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及水解平衡测试

2014-5-11 0:31:19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及水解平衡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化学性质   B.催化剂    C.反应物的浓度    D.反应温度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乙醇         B、CH3COOH    C、BaCl2          D、Cl2

3.下列溶液中,c(H+)有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0.1mol/LHCl溶液②0.1mol/LH2SO4溶液③0.1mol/LNaOH溶液④0.1mol/LCH3COOH溶液

A、③②④①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4.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mol/L,经过10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5mol/L,在这10s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A、0.15   B、0.15mol/(L•s)   C、0.05mol/(L•s)   D、0.15mol/L

5.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恰好完全中和时,它们一定相等的是:

A、体积    B、质量   C、物质的量浓度    D、H+和OH的物质的量

6.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  2NH3(g )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反应速率为

A.1.2mol/(L·min)     B.1mol/(L·min)

C.0.6mol/(L·min)     D.0.4mol/(L·min)

7.在2A+B  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 0.5mol·L-1·S-1      B.υ(B) = 0.3 mol·L-1·S-1

C.υ(C) = 0.8mol·L-1·S-1      D.υ(D)= 1 mol·L-1·S-1

8.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A,同时生成3n摩尔B    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C.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D. V=V=0

9.下列措施,一定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有气体参加反应时增大压强    B.升高反应混合物的温度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其他量均不变仅增大容器体积

10.在密闭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HI气体,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HI    H2+I2 (气) 。下列叙述中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A.HI、H2、I2的浓度相等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化时

C.混合气体的总压不变时   D.v(HI):v(H2):v(I2)=2:1:1时

11.25℃时,将0.1 mol/L的某酸与0.1 mol/L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为 

A.≤7     B.≥ 7       C.= 7       D、不能确定

12.向一定体积的0.1mol/L的醋酸溶液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值变大   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中和此溶液所需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增加

13.0.1 mol/L NH4Cl溶液中,由于NH4的水解,使得c (NH4) < 0.1 mol/L。如果要使

c (NH4)更接近于0.1 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入少量氢氧化钠        B 加入少量盐酸

C  加入少量水           D 加热

14.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g) + 2B(g) = 3C(g),经过3min后A的物质的量由10mol变成7mol,则下面的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A、v(A)=1 mol/(L·min)        B、v(B)=1 mol/(L·min)

C、v(C)=2 mol/(L·min)        D、v(B)=2 mol/(L·min)

15.下列各种试纸,使用时预先不能用蒸馏水湿润的是

  A、红色石蕊试纸  B、淀粉KI试纸  C、pH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1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N2O4,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降温后NO2的浓度增大        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17.对于可逆反应CO2 (g)+ NO(g)CO(g)+ N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可以使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强    D.加入催化剂

18.10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19.浓度均为0.1mol/L的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相混合后,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Na+)>c( HCOO-) >c( OH-) >c( H+)  B.c( HCOO-) >c( Na+) >c( OH-) >c( H+)

C.c( Na+) =c( HCOO-) =c( OH-) =c( H+)    D.c( Na+) =c( HCOO-) >c( OH-) >c( H+)

20.在N2+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反应中,为了提高H2的利用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A.升温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强    D.增大H2的浓度

21.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接近0℃时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B.20℃,100 g水中可溶解34.2 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

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的压强增大,100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也增加

22. 用[H+]均为0.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l和V2,则Vl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     B.V1<V2     C.V1=V2     D.V1≤ V2

23.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v(正)最大,v(逆)为零    B、随反应进行,v(正)逐渐减少,最后为零

C、随反应进行,v(正)逐渐减少,最后不变    D、随反应进行,v(逆)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2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H3•H2O = NH4+ + OH-      B、CuCl2    Cu2+ + 2Cl

C H2CO3   2H+ + CO32 -         D、NaOH = Na+ + OH

25.合成氨反应中:3H2+N2       2NH3,其反应速率可以分别用v(H2),v(N2),v(NH3)

[mol/(L·s)]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是:

A、v(H2)=v(N2)=v(NH3)  B、3v(H2)=v(N2)  C、3/2v(H2)=v(NH3)   D、v(H2)=3v(N2)

26. 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27.向0.1 mol·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A.Na、CO  B.Na、HCO  C.HCO、CO  D.Na、OH           

28.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D、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二、填空题

29.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__    或生成物浓度的______       来表示。常用单位有_________   。同一反应中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              

              之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30.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______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_______,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________的状态。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剂对平衡______影响。

31.电离平衡状态是弱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电离成     的速率和    结合成分子的

速率____   ___的动态平衡。

32.纯水是一种­­­­­­­­__________        ,能微弱电离出__ _ 和_ __     ,25℃时,水电离出的两种离子浓度均为_ __   ,其离子浓度乘积为___  _  .盐类水解可看作__     __  反应的逆反应。一般强酸弱碱盐水溶液呈_  ___    ,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_  __    ,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_    _   _性。

33.在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CO(g)+NO2(g) 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

(1)扩大容器体积,平衡       移动,反应混合物的颜色        

(2)升高温度平衡              方向移动,如果加入催化剂,NO的物质的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4. 在NH3+H2O NH3·H2ONH4++OH-平衡体系,按下列操作改变条件时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

①加入氯化铵晶体,平衡向______   反应方向移动.

②加入盐酸,平衡向________     反应方向移动.

③加入苛性钠,平衡向_______   反应方向移动.

35.(4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现有如下反应:6CO2+12H2OC6H12O6+6H2O+6O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增加CO2浓度,该反应的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很多,如利用塑料薄膜大棚种植农作物,能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根据上述反应,请你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角度,提出在大棚种植中使农作物增产的两条措施:①             ;②              

36.(4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O (g)+ H2O(g)CO2(g)+ H2(g) ,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扩大容器的体积,则该反应速率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7.在分组实验中,某同学配制了两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Cl溶液和HAc(醋酸)溶液,装瓶后忘了贴标签。为了区分两瓶试剂,利用所学知识想出了三中方法:

  方法一:导电性检测法(用带有小灯泡的同一导电性实验的装置,在两种溶液中浸入相同的深度,然后根据亮度判断),实验中小灯泡较亮的导电溶液是      

  方法二:pH检测法(通过比较两种溶液的pH值判断),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方法三:通过化学反应观察现象法(比较两种溶液与Zn粒反应产生H2的快慢判断),产生H2的较快的是        溶液。另一同学认为第三种方法不够严密,请你分析该方法不够严密的理由是:                 

                                       

三、计算题(理科生做,文科生不做)

38.在合成氨时,将1体积氮气和3体积氢气混合后通过合成塔中的催化剂,若从塔中导出的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12%,求N2和H2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B

B

D

C

B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B

C

A

B

B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D

D

D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