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2014-5-11 0:30:43下载本试卷

高一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12 S—32 Cl—35.5 Mn—5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20题)

1.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始于(  )

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             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

C.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后        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们已知道了107种元素,即已经知道了107种原子

B.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一定不相等

C.原子中的中子数相等

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但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3.有人认为人体实际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你认为人们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A.淀粉类物质     B.水   C.脂肪类物质     D.蛋白质

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和氯气反应        B.钠在氯气中燃烧  

C.氧化钙溶于水         D.红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5.下列属于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

A.C+ O2 CO2         B.C+ O2(气) CO2(气)+393.5千焦

C.C(固)+ O2 CO2(气)     D.C(固)+ O2(气) CO2(气)+393.5千焦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固体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是因为只发生了扩散过程           

B.含有水蒸气的气体通过固体氢氧化钠时,固体表面出现水珠,这是固体氢氧化钠潮解的原故

C.处于不同状态下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一般是气态>液态>固态      

D.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解过程将不再进行。

7.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直接用金属和氯气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C.MgCl2      D.AlCl3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l-和Cl2都是由氯元素组成的       B.Cl2有毒,Cl-也有毒      

C.Cl2和Cl 原子都呈黄绿色         D.Cl-和Cl2都能与金属钠反应

9.将一支盛满氯气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的气体约占试管容积的(  )

A.    B.     C.      D.  

10.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  )

A.Ca(OH)2     B.Ca(ClO)2         C.CaCl2        D.CaCO3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不正确的是(  )

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   

B.红热的铁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绿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苍白色       

D.盛满氯气的试管倒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充满液体

12.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在吸收氯化氢气体时会发生倒吸现象的是(  )

           

       

13.10mL 0. 1mol/L的硫酸与10mL 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

A.蓝色      B.红色     C.紫色       D.无色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6.5克氯化氢溶解在1升水中,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

B.22.4升氧气中不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C.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D.标准状况下,18克水的体积约为22.4升(  )

15.10mL0.1mol/L的AgNO3溶液恰好使相同体积的AlCl3、MgCl2、NaCl三种溶液中的氯离子沉淀完全,则三种氯化物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2:3:6    B.3:2:1      C.1;2:3       D.1:3:6

16.5克不纯的铁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2. 24L氢气,则该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  )

A.铝     B.铜   C.锌     D.银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一组是(  )

A.2LCO和2LCO2          B.标准状况下22.4LH2O和1mol O2

C.0,4克H2和4.48L HCl        D.18克水和标准状况下22.4L CO2

18.同温同压下,下列关于氢气和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等体积的氢气和氯气所含的分子数相同②氢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和氯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③氢分子与氯分子的大小相同④ 氢分子和氯分子本身的大小对于气体体积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9.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B.80克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C.0.5L1mol/L的硝酸中,含离子数为0.5NA       

D.1L1mol/L的蔗糖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20.体积相同的某植物溶液两份,其配方如表,两份营养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

成分

KCl

K2SO4

ZnSO4

ZnCl2

编号及含量

0.3 mol

0.2 mol

0.1mol

0

0.1mol

0.3 mol

0

0.1mol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仅钾离子浓度相同   D.仅氯离子浓度不同

二.填空题(本题共24分)

21.(8分)用20克烧碱配制成500毫升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摩/升,从中取出1毫升,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摩/升,含溶质    克。若将这1毫升溶液用水稀释到100毫升,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摩/升。

22. (8分)同温同压下,质量相等的二氧化硫和氧气分子个数比为    ,原子个数比为   ,体积比为    ,密度比为   

23. (8分)有A、B、C、D三种元素,核电荷数均小于18。A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的L层电子数是B和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B元素的电子分布在K、L、M层上。C元素的单质分子由两个原子组成,是密度最小的气态物质。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写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离子的电子式    ,C原子的名称    ,D原子的电子式   

三.实验题(本题共24分)

24.(12分)某学生发现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水的成分比较复杂,那么氯水中究竟什么成分具有漂白性呢?带着疑问,他作了如下探究:

