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2007学年度上学期12月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4-5-11 0:31:07下载本试卷

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化 学 试 卷

   

命题人:曾健、闵海洋      总分100分        2006-12-25

本试卷可能使用的数据:

H—1 C—12 N—14 O—16 Na—23 Cu-64 Br-80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Zn—65 Hg-200 Ag-108

I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下列物质中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是()

A.氯水       B.漂白粉 

C.生石灰      D.食盐

2.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3. 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a+、SO42、Cl       B.Cu2+、Al3+、Cl、SO42
 C.Fe2+、I、Cl、CO32       D.Ag+、Na+、NO3、Cl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氯水和碘化钾反应:Cl2+2I=2Cl+I2
 B.二氧化锰和盐酸制氯气:MnO2+4H++2Cl=Mn2++Cl2↑+2H2O
 C.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ClO+H2O
 D.氯气和水反应:Cl2+H2O=2H++Cl+ClO
5.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变大

6.下列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A.F2、Cl2、Br2、I2和H2反应激烈程度递减

B.HF、HCl、HBr、HI热稳定性减小

C.F2、Cl2、Br2、I2的氧化性递增

D.F-、Cl-、Br-、I- 失电子能力递增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含有的分之数为0.5NA
 B.常温常压下,1mol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在标准状态下,22.4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
 D.32g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2NA

8.将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稀H2SO4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2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1,则c1和c2的数值关系是C

A.c2=c1          B.c2<c1         C.c2>2c1        D.无法确定

9..向盛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氯水和四氯化碳后,充分振荡,可观察到

A.上层液体为紫色,下层液体为无色     

B.上层液体无色,下层液体紫色

C.上层液体液体无色,下层液体棕黄色........................................................   

D.上层液体黄绿色,下层液体紫色

10.下列反应中:①2NaA+B2=2NaB+A2; ②2NaA+C2=2NaC+A2; ③2NaB+C2=2NaC+B2

④2NaC+D2=2NaD+C2,则A2、B2、C2、D2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2、B2、C2、D2             B.B2、A2、C2、D2

C.C2、B2、A2、D2             D.D2、C2、B2、A2

11.欲鉴别Cl-、Br-、I- 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碘水、淀粉溶液          B.氯水、四氯化碳

C.溴水、汽油              D.溴水,稀硝酸

12.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

①Cl2—做消毒剂 ②AgBr—制胶卷,感光纸 ③AgI—人工降雨 ④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⑤淀粉—检验I2的存在 ⑥NaClO—漂白纺织物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全部

13. 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6.5g,与氯气完全反应,消耗氯气71g,则合金的组成可能是
 A. Cu和Zn       B. Na和Hg        C. Fe和Ca       D. Cu和Ca

14.根据下列反应:

(1)FeCl3+2HI=2FeCl2+I2+2HCl

(2)2KMnO4+16HCl=2MnCl2+5Cl2↑+2KCl+8H2O

(3)2FeCl2+Cl2=2FeCl3

若要从含有Fe2+、I、Cl的混合溶液中,只除去I,而Fe2+和Cl不被氧化,应向混合溶液中加入

A.KMnO4    B.Cl2      C.FeCl3    D.HCl

15将标准状况下,将V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     B.

C.    D.100VρM(MV+2240)

16. 下列溶液中,跟200 mL 0.5 mol / L Na2SO4溶液所含的Na+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200 mL 0.25 mol / L NaCl溶液      B.200 mL 1 mol / L NaCl溶液
 C.100 mL 0.5 mol / L NaOH溶液      D.100 mL 2 mol / L NaOH溶液

17.密度为0.910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13.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18.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放50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向甲烧杯中加入mgFe粉,向乙烧杯中加入mg Zn粉,完全反应后,发现一烧杯中金属仍有剩余,若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则x的范围应是

A.≥x>         B.>x≥

C.>x>         D.≥x>

19.(CN)2、(OCN)2、(SCN)2等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而CN-、OCN-、SCN-等的性质与卤离子相似,化学上称之为类卤素或类卤离子,不同的卤素也可生成卤素互化物,如BrF3。下列关于(CN)2的性质中,不像卤素的性质的是
 A、在碱溶液中生成CN和OCN      

B、与Cl2反应生成CNCl
 C、能在空气中燃烧             

D、一定条件下,可与钠反应生成NaCN
20.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mol/L   B.mol/L   C.mol/L  D.mol/L

抚州一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 学 试 卷    2006-12-25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此答题卡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II(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1 分)

21.(3分) 利用溶质在      的溶剂里     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叫做       

22.(4分)在标准状况下有A、B、C三种气体的密度分别为1.429 g / L、0.0899 g / L、1.977 g / L,则三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23.(6分)用20g烧碱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若将这1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4.(4分)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     ;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        ;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       。.

