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秋季实验班期中考试试题

2014-5-11 0:30:41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秋季实验班期中考试试题

化  学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10分。命题人:夏国新)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K:39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a.预测其性质;b.解释及结论;c.观察其外貌;d实验和观察

A. dbca    B.cbda    C. cadb     D.acd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 D.标准状况下,1 mol H2O所占的体积为22.4L

3.某化合物易溶于水,但其水溶液不导电,则该物质是

A.强电解质    B.弱电解质    C.非电解质    D.不能确定其类型

4.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等温等体积的O2 和N2         B. 等压等体积的N2 和CO2   

 C.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 和C2H4     D. 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 和H2  

5.煤不完全燃烧造成的后果是                                           

  ①产热少,浪费资源          ②增加CO2的排放量

③产生CO和烟尘污染环境      ④燃烧产生大量的SO2会导致酸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会导致Fe2+转化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对上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氧化剂

C.亚硝酸盐被氧化           D.维生素C将Fe3+还原成Fe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与NA 个磷酸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

B.NA个氮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1 mol 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 NA

D.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 NA

8.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且呈小球状游动 ②钠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③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钠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⑤金属钠只有还原性而没有氧化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9.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先滴入酚酞试液,然后加入过氧化钠,现象是

A.有气体产生,酚酞变红          B.有气体产生,酚酞先变红而后褪色

C.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酚酞变红   D.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酚酞不变色

10.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 L氙气和b L氟气(F2),在2635 K Pa和400℃下加热数小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除剩余b/2 L氟气外,还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则所得无色晶体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为

A.2a︰b      B.a︰b       C.4a︰b      D.a︰2b

11.某学生只有下列仪器和用品:烧杯、试管、量筒、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气管、橡皮塞、橡皮管、玻璃棒、药匙、火柴。从缺少仪器和用品的角度看,该学生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用Zn 粒制取H2         B.用CuSO4溶液制取CuO固体 

  C.用 CO 还原 FeO               D.用NaCl晶体配制20%的NaCl溶液

12. 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22)和超氧离子( O2)两种。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             B  1:1            C  1:2             D 1:3  

13.a L CO和O2的混和气体,点燃后完全反应,剩余bL气体(反应前后气体测定条件相同),则原混和气体中CO的体积可能为:①b;②2a/3;③a-b;④a+b;⑤2(a-b)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14.已知PbSO4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CH3COO)2Pb溶液难导电,当向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时,有PbS黑色沉淀生成,下列表示这个化学反应的反应式中正确的是

  A.(CH3COO)2Pb+H2S==PbS↓+2CH3COOH    

B.Pb2++H2S===PbS↓+2H+

  C.Pb2++2CH3COO+H2S==PbS↓+2CH3COOH 

D.Pb2++2CH3COO+2H++S2-===PbS↓+2CH3COOH

15.已知: (1)H2S+I2=2H++2I-+S¯;   (2)H2SO3+2H2S=3S¯+3H2O;   (3)2I-+Br2=2Br-+I2;

(4)H2SO3+I2+H2O=H2SO4+2HI 。则Br-、I-、H2S和H2SO3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H2S>H2SO3>I->Br-  B.Br->I->H2SO3>H2S   C.H2SO3>H2S>Br->I-   D.I->Br->H2S>H2SO3

16. 在强酸性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Ba2+、NO3-、CO32-      B、Fe2+、 SO42-、MnO4-、OH  

C、K+、Mg2+、NO3-、SO42-       D、Al3+、Na+、Cl-、NO3-

17.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各种气体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粒子自身的体积大小决定。

B.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各种气体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粒子的数目多少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有的粒子数目也一定不相同。

D.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了它们所占体积的大小。

18.在酸性溶液中(加热并有Ag+催化)可发生反应:2Mn2++5R2O8x+8H2O=16H++10RO42+2MnO4,根据上述反应,则R2O8x中x的值是:                                       

