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第一章及第三章知识归纳

2014-5-11 0:31:06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第一章及第三章知识归纳及模拟训练

二. 教学目标: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重要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重要规律以及上述概念、规律的综合应用。

2.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等重要的基本概念;电离的规律,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规律的综合应用。

3. 以“物质的量”为桥梁进行的有关物质的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

 4. 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等有关溶液组成的计算。

三. 知识分析:

(一)知识归纳及基本概念

1. 化学反应的分类

2.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概念及其关系:

   生成物 

 3. 电解质

*注:物质电离是需要外界条件的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相同点

都能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产生离子

概念

全部电离

部分电离

表示

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

粒子的

只存在电离生成的

存在大量的电解质分子

存在形式

阴、阳离子,不存在分子

少量存在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

*注:相关知识包括

  4. 离子反应

  5. 物质的量

(二)方法规律

1.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总结

  (1)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①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方向

氧化剂 + 还原剂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强氧化性 + 强还原性弱还原性 + 弱氧化性

②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③ 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F   Cl    Br    I

(2)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规律

① 反应顺序:

当一种氧化剂同时遇到了多种还原剂时,还原性最强的首先被氧化

② 电子守恒:

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得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的失电子总数。

③ “邻位不反应”规律

具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④ “化合价不交叉”规律

具有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反应时,该元素的化合价不能交叉换位。

(三)有关离子反应规律的总结

1. 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的方法——六查

查反应本质、查物质拆分、查三个守恒(原子、电荷、电子)

查条件符号、查离子比例、查量的关系。

2. 离子间不能共存的原因:

*注:

(1)关于离子间不能共存的规律,我们还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完善。

(2)已知条件中特别提到颜色时,决定了某些离子不能存在:(黄)、(黄)、(紫)。

【典型类型题】

(一)氧化还原反应

  1. 基本概念的考查

[例1] 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用线桥标出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注明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2)硫酸做氧化剂                 

(3)氧气氧化某种非金属单质            

(4)非金属氧化物作还原剂             

解析:紧扣概念:氧化剂、还原剂;熟悉反应原理,对号入座。

答案:                      氧化剂    还原剂

     

(1)                    

     

(2)(稀)        

     


(3)                          

   


(4)             

  2. 反应规律的考查

[例2] 在的反应中,当有电子发生转移,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  )
  A.   B.   C.   D.

分析:此题关键是弄清氧化剂中+5价的氯在还原产物中的价态,有下面两种结果

       

          得


(1)      错

            失

         得


(2)        对

              失

  (1)错在违背了化合价不交叉的规律,在分析清楚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原子后,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

  3.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例3] 常温下,可以发生下列三个反应:

(1)

(2)

(3)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还原性最强

B. 氧化性最弱

C. 不能向右进行

D. 还原性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方向为: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

答案:C

  4. 典型计算

[例4] 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离子氧化为,若反应后变为离子,且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值(  )

A. 4  B. 3  C. 2  D. 1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多数不必书写完整的化学方程式,只要抓住“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这一守恒规律,即可判断有关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得  :失

    *  即2

(二)离子反应:

  1. 概念辨析的考查

[例5] 有下列物质① 石墨;② 铜丝;③ 氧气;④ ;⑤ 食盐;⑥ 稀;⑦ 水;⑧ ;⑨ 金刚石,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导电的有①②⑤⑦          B. 属于电解质的有⑤⑥⑦⑧

C. 属于强电解质的有⑤⑧        D. ①②③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

分析:A. 弄清能导电与能电离的关系;B. 电解质务必属于化合物(纯净物);C. 分清能溶与能电离的差异;D. 非电解质也必须是化合物。

答案:C、D

  2.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考查

[例6] 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更正:

(1)反应:

(2)与稀反应:

(3)实验室用

(4)溶液与稀反应:

(5)过量,通入少量溶液中:

(6)溶液与反应:

分析:

(1)拆分错误:为弱电解质。

(2)原理错误:生成

(3)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

(4)比例错误:应带有也是

(5)量的错误:少量与过量反应生成

(6)电荷不守恒:反应前3+,反应后4+

答案:

(1)

(2)

(3)无法书写

(4)

(5)

(6)

  3. 电荷守恒的考查

[例7]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1)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    

分析:

(1)离子方程式“”号两边电荷总数应相等,由此,可知,则中R应为+5价。

(2)题中由可知R为+5价,又由可知R为价,需要同学们对于非金属元素正、负价的成因有一定的了解,去除干扰项+5价,可知R最外层的电子数为7。

答案:(1)+5  (2)7

  4. 离子共存的考查

[例8] 在的无色透明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

C.         D.

分析:认真审题,提炼条件:(酸性)、(碱性)、无色、共存。

A.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生成

D. 紫色,生成沉淀

答案:C

(三)物质的量有关计算

1. 基本概念的计算

[例9]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B. 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电子转移数为

C. 溶液中,的浓度为

D. 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氧气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L。

分析:此题对物质的量的求算,从多方面进行考查,这里介绍一个涉及物质的量的“万能恒等式”,该恒等式在解答有关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摩尔质量、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粒子数以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问题可以有条不紊。为:

答案:A

  2. 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的考查

[例10]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120℃和一定压强下体积为,点燃后发生反应,待恢复至原来温度和压强时,测得其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各是多少升?

