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2.构成地壳基本骨架的非金属元素的是
A.Al B.O C. Si D.C
3.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
B.氯气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C.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4.钢筋混凝土强度大,常常用来建造高楼大厦、桥梁涵洞、高速公路等,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钢筋混凝土的主要成分的是
A.水泥、沙子和钢筋 B.水泥、沙子、碎石和钢筋C.水泥、碎石和钢筋D.水泥、沙子和碎石
5.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一定发光放热C.一定是化学反应 D.一定有氧气参与
6.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
A.HNO3 B.AgNO3 C.HClO D.NaHCO3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7.在含有离子的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
A.AlO2- B.CO32- C.Cl- D.SO42-
8.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制取的是 ( )
A.FeCl2 B.FeCl3 C.CuCl D.CuCl2
9.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 )
A.硅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石灰水 D.漂白粉溶液
10.右图装置可用于
A.
加热NaHCO3制CO2
B.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
11.可以用于除去氯气中水蒸气的干燥剂是
A. 碱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 D.固体烧碱
12.试预测下列哪些物质不具备漂白性 ( )
A.Na2O B.Na2O2 C.HClO D.NaClO
13.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 )
A.SO2与O2 B.NO2与NO C.O2与N2 D.NO与O2
14.下列试剂能贮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里的是 ( )
A.HF溶液 B.KOH溶液 C.盐酸 D.水玻璃
15.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
A.NO B. NO2 C. CO D.SO2
16.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 ( )
A.1:1 B.1:2 C. 2:1 D. 3:2
三、填空题(42分)
17.甲、乙两相邻的化工厂,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仍然各溶有以下八种离子(Ag+、Fe3+、Ba2+、Na+、Cl-、SO42-、NO3-、OH-)中各不相同的 4种,若单独排放,则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将甲、乙两厂的污水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再经沉淀后,排放的污水转变为无色澄清的NaNO3溶液,污染程度大为降低,又经测定,甲厂污水的pH大于7,试推断:
(l)甲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2)乙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
19.(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
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20.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接 , 接 , 接 ;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
乙中 ____ ,丙中 ______ ;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有位同学只用了一个圆底烧瓶、带玻璃管的橡皮塞、橡胶管、酒精灯、少量的浓氨水、大烧杯及水,即做成了喷泉实验。你能否做成该实验?如何操作?运用了什么原理?若用稀氨水是否也能做成该喷泉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