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年级化学能力测试题4

2014-5-11 0:31:16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级化学能力测试题[4]

[  ]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经测定3秒末的氢气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S1),则6秒末NH3的浓度为

A.1.2mol/L     B.大于1.2mol/L       C.小于1.2mol/L      D.不能确定

[  ]2.一定温度下,在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反应H2(g)+I2(g)2HI(g);△H<0.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恒容时,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减小

B.恒温时,减小容积平衡不移动,但气体颜色加深

C.恒容时,通入H2,I2的质量分数减小

D.恒压时,通入HI气体,刚开始时正反应速率会减小

[  ]3.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关于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

[  ]4.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等压容器中,反应2A(g) + 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 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mol、2mol、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的三者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  ]5.加热装有1molHI气体的定容密闭容器,发生如下反应:2HI(g)H2(g) + I2(g);△H>0,在t1℃反应达到平衡时,I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1;若起始时在该容器中加入2molHI,在t2℃达到平衡时,I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若t1 = t2,则x1 < x2                  B.若t1 = t2,则x1 < x2

C.若t1 < t2,则x1 = x2                  D.若t1 < t2,则x1 < x2

[  ]6.如右图,向A中充入1molX、1molY,向B中充入2molX、2molY,起始时A、B的体积相等都等于a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关闭活塞K,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X(g)+

Y(g)2Z(g) + W(g);△H<0。A保持恒压,B保持恒容,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4a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速率:v(B)> v(A)       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80%

C.平衡时的压强:PB = 2PA          D.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A<B

[  ]7.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 B(g)C(g)。若开始时通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开始时通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3amol

B.若开始时通入x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ymol和3amol,则x = 2,y = 3-3a

C.若开始时通入4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B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2mol

D.若开始时通入2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再通入3molC,则再次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 (2-a)

[  ]8.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或通入一定量A、B、C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如图1),3min后给体系加热,气体C的体积分数Ψ(C)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均随温度分别发生了图示变化(如图2、图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前2min中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mol/L·min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一定均为气态

[  ]9.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H<0. 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增大1倍,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45倍,则m+n>p+q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平衡体系共有气体amol,再向其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a+b,则(m+n)>(p+q)

D.温度不变时,若压强增大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体积的1/2要小

[  ]10.pH=9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按4:1的体积比混合,则溶液中c(H+)为(mol/L)

A. (4×109 + 1×1012) 1/5   B. (8×109 + 1×1012) 1/5     C. 5×1010    D. 5×1012

[  ]11.将pH=8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00倍,稀释后所得溶液中Ba2+浓度与OH浓度之比为

A. 1:2           B. 1:200          C.1:50          D. 1:100

[  ]12.用水稀释0.1mol/L的醋酸溶液,其中随水的增加而最终增大的有

①H+的物质的量  ②c(H+)  ③c(OH)  ④c(H)/c(HAc)  ⑤c(HAc)/c(Ac)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         D. ③④

[  ]13.某强酸溶液pH=a , 强碱溶液pH=b, 已知a+b=16,在常温下混合后pH=7,则酸溶液体积V和碱溶液的体积V的准确关系是:

A. V=102V       B. V=102V碱          C. V=2V       D. V=2V

[  ]14.取pH值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二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 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 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小             D. 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度一样大

[  ]15. 从下列现象可以判断某酸是强酸的是

A.加热该酸至沸腾也不分解                 B.该酸可以分解石灰石放出CO2

C.该酸可以把Al(OH)3沉淀溶解              D该酸浓度为0.1mol·L1时的pH为1

[  ]16. 将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A.溶液的pH增加  B.CH3COOH电离度变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cOH)减少

[  ]17. 用0.01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NaOH溶液体积最大的是

A. 盐酸        B. 硫酸         C. 高氯酸          D. 醋酸

[  ]18. 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l和V2,则Vl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        B.V1<V2        C.V1=V2        D.V1≤V2

[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H=3和pH=4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3.5

B  溶液中[H+]越大,pH值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

C  液氯虽然不导电,但溶解于水后导电情况良好,因此,液氯也是强电解质

D 当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  ]20.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该溶液的pH值可能为1或13   D.无法确定

[  ]21.下列溶液中,pH>8的是

A.0.1mol/L氨水跟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B.将pH=10的NaOH溶液稀释至1000倍后所得到的溶液

C.将pH=5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000倍后所得到的溶液

D. c(OH)=10-6mol/L的NaOH溶液10mL加入浓度10-5mol/L的NaOH溶液100mL后的溶液

[  ]22.浓度都是0.2mol/L的盐酸(甲)和醋酸溶液(乙)各50mL,分别加入等体积的0.1mol/L的烧碱溶液。以下关于反应后甲、乙两种溶液的说明,错误的是

A.甲溶液的pH在1~2之间                      B.甲溶液的pH较乙小 

C.甲溶液的pH较乙大                        D.乙溶液的pH大于7                                                                                                                                                                                                                                                                                                                 

[  ]23.向一定体积的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值变小         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C.溶液中的c(H)增大        D.中和此溶液所需的0.1mol·L1NaOH溶液的体积增加

[  ]24.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B. c(H)=1×10-7mol·L-1 的溶液  

C. pH=14-pOH 的溶液                        D . c(H)=c(OH)

[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25℃纯水中,c(H)=c(OH)=107 mol/L,呈中性

B.溶液中,若c(H+) > 107 mol/L,则c(H) > c(OH),呈酸性

C.c(H+)越大,则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D.pH为0的溶液,其中只有H而无OH

