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化学会考模拟考试(一)
化 学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2008、5
第Ⅰ卷(机读卷 共50分)
考 生 须 知 | 1.考生要认真填写座位序号。 2.第Ⅰ卷为选择题,只有一道大题,共3页。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答。 3.第Ⅰ卷各题均须用2B铅笔按规定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机读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Fe—56 Mg—24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08年8月北京将举办奥运会,北京市民为此作出的贡献之一是机动车实行单双号出行。这样做不仅可以保障交通畅通,而且能减少下列哪种气体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
A.O2 B.N2 C.NO2 D.Cl2
2.下列物质属于烃的是
A.C2H5Br B.C2H6 C.C2H5OH D.CH3COOH
3.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和
B.
和
C. H2O和D2O D. O2和O3
4.已知铱的一种原子是,则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 77 B.114 C.191 D.268
5.下列有机物难溶于水且比水轻的是
A. 乙醇 B.乙酸 C.苯 D.四氯化碳
6.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NaOH B.NH4Cl C.CH3COOH D.HCl
7.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容量瓶 B.圆底烧瓶 C.试管 D.烧杯
化学试卷第Ⅰ卷第1页(共3页)
8.实验室收集下列气体时,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NO2 B.NH3 C.Cl2 D.NO
9.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铝离子的是
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 B.青铜 C. 钢铁 D.水银
11.下列电子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1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1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FeCl3 + Fe == 3FeCl2
B.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C.Na2O + H2O === 2NaOH
D.CuSO4 + Fe == FeSO4 + Cu
14.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A.NH4Cl B. Na2O2 C.HCl D.NaCl
15.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蛋白质 B.淀粉 C.蔗糖 D.葡萄糖
16.下列盐的水溶液, pH小于7的是
A.Na2CO3 B.NH4NO3 C.Na2SO4 D.KCl
17.某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H2—CHO,原有机物是
A.乙醇的同系物 B.乙醛的同系物 C.乙酸的同分异构体 D.丙醛的同分异构体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用带玻璃塞的细口瓶盛放NaOH溶液
B.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不能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C.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把NaOH固体直接放入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线就配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化学试卷第Ⅰ卷第2页(共3页)
19.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Zn是负极 ②Cu是正极
③Zn -2e-==Zn2+ ④Cu2+ +2e-== Cu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CO32- + 2H2O === H2CO3 + 2OH-
B.Na + H2O === H2↑ + OH-
C. Al3+ + 3H2O Al(OH)3 + 3H+
D. Cl2 + H2O = 2H+ + Cl- + ClO-
21.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3PO4>H2SO4 B.氢化物稳定性:HF>H2O >H2S
C.碱性:NaOH>Mg(OH)2>Ca(OH)2 D.原子半径:F> Cl> Br > I
22.下列几种物质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可以用来保存粮食、水果
B.福尔马林稀溶液可用于各种水产品保鲜
C.二氧化硫可以用来漂白某些有色物质,经久不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
D.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23.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Cl-、CO32-、K+ B.Na+、NH4+、NO3-
C.Na+、NO3-、Al3+ D.Ba2+、Fe3+、Cl-
24.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N2 (g) + 3H2(g) 2NH3(g)
下列说法中,能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N2、H2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B.N2、H2与NH3的浓度相等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
D.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
A.CH3COH B.