⑴查找资料后得知氯水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探究

序号

方法简述

现象和结论

1

2

⑶根据资料查阅和实验结果分析,可推知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之所以具有漂白性,与它的____ __性质有关。

⑷该学生的探究活动体现了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即:            

         

25.(8分)某同学欲配制100毫升、0.2摩/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具体方案如下:

(一)  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

(二) 称量:

(三) 配制:(操作顺序已被打乱)

①   向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加入20毫升水使其溶解;

②   继续向A仪器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2-3cm处;

③   将冷却后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A仪器中;

④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洗涤,洗涤液也注入A仪器中,重复2-3次,轻轻摇匀;

⑤改用B仪器加水至刻度线,加盖充分摇匀。

仪器A是__  _____,仪器B是_______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              ____ 

(四)  问题讨论(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若不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  ,若仪器A用蒸馏水洗后未烘干,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  。

 (2)定容时,俯视观察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则所得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  。

26.(4分)如图所示,烧瓶内充满干燥的氯化氢气体,

(1)当打开弹簧夹,并挤压预先盛水的胶头滴管后,可以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喷泉实验后,水充满整个烧瓶,则所得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__摩/升。(S.T.P)

四.计算题(本题共12分)

27.(6分)将26.1克MnO2与500毫升12摩/升的浓盐酸共热,

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 Cl2  + 2H2O,则:

(1)    完全反应后可生成氯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

(2)    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3)    如果不考虑氯化氢的损失,在反应后的溶液里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能生成氯化银沉淀多少克?

28.(6分)取部分被氧化的镁带2.36克溶于60毫升2摩/升的硫酸溶液中,产生气体2.016升(标准状况下),求:

(1)    镁带中剩余镁的质量。

(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要使沉淀量达到最大值,至少需要加入6摩/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


高一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2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文本框: 请 勿 在 密 线 内 答 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24分)

21.(8分)   摩/升,   摩/升,    克。    摩/升。

22. (8分)分子个数比为   ,原子个数比为   ,体积比为    ,密度比为   

23. (8分)A    ,B    ,C    ,D   

三.实验题(本题共24分)

24.(12分)⑴查找资料后得知氯水的成分有__  ___、    、___ __、___ ____,

⑵实验探究

序号

方法简述

现象和结论

1

2

⑶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_     _,与它的_    _性质有关。

           

         

25.(8分):氢氧化钠_   _。A 是_       _, B是 _     

顺序是        

   (1_       , __  ___  。 (2)___     。

26.(4分)(1)看到                             _

原因是                                    __

(2)____      _摩/升。(S.T.P)

四.计算题(本题共12分)

27.(6分)

28.(6分)

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D

D

C

B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B

A

A

D

B

B

A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20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24分)

21.( 8分,2×4) 1  摩/升,  1 摩/升, 0.04 克。 0.01  摩/升。

22. (8分,2×4)分子个数比为 1:2  ,原子个数比为 3:4  ,体积比为 1:2  ,密度比为  2:1 

23. (8分,2×4)A    ,B [ Cl ]   ,C 氢   ,D  O  

三.实验题(本题共24分)

24.(12分,1×12)

⑴查找资料后得知氯水的成分有__氯气___、  水  、____盐酸___、___次氯酸____,

⑵实验探究

序号

方法简述

现象和结论

1

将干燥的有色布条放入装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

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2

将有色布条放入盐酸中

布条不褪色,说明盐酸不具有漂白性

⑶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__次氯酸__,与它的_强氧化性__性质有关。

⑷           

         

25.(8分,2+1×6):氢氧化钠_0.8克_。A 是_100_毫升容量瓶__, B是 __胶头滴管  ;顺序是①③④②⑤ 

  (1__偏小  , __无影响_____  。 (2)____偏大___   。

26.(4分,1×2+2)(1)看到____烧瓶内出现红色的喷泉,最后液体充满烧瓶。__

原因是_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压强大于烧瓶内压强,最终把水压入烧瓶中。__

(2)______0.0446__摩/升。(S.T.P)

四.计算题(本题共12分)

27.(6分)(1)6.72L,(2)1.2mol(3)774.9克

28.(6分)(1)2.16克,(2)4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