    A.4            B.3            C.2            D.1

19.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下列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②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 ③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 ④它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和镁原子相同 ⑤它是还原剂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    D.①③⑤

20.若以表示CO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况下CO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况下CO的密度,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分别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

 其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计22分)

21.(6分)通常用NaHCO3悬浮液除去混在CO2气体中的少量HCl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用NaOH溶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用饱和Na2CO3溶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绿色试剂”双氧水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如可用来消除采矿业废液中的氰化物(如KCN),化学方程式为:KCN+H2O2+H2O===A+NH3

(1)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      

(2)在标准状况下有0.448L氨气生成,则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3)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      

(4)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                           

                       

23.(8分)下图中A至F是化合物,G是单质。

(1) 写出A、D、E、G的化学式:

A       ;D        ;

E       ; G        。

 (2) 完成下列反应式:

①写出溶液B转化为溶液A的离子方程式:                     

②E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计21分)

24. (8分)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试管中先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25.(13分)为证明有关物质的性质,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当关闭E打开活塞C,使液体A与搁板H上的固体B相遇时,即有气体产生,并发现D中蜡烛慢慢熄灭;关闭C打开E时,则看到G中蜡烛燃得更亮。请回答:

(1)该装置中有关仪器内盛放的物质(填名称):A       ,B       ,F       

(2)I中干燥剂可选择(填代码):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无水氯化钙

(3)B与A中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打开E时,干燥管F中发生反应的有      个,其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计13分)

26.(5分)200℃时,11.6 g 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 g,求原混合物中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7.(8分)(1)在标况下,用4.2gNaHCO3和200mL 含0.5mo HCl的盐酸反应制CO2,理论上可制备

CO2   L。

  (2)实际上由于一部分CO2溶解在反应后的混和溶液中,收集的CO2气体减少,已知每升溶液溶解CO2 1.2L,则实际收集CO2        升(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如果某学生将实际质量为13.2g的NaHCO3错误地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进行称量(5克以下用游码),根据他的称量结果进行计算,这些NaHCO3加热分解放出CO2的物质的量为      

答题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21.(6分)           ;             ;            

22.(8分)(1)         (2)         (3)         

(4)                                      

23.(8分)(1) A:     ;D:      ;E:      ;G:         

(2)①                        

 ②                          

24.(8分)(1)①                   ;②           

(2)                                    

(3)                          

(4)                              。

25.(13分)(1)           ;          ;                  

(2)          

(3)                       

(4)      ;                    

26.(5分)          。

27.(8分)(1)(3分)          

(2)(2分)         

(3)(3分)          

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C

A

D

C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D

C

D

A

A

CD

BD

C

D

B

21.(6分)  HCO3+H+==H2O+CO2;  CO2+2OH-== CO32- +H2O;  CO32-+CO2+ H2O ==2 HCO-3

22.(8分)(1)KHCO3     (2)0.04mol       (3)碳(或C

(4)H2O2作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2OH2O没有毒性及污染性

23.(8分)(1) A:NaHCO3;D:H2O;E:Na2O2;G:O2 (各1分)  

(2)CO32+H+=HCO3(CO32+CO2+H2O=2HCO3) 2分)

 ②     Na2O2+SO2=Na2SO4  (2分)

24.(8分)(1)①小试管中镁条溶解,产生无色气体;②烧杯中出现浑浊现象

(2)镁与盐酸反应析出氢气,并放出大量热,降低了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3)Mg+2H+=Mg2++H2

(4)小于

25.(13分)(1) 稀盐酸  ; 大理石(或碳酸钙)  过氧化钠  

(2) C

(3)CaCO3+2H+=Ca2++CO2↑+ H2O

(4)  3   ;  2Na2O2+2H2O=4NaOH+O2

26.(5分)  1:4  。   

27.(8分)(1)(3分)1.12

(2)(2分) 0.88 升

(3)(3分)0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