解析:这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进行讨论计算的能力考查题,比较快速的解法是“差量法”。

答案:

解:设参加反应的体积为体积为

  (气)  

   2  1     2        1

    x  y            

       

情况一:恰好完全反应时:

 

情况二:过量时,全部参加反应:

      

情况三:过量时,全部参加反应

      

  3. 关于天平平衡问题的讨论

[例11] 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有一杯等浓度、等质量的稀,调节天平平衡后,往各杯内放入等质量的,使其充分反应后,如果有如下情况时,天平是否保持平衡。

(1)两边金属都完全反应而溶解,天平是否平衡?

(2)两边金属都有剩余,天平是否平衡?

(3)其中一杯中金属有剩余,则剩余的金属是什么?天平是否平衡?

分析:天平平衡问题的解题思路——抓本质,即烧杯内增重是否一样!酸和金属相对量可有下列三种情况:

(1)酸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相同。

A. 加入物,质量相等天平仍平衡

B. 加入物,物质的量相等,质量不等天平不平衡

(2)酸过量,金属完全反应。

A. 加入物,质量相同,放出气体不同天平不平衡。

B. 加入物,物质的量相同,质量不等,放出气体不一定相同,要考虑增重是否相等。(金属价态不同造成)

(3)加入的一种金属过量,另一种金属量不足。

A. 加入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放出气体不同,天平不平衡。

B. 加入物质的量相同,要考虑增重是否相等。

答案:明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的关系:

   (稀)  (稀)

   设每杯内各有

   ,由方程式可知:

(1)两种金属都溶解时,两边放出氢气分别为,因,所以天平不平衡。

(2)两种金属都剩余时,说明量不足,两边放出氢气都是,所以天平平衡。

(3)若一种金属有余,剩余的一定是,因为,这里有两种情况:

① 当时,即刚好溶解完,Fe剩余,两边放出H2都是,天平平衡。

② 当时,即,则Zn全溶解,Fe有剩余,两边放出H2分别为,则天平不平衡。

【模拟试题】

一. 填空题:

1.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

B. 相同浓度时,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

C. 在水溶液里电解质是否全部电离为离子

D. 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2. 在下列物质中,只有在溶液状态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   B.   C.   D.

3. 已知:

(1)

(2)

(3)

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杭州市质检题)

A.            B.

C.            D.

4.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山西省测试题)

A.        B.

C.            D.

5. 有一支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流下排出,承接在量筒中,量筒内溶液的体积(  )。(东华杯竞赛题)

  A. 大于  B. 为  C. 小于  D. 为

6. 某实验需要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时,天平读数(游码及砝码)将(  )

  A. 等于8.0g  B. 等于8.00g  C. 大于8.0g  D. 等于0.2g

7. 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的叙述:① 质量相等;② 密度相等;③ 所含分子个数相等;④ 所含碳原子个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上海市高考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只有③④  D. 只有③

8. 在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则在相同状况下100mL水中溶解氧气(  )。(西安市竞赛题)

  A. 0.0049g  B. 0.049g  C. 0.49g  D. 0.007g

9. 实验中需2mol/L的溶液,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质量分别为(  )

A.                 B.

C.                 D. 任意规格,572g

10. 在标准状况下,112mL气态氮的氧化物的质量为0.38g。该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10%,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11. 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全国高考题)

① 0.5mol氨气             ② 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

③ 4℃时9mL水            ④ 0.2mol磷酸钠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①④②③

12. 化合物AB中含B为33.3%,化合物中含B为50%,则化合物中含B为(  )。(北京市崇文区测试题)

  A. 20%  B. 25%   C. 40%   D. 12.5%

13. 取A、B、C三种金属各0.1mo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共生成6.72L氢气,又知B、C所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是,且两者产生氢气的体积之和跟A产生的氢气相等,则在氯化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14.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全国高考题)

