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1

2014-5-11 0:30:43下载本试卷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

   命题人:李新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Zn 65 Cu 6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分别填在第II卷密封线内。

3.第Ⅰ卷答案务必答在第Ⅱ卷的答题栏中,否则不得分;第II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4.考试结束,将第II卷上交(第I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表示,其正确的是(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总作还原剂

D.失电子难的原子,容易获得的电子

3.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      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   D.液氨、石灰水、水银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弱电解质,在常温下,其水溶液的大于7

B.熔融状态下的氢氧化钠能导电

C.因为属于微溶物质,所以是弱电解质

D.水是弱电解质,液态水中,只有一部分水分子电离成

5.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    D.X2是XO4的还原产物

6.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的反应

7. 与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反应可能是(以下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  )

A.反应        B.反应

C.反应       D.反应

8.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D.NaHCO3溶液中加NaHSO4溶液:HCO3--+H+=CO2↑+H2O

10.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

A.        B.

C.         D.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由酸电离出来的与由碱电离出的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

B.可以表示强酸与强碱发生的中和反应

C.离子方程式不能代表所有的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D.溶液与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是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炭直接燃烧不仅产生大量烟尘,而且会导致酸雨形成

B.为使液体燃料充分燃烧,可以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这保证了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C.人类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获得能量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它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13.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

A.R2>X2>Z2>Y2          B.X2>R2>Y2>Z2

C.Y2>Z2>R2>X2          D.Z2>X2>R2>Y2

14.在强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Mn2++5R2O8x-+8H2O==16H++10RO42-+2MnO4-,这个反应可定性地检验Mn2+的存在.在反应中充当氧化剂的R2O8x-中x的值是(  )

A.0         B.1          C.2        D.3

15.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水或酸后,各装置“U型”管中的液柱(水)左边高于右边的是(  )

(以上选择题答案务必答在第卷的答题栏中,否则不得分)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

题号

总分

得分

说明:1.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填写清楚。

2.考试结束后,只把第Ⅱ卷交回(第I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选择题答题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本题包括包括4小题,共22分)

16.(4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            ,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g.

17.(6分)

在上图所示——“比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实验中:各个烧杯中,电极的制作材料、大小、形状、距离以及浸入溶液的深度均相同;灯泡的功率相同;烧杯中,五种溶液的体积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把仪器连接好,接通电源。观察到的现象及作出的推论是:

相同条件下,连接插入_________(填写有关溶质的化学式)溶液的电极上灯泡的亮度大它们的溶液的导电能力________它们的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________它们的溶液中电解质的电离程度_________。

你应该注意到,该实验中使用的电解质都是一元碱、一元酸或一元一元酸形成的盐,由控制这样的实验条件,你想到: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不仅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可能还与                 有关。

18.(8分)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产生,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课堂上,我们曾观察过一个演示实验(如下图):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约10g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中,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目的是                 

②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个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19.(4分)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氯化钾、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可用一种试剂一次鉴别它们。甲同学选的是一种正盐溶液,乙同学选的是一种有色试剂,他们都得到了正确结论。试推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的试剂:甲_________,乙_________ 。

三、(本题包括包括4小题,共27分)

20.(4分)将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与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6分)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组成,为了检验它们所含的物质,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将沉淀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部分溶解。

试判断: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___               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        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________。

22.(9分)阅读下面两条科普信息,回答问题:

(1)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2g,这2g铁在人体中不是以单质金属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亚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亚铁离子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有利于人体吸收。

(2)在新生代的海水里有一种铁细菌,它们提取海水中的亚铁离子,利用酶为催化剂把它转变成它们的皮鞘(可以用Fe2O3来表示其中的铁),后来便沉积下来形成铁矿;该反应的另一种反应物是CO2,反应后CO2转变成有机物(用甲醛:CH2O表示)。

问题:

这两则科普信息分别介绍了人体内和海水中的亚铁离子与铁离子(或者铁的高价化合物)相互转化的事实、方法和途径。

(1)能在人体进行Fe2+和Fe3+的转化,这说明亚铁离子具有         性,铁离子具有           性;

(2)服用维生素C,可以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是    剂,具有      性;

文本框: ――――――――――――――――密―――――――――――封―――――――――――――线――――――――――――――――文本框: /////////////////////////不能在密封线内答题/////////////////////////(3)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4)第(2)条信息中的CO2   剂。

23.(8分)有化学反应:

(1)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在上述反应中,当经    (填“氧化”或“还原”)得到的S比经   (填“氧化”或“还原”)得到的S多16g时,生成硫的总质量为       g。

四、(本题包括包括1小题,共6分)

24.(6分)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为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是由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试解答:

(1)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已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则该反应中的反应物的总能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使用管道煤气必须防止因煤气泄漏而引起的中毒和爆炸。某厨房因煤气泄漏而发生爆炸事故。调查发现煤气是在达到室内原空气质量的6%时发生爆炸的,该住户煤气泄漏速率为3g/min,则爆炸时煤气已泄漏约     h。(假设厨房体积为25m3,空气密度约为)(注min——分钟,h——小时)

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C

B

C

C

C

D

D

D

C

A

C

B

二、(本题包括包括4小题,共22分)

16.  砝码放在左盘,烧杯放在右盘(或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 27.4g。(每空2分)

17.(6分)*(全部写对,2分)

强;大;大(每空1分,共3分)    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1分)

18.(8分)① 使固体反应物充分接触并起反应(2分)

(2分)

③ 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而将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2分)

反应的过程吸收热量(2分)  (每空2分)

19.(4分)甲:碳酸钠  乙:石蕊试液         (每空2分)

三、(本题包括包括4小题,共27分)

20.(4分)

(答案不唯一)(每空2分)

21.(6分)Na2CO3、Na2SO4     CuSO4、CaCl2       NaCl (每空2分)

22.(9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还原性;氧化性;  (2)还原;还原

(3)Fe+2HCl=FeCl2+H2↑ ;Fe+2H+=Fe2++H2↑      (4)氧化;

23.(8分)  每空2分

(1)(或)(2分)

(2)氧化;还原;48(每空2分,共6分)

四、(本题包括包括1小题,共6分)

24.(6分)(1)(2分);C(1分);小于(1分)

(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