C.CH3= CH—CH3 D.CH3COOC2H5
化学试卷第Ⅰ卷第3页(共3页)
—————————————————————————
以 下 为 草 稿 纸
北京市朝阳区2008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模拟考试(一)
化 学 试 卷
第Ⅱ卷(非机读卷 共50分)
考 生 须 知 | 1.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区县、学校、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第Ⅱ卷包括三道大题,共4页。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答。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总 分 |
分 数 | ||||
阅卷人 | ||||
复查人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Fe—56 Mg—24
得分 | 阅卷人 | 一、填空题(共22分) |
1.(3分)在2H2SO4(浓)+C CO2↑+2SO2↑+2H2O的反应中。作为氧化剂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若反应中生成了
1mol SO2,则需消耗
mol H2SO4。
2.(3分)在①乙烯 ②乙酸 ③葡萄糖三种物质中,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
化学试卷第Ⅱ卷第1页(共4页)
3.(4分)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由Cu2+、Al3+、K+、Cl-、SO42-、CO32-组成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硝酸后搅拌,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体放出;
②向①所得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无沉淀生成,再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再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④向③所得溶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有沉淀生成,过滤。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组成固体粉末的离子中,不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不能肯定的离子是 ,须用 (填实验方法)进行鉴定。
4.(4分)在化学课上,围绕金属铝能否与浓硝酸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铝片,加入浓硝酸,立即塞上带导管的胶塞,并将导管通入另一支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请回答:
(1)常温下,试管中没有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在浓硝酸里铝的表面被 ,生成了坚固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2)将试管加热,剧烈反应,产生的一种红棕色气体是 (填化学式),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表明硝酸具有 (填序号)。
①酸性 ②不稳定性 ③强氧化性
5.(8分)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C、D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之和为10,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且均生成盐和水。请回答: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D、E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
(3)写出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将A元素的过氧化物19.5 g与足量二氧化碳完全反应,有 mol 电子发生转移。
化学试卷第Ⅱ卷第2页(共4页)
得分 | 阅卷人 | 二、实验题(共20分) |
6.(4分)实验室制取氨气。
(1)当用固体NH4Cl和Ca(OH)2来制取氨气时应选用右图装置中的 ,
(填序号,下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收集氨气时应选用____。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3)为了得到干燥的NH3,应选用________作干燥剂。
A.碱石灰 B.浓H2SO4 C.P2O5
7.(8分)欲除去下表中有关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填入所用的试剂及主要操作步骤(填序号)。
供选用的试剂有:(a)溴水;(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盐酸;
(d)NaOH溶液; (e)饱和Na2CO3溶液。
供选用的操作有:①过滤; ②蒸馏; ③分液;④通过干燥管;⑤通过洗气瓶。
选用试剂 | 主要操作 | |
(1)SiO2中混有Al2O3 | ||
(2)乙烷气体中混有乙烯气体 | ||
(3)C2H4中混有SO2气体 | ||
(4)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 |
8.(8分)某同学用下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氯气的性质。
请回答:
(1)生成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②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起漂白作用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4)⑤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 ______。
化学试卷第Ⅱ卷第3页(共4页)
得分 | 阅卷人 | 三、计算题(共8分) |
9.(4分)使0.23 g金属钠跟足量的水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00 mL。试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10.(4分)镁、铝、铁是重要的金属,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11.9 g Mg-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2.7 g 。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 L(标准状况)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恰好使Mg2+、Al3+、Fe3+完全转化为沉淀,则沉淀的质量为 g。
北京市朝阳区2008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模拟考试(一)
化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2008、5
第Ⅰ卷(机读卷 共5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B | B | B | C | C | A | D | B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C | C | C | D | B | A | B | B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B | D | A | C | D |
第Ⅱ卷(非机读卷 共50分)
一、填空题(共22分)
1.(3分) H2SO4 ……………………………………………………………………1分
C ………………………………………………………………………1分
1 ……………………………………………………………………1分
2.(3分) ① ……………………………………………………………………1分
③ …………………………………………………………………………1分
② ……………………………………………………………………1分
3.(4分) CO32-、SO42-、Cu2+ ……………………………………………………1分
Cl-、Al3+ ……………………………………………………………1分
K+ ………………………………………………………………………1分
焰色反应 …………………………………………………………………1分
4.(4分)(1)钝化 ……………………………………………………………………… 1分
(2)NO2 …………………………………………………………………1分
……………………1分
(说明:没有配平、没有加热符号不给分)
(3)① ③ (没有填全选项不给分)………………………………………… 1分
5.(8分)(1) ……………………………………………………2分
(2)HClO4 ……………………………………2分
(3)Al(OH)3 + OH- == AlO2- + 2H2O …………………………………………………2分
(4)0.25 ……………………………………………2分
二、实验题(共20分)
6.(4分)(1)A ………………………………………1分
…………………………1分
(2)B ………………………………………………………………1分
(3)A ………………………………………………………………1分
7.(8分)(1) c ① …………………………………………2分
(2) a ⑤ ……………………………………………………………2分
(3) d ⑤ ……………………………………………………………2分
(4) e ③ ……………………………………………………………2分
8.(8分)(1) …………………………2分
(2)吸水干燥 ………………………1分
(3)有色布条不褪色 有色布条褪色 HClO ……………每空1分
(4)Cl2 + 2OH-== Cl- + ClO- + H2O …………………………………2分
三、计算题(共8分)
9.(4分)解:设与0.23 gNa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y
2Na + 2H2O = 2NaOH + H2↑
…………………………1分
23 g×2 2 mol 22400 mL
0.23 g x y …………………………1分
(1) ………………1分
(2)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分
答:(略)
10.(4分)(1)2Al + 2OH- + 2H2O == 2AlO2- + 3 H2↑…………………………………………1分
(2)
……………………………………1分
(3)27.2 ……………………………………………………………2分
化学试卷第Ⅱ卷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