A. 盐酸、氢氧化钾、硫酸钾、碳酸钾

B. 硝酸钠、盐酸、氯化镁、氢氧化钾

C. 氯化钡、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

D. 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镁、硫酸氢钾

15. 将溶质质量分数为%,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则的关系是(  )。(郑州市预测题)

  A.   B.   C.   D.

16. 假如把质量数为12的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24,并用以确定相对原子质量,以0.024kg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值:① 浓的物质的量浓度;② 氧气的溶解度;③ 气体摩尔体积;④ 阿伏加德罗常数;⑤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⑥ 32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其中肯定不变的是(  )。(四川省测试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②⑥

17.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济南市检测题)

A. 溶液中滴加足量硫酸:

 

B. 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

 

C. 溶液中加足量溶液:

 

D. 溶液中加少量溶液:

 

18. 离子和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

离子中M的化合价是(  )。(武汉市高三调研题)

  A. +2  B. +3  C. +4  D. +6

19.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B. 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电子转移数为

C. 溶液中,的浓度为

D. 在标准状况下,个氧气分子所占的体积是

20. 浓度为的含离子的溶液恰好可把浓度为的含溶液中的离子全部沉淀。的值是(  )。(普通高校春招考试)

A. 4  B. 3  C. 2  D. 1

二. 实验题:

21.(7分)实验室配制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 把称量好的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 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容量瓶中;③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 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有    

(3)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3—8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若出现如下情况,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还是偏低: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会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会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应    。(济南市测试题)

图3—8

22.(8分)现有实验药品:一定质量的锌(分片状和粒状两种)、浓(密度)、 水以及图3—9所示装置。图中量气管B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100mL),甲、乙管可固定在铁架上,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利用此装置可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设锌全部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超过50mL)。回答下列问题:

图3—9

(1)实验前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A、甲、乙三管固定,乙管中注入水,液面高于甲液面,静置片刻,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按图示装置实验,要保证不漏出,应如何操作?答:    

(3)为了准确地测量的体积,在读取反应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时,应注意   

(填写序号)。

A.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 等待片刻,待乙管液面不再上升时读数。

C. 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 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4)设计一个不用量气管,而用中学常用仪器测量体积的装置,应选用的仪器(自选)是    。(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题)

三. 填空题:

23.(8分)X、Y、Z是常见元素的单质,U、V是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反应(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②   ③

(1)写出下面所属反应的基本类型:①式属    ;②式属    

(2)列举符合①式的4个不同类型的实例,写出反应方程式,如果是离子反应,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在(2)中所举实例中,也符合反应②和③的反应是    

24.(6分)已知物质在水溶液中离子积为,式中的表示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若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为0.222g,设其溶液密度为,计算:

(1)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离子积为    

25.(6分)一定质量的液态化合物,在一定质量的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密度是,则:

(1)反应前的体积是    

(2)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    

(3)若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是,则X、Y两元素分别为    

    (写元素符号)。(西安市质检题)

26.(4分)1.88g某相对分子质量为117.5的易燃物质可以自身发生爆炸,生成0.432g水、358.4mL氯化氢、448mL和若干克(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定)。则此易燃物质的化学式为    ,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北京市崇文区测试题)

27.(6分)常温下,将2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跟30g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钠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g/mL的混合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物质的量浓度为    。在100g水中加入    mol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与上述混合溶液的浓度相等。

四. 计算题:

28.(6分)20℃时,100mL溶液中含有未溶的固体。向其中加入1L水,充分搅拌后,未溶固体由变为

(1)若温度不发生变化,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    

(2)若体积不发生变化,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    

29.(7分)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HCl气体溶于635mL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试计算:

(1)取出这种盐酸,稀释至1.45L,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在溶液中,逐滴加入(1)所配制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若使反应不产生气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多少毫升?(北京市朝阳区测试题)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2. D  3. C  4. D  5. A  6. C  7. C  8. D  9. A  10. D

11. A  12. A  13. C  14. D  15. C  16. D  17. B  18. D  19. A  20. B

二. 实验题:

21.

(1)①②④③⑤

(2)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3)偏高  (4)偏低;偏低  

(5)宣告实验失败,从头重做;宣告实验失败,从头重做;

22.

(1)液面保持不动

(2)将A试管胶塞打开,加适量水,再沿试管壁慢慢注入少量浓,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振荡;试管斜放,把锌片放在试管内壁上,塞上胶塞,试管慢慢直立,锌与稀接触。

(3)A、C  (4)广口瓶,带导管双孔胶塞,量筒

三. 填空题:

23.

(1)置换反应;化合反应

(2)          

         

(3)都不是

24.(1)  (2)

25.(1)  (2)  (3)C;S

26.

27. 20%;3.93 mol/L;0.427

四. 计算题:

28.(1)  (2)

29.(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