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年级化学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2014-5-11 0:31:16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级化学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已知反应A+B= 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能量总和一定高于C和D的能量总和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自发进行

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  )                  

  A.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B.加入催化剂

  C.温度和压强              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3、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H2O(l)=H2(g)+O2(g);H= +242kJ·mol-1

B、2H2(g)+O2(g)+2H2O(l);H= -484kJ·mol-1

C、H2(g)+O2(g)=H2O(g);H= +242kJ·mol-1

D、2H2(g)+O2(g)=2H2O(g);H= -484kJ·mol-1

 4、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    R(g)+S(g)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 的气体密度不随 时间变化

5.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HI(g)  H2(g)+ I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有以下措施: ①增大氢气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缩小体积  ⑤增大HI的浓度  ⑥减小压强,其中可采取的有  (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6、反应:X(g) + 3Y(g)  2Z(g)  H﹤0,在不同温度T、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和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


7、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2=3、3=2,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8、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放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则不能自发进行

 B. 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一个物理量,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熵变有增有减,熵变增加,则反应可自发进行,熵变减小,则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反应焓变和熵变有关。当△H—T△S >0时,反应非自发。

 D.通常 ,既可向正方向进行,又能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可逆反应。

10. 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使用催化剂

11. 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

12. 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逆向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有利于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逆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3. 反应:L(s)+aG(g)bR(g) 达到平衡时,

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

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 +1<b

1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x A + y B   z C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C是气体,且x + y z ,则增大压强平衡一定不移动

B.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 + y z

C.若B、C都是气体,其它条件不变,增大A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则A为固态或液态

D.若升高温度C的质量分数减少,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15、某恒温恒容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2A(g) B(g),在相同条件下,若分别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或B气体,重新达到平衡后,容器内A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      (   )

A.都增大          B.都减小

C.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D.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二. 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若只包含一个正确选项,多选时该题0 分;若正确答案有2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选2个且都正确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分)

16.如图表示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可逆反应2L(气) 2M(气)+N(气);△H>0平衡状态的影响 p1<p2,图中y轴表示的意义是       (  ) 

A.一定条件下L的转化率      B.气体混合物中M的体积分数 

C.气体混合物中L的体积分数   D.气体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17、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时间t

 

A的转化率

 


A

 

D

 


18、对于某一已经建立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或采取某些措施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一定使用催化剂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②⑤ 

19、T °C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文本框:

图(1)      图(2)

A.在(t1+10)min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C.T °C若由0.4mol/L A、0.4mol/L B、0.2mol/L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mol/L

D.(t1+10)min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0、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g)+2B(g) 2C(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此时C气体的体积为50%,则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5V      

 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5V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了0.5V

   D.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了0.5V

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 16分)

21、(6分)发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火箭是用肼(N2H4)为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N2(g) + 2O2(g) = 2NO2(g) △H = 67.7 kJ·mol1

N2H4(g) + O2(g) = N2(g) + 2H2O(g) △H =-534 kJ·mol-1

肼与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下列反应 :

H2(g)=2H(g)  ΔH1=+Q1 kJ/mol  

O2(g)=2O(g) ΔH2=+Q2 kJ/mol

2H(g)+O(g)=H2O(g) ΔH3=-Q3 kJ/mol 

H2O(g)=H2O(l) ΔH4=-Q4 kJ/mol

    H2(g)+ 1/2O2(g)=H2O(l);ΔH5=-Q5 kJ/mol

试指出Q1、Q2、Q3、Q4、Q5的等量关系:                 

22. (6分)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

①若升高温度,A物质的转化率增大,该反应为   热反应。

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态。

23. (12分)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发生如下反应:

4Ag+Bg2Cg

反应进行到10S末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内有A为0.6mol,B为0.4mol,C为0.2mol,

(1)则vA=  _____________  vB=  _________________ vC= 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A有   ___  mol,反应前B有  _____   mol

⑶达到平衡状态时,A物质的转化率为        。

24、(16分)右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铜和稀硝酸反应速率[υ(NO)]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测定铜和稀硝酸反应速率[υ(NO)],

本实验需要记录的实验数据为:  _______  __、

______  __

⑶实验前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⑷为保证实验的成功,加入一定量稀硝酸是很重要的操 

作,你认为应怎样进行为好?__________________ 

后将弯曲的铜丝迅速伸入溶液并开始____   __。

⑸该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用NO表示铜和稀硝酸的反应速率和时间的关系图如右图所示。则:

①   a→b,υ(NO)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c,υ(NO)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25.(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H2)=υ(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26、(7分)下表的实验数据是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平衡混合物中NH3含量的变化情况。

 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 入料V(N2)∶V(H2)=1∶3]

NH3    压强/MPa

的含量 /%

温度/℃

0.1

10

20

30

60

100

200℃

15.3

81.5

86.4

89.9

95.4

98.8

300℃

2.2

52.0

64.2

71.0

84.2

92.6

400℃

0.4

25.1

38.2

47.0

65.2

79.8

500℃

0.1

10.6

19.1

26.4

42.2

57.5

600℃

0.05

4.5

9.1

13.8

23.1

31.4

(1)比较200℃和300℃时的数据,可判断升高温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      反应。

(2)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合成氨适宜的条件是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低温低压

(3)计算500℃,30MPa时N2的转化率         。

(4)实际工业生产合成氨时,考虑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还采取了一些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一个措施:                     

27.(5分) 将4mol SO2与2molO2放入4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

2SO+ O2   2SO3  测得平衡时容器中压强是起始时压强的5/6倍,求:

(1)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2)平衡时SO2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