[  ]26.下列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之比(①∶②∶③∶④)是:①1mol/L的盐酸;②0.1 mol·L1的盐酸;③0.01 mol·L1的NaOH溶液;④0.001mol/L的NaOH溶液

A.1:10:100:1000     B.0:1:12:11      C.14:13:12:11       D.  14:13:2:3

27.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人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已知:2NO2 (g)N2O4(g);△H<0)

(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的N2O4的速率是VA_______VB。(填“>”、“<、”“=”);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若在A、B中再充人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A将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不变”);若通人等量的Ne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B中NO2的转化率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_________中的颜色较深。

(4)若在容器A中充人4.6g的NO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7.5,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28.(I)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可根据            现象来判断甲、乙都已达到平衡。

(2)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处, 则a的取值

范围是      

(3)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1处,则甲中C的物

质的量为        mol,乙中C的转化率    50%(填:“>”、“<、”“=”),此时,乙中可移动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刻度    处(填下列序号)① <6   ② >6   ③ =6。

(4)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靠近0处,则乙中可移动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不大于   ;若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靠近2处,则乙中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不小于   

(Ⅱ)若一开始就将K、F固定,其它条件均不变,则达到平衡时:

(1)甲、乙中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 );

(2)测得甲中A的转化率为b,则乙中C的转化率为     

(3)假设乙、甲两容器中的压强比用d表示,则d的取值范围是                

29.已知可逆反应CO (g)+ H2O(g)CO2 (g)+ H2(g),达到平衡时,K =c (CO2)×c (H2)/c (CO)×c (H2O),K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1)830K时,若起始时:c (CO) = 2 mol/L,c (H2O) = 3 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K值为           

(2)830K,若只将起始时c (H2O)改为6 mol/L,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3)若830K时,起始浓度c (CO) = a mol/L,c (H2O) = b mol/L,H2的平衡浓度c (H2) = c mol/L,

①a、b、c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当a = b时,a =         c。

30.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中通入6mol A和2mol B,向乙中通入1.5mol A、0.5mol B和3molC和2molD,将两容器的温度恒定在770K,使反应3A(g)+B(g)xC(g) +D(s)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_________;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x=_________。

(2)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否相等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

(3)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改为按不同配比作为乙的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都仍为0.2。

①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②若加入0.6molA和0.2molB,则C和D起始物质的量分别应满足        ,         

(4)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    :  

31.如图1,将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T1温度下发生如

下反应:2SO2(g)+O2(g)2SO3(g);△H<0。

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0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1 mol。试回答:

(1)在图2中作出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进行到t0时的变化曲线;

(2)当反应进行到t1时间时(t1>t0),给上述反应容器加热到温度为T2 (T2>T1),反应在t3 时间时 (t3>t1)重新达到平衡状 态,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________2.1 mol(填“<”、“>”或“=”)。

(3)若起始时加入0.6 mol SO2、0.3 mol O2和x mol SO3,保持温度

不变,达到平衡状态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上述平衡状态相同,x

的值为__________。

32.右图为周期表的一小部分,A、B、C、D、E的位置关系如图

所示。其中B元素的最高价是负价绝对值的3倍,它的最高氧化物中

含氧60%,回答下列问题:

(1)A的质量数是____,位于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

(2)分别写出以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B        C       E        

B、C、E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其稳定性由强到弱砌的顺序是

 

                                 

33.现有S2、SO32、NH4+、Al3+、HPO42、Na+、SO42、AlO2、Fe3+

HCO3、Cl等离子,请按要求填空:

⑴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碱性的是:                          

⑵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酸性的是:                          

⑶既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⑷既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不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34.25℃时,若pH=a的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pH=b 的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D  6C  7C  8D  9B  10D  11B  12A  13B  14B  15D  16A  17D  18A  19D  20C  21D  22C  23B  24D  25A  26A

27.(1)< 变小 (2)增大 不变 变小(3)A (4)0.02mol

28.(Ⅰ)(1)K、F不再移动  (2)0<a<2 (3)1 > ②    (4)8 4

(Ⅱ)(1)甲=乙  (2)1-b (3)4/3<d<3/2

29.(1)                   CO + H2O(g)CO2 + H2

    起始浓度(单位均为mol/L) 2   3    0   0

      转化浓度                 1.2  1.2    1.2 1.2

      平衡浓度                0.8  1.8    1.2 1.2

    K=    

  (2)设CO的转化浓度为x      CO + H2O(g)CO2 + H2

       起始浓度(单位均为 mol/L) 2   6     0  0

        转化浓度               x   x     x  x

        平衡浓度              2 – x  6 – x   x  x

    K =,x = 1.5 mol/L     

  (3)                       CO + H2O(g)CO2 + H2

  起始浓度(单位均为mol/L)  a   b     0  0

     转化浓度                 c   c     c  c

       平衡浓度                a – c b – c    c  c

    ①,②a = b,则a = 2c

30.⑴ 2,4 ⑵相等,0.6 ⑶① n(D)>4/3 mol ② n(C)=3.6mol n(D) >17/15mol

⑷8∶5

天·星om

 
文本框: tesoon

Tesoon.com

 天星版权

 

天·星om

 
文本框: tesoon
文本框: tesoon
文本框: 天星
文本框: tesoon


31.(1)(曲线)

(2)>

(3)大于零的任意值 

32.(1)16;氧;二;ⅥA 

(2)H2SO4;H2SeO4;HClO4; HCl;H2S;H2Se

33.⑴S2,SO32,HPO42,AlO2,HCO3 

NH4+,Al3+,Fe3+ 

Na+,Cl,SO42   

HPO42,HCO3  

 

34  a+b=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