25.(4分)用少量的液氯通入自来水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来水配制的硝酸银溶液会产生浑浊现象,原因是发生了下列反应: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用自来水配制的碘化钾溶液往往呈黄色,原因是发生了下列反应:(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6.(6分)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NO3、K2SO4、KI、NaCl、CuCl2、C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五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①取一定量混合物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并将滤液分成两份;

③上述白色沉淀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中;

④往一份滤液中滴加氯水并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无色;

⑤往另一份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混合物中肯定含有    ;肯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不能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

27、(4分)现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A)三种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B)x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生成xz;
(C)xz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D)x、y两种单质化合可以得到x2y,x2y在常温下为液态;
(E)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请根据以上事实推断:
(1)x的元素符号是        ;z单质的化学式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单质与x2y反应                      
x单质在y单质中燃烧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 18 分)

28.(8分)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0.48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为:

①计算;②     ;③溶解、转移④       ;⑤       ; ⑥摇匀;

(2)所需仪器为:托盘天平、 烧杯、 药匙、玻璃棒、        、        ;

(3)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写编号:A.无影响B.偏高C.偏低)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    ;

③定容时俯视液面   

29.(10分)已知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某同学为了测定产生氯气的体积并验证干燥纯净的氯气干无漂白性,现有如下装置,请回答:

(注Ca(ClO)2+4HCl(浓) CaCl2+2H2O+2Cl2↑稀盐酸则不能)


(1)请用字母填写装置的连接顺序:f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2)洗气瓶中所装液体是           

(3)制氯气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量筒中未收集到液体,则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30.(5分)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K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7.62%、K2CO3 2.38%、KOH 90%,若将此1g加入到含HCL1.68g的稀盐酸中,过量的盐酸再用20%KOH溶液中和,试求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得到固体的质量多少克?

31.(6分)实验室用8.7g的MnO2与50mL足量的浓盐酸制取氯气
(1)写出制取氯气的反应方程式
(2)求生成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3)若向反应后的剩余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沉淀57.4g,求原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00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及其评分标准 2006-12-2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B

C

D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C

B

B

C

B

C

D

二、填空题(21分)

21. (每空1分)互不相溶;溶解度;萃取;

22. (每空2分) C;44 g / mol (或44.3 g / mol)

23. (每空2分)1; 1;   0.04;

24. (每空1分)1:2 ; 2:1 ; 3:1 ; 2:3 。

25.(每空1分)Cl2溶于水生成HClO;HClO可消毒杀菌;

Cl2+H2O==HCl+HclO、 HCl+AgNO3==AgCl↓+HNO3; 2I+Cl2=2Cl+I2
三、推断题(10分)

26. (每空2分)Na2CO3;CuCl2、CaCl2、K2SO4、KI;KNO3、NaCl

27、(每空1分)(1)H;Cl2
(2)Cl2+H2O== HCl+HClO   (3)2H2+O22H2O
四、实验题(共18分)

28. (每空1分)(1) ②称量  ④洗涤转移 ⑤定容

(2) 500mL 容量瓶 胶头滴管 

(3) ①偏高B ②降低C ③偏高 B

29.(1)(2分)c、d、a、b、g、h、d、c、e;    

(2)(2分)饱和食盐水;

(3)(2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4分)用的是稀盐酸;装置的气密性差;d接与e相连.(填写任2个均可)

五、计算题:(共11分)

30.(5分)产物KCl为0.046mol×74.5g/mol=3.427g

31.(6分)(1)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2)V(Cl2)=2.24L
(3)n(AgCl)= 0.4mol ;   n(Cl2)=0.1mol
n(HCl)=0.4mol+0.1mol×2=0.6mol;  (HCl)=12mol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