(3)              B. 只有(1)(4)

  C. 只有(2)(4)              D. 全部

9: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

  (1)大气污染      (2)水体污染      (3)土壤污染

  (4)居室污染      (5)食品污染      (6)噪声污染

  A. (1)(2)(3)(4)(5)(6)

  B. 只有(1)

  C. 只有(1)(2)(3)

  D. 只有(4)(5)(6)

10:下列情况可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1)煤的燃烧   (2)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3)燃放鞭炮   (4)飞机、汽车尾气排放

  A. 只有(1)(2)              B. 只有(2)(4)

  C. 只有(1)(2)(3)       D. (1)(2)(3)(4)

11:下列制冷剂大量使用排放,会造成大气层中浓度下降的是(  )

  A. 干冰        B. 液态    C. 液态         D. 氟氯烃(如

12: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将转变为

  B. 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C. 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D. 原子反复引起分解的作用

14: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A. 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 降低汽油成本

  C. 避免铅污染大气

  D. 铅资源短缺

15: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危害是(  )

  A. 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污染

  B. 纸屑污染

  C. 噪声污染

   D. 全部

16:用下列方法测定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导电性的变化(导体的电阻越小,它的导电性越大)。如测定的含量,若用溶液吸收,可测定很大浓度范围内的,但导电性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仅限于低浓度范围内的,但有很高的灵敏度。现测定空气中的含量,则应选用下列吸收剂的(  )

  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17: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A. 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 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 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 白色建筑废料

二、填空题

6.目前正在研究用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新方法:第一步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第二步是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Na2SO3,同时得到含高浓度SO2的水蒸气副产 品.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大量的SO2来源于        ,SO2不仅本身污染大气,它在大气中经尘粒催化剂能与水、氧气作用,形成危害更大的酸雨,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抽取某地酸雨水样进行检验,测得各离子浓度分别是:[Na+]=2.3×10-5mol/l,[Ci]=3.5×10-5mol/l,[NH4+]=7.0×10-6mol/l,[SO42-]=2.5×10-6mol/l,求该酸雨的pH值为       .

8.汽车尾气(含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汔车 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完全燃烧及SO2转化.

①   写出NO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转化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酸度,原因是什么?

9.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有K+、Ag+、Fe3+、Cl- 、OH-、NO3-六种离子.

甲厂废水明显呈碱性,甲厂废水中所含三种离子是         .

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       (选填“活性炭 ”“硫酸亚铁”或“铁粉”),则可回收其中的       (填写金属元素符号),另一种设想是,若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则可使废水中的       (填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       ,可用来浇灌农田.

第五节 环境保护参考答案

一、1.D 2.C  3.B 4.D 5.C 6:. C   7: B   8:. C   9: D   10: C  11 D

 12:D    13 B    14: C     15: D  16 A    17:C

二、6.Na2SO3+SO2+H2O 2NaHSO3

  

2NaHSO3      Na2SO3+SO2↑+H2O

7.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等。

    飘尘

2SO2+O2      2SO3

[H+]=1×10-5mol/l  pH=5

      催化剂

8.(1)2CO+2NO   2CO2+N2

(2)SO2转化为SO3,产生硫酸酸雾

9.OH-、Cl-、K+、铁粉、Ag

Ag+、Fe3+、Cl-、OH-

K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