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苏教版高二化学反应原理过关检测试题

2014-5-11 0:31:19下载本试卷

苏教版高二化学反应原理过关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时存在如下平衡:2NO2(g) N2O4(g) △H<0。把烧

瓶置于100℃的水中,则下列几项性质中不会改变的是

①颜色  ②平均分子量  ③质量  ④压强   ⑤密度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④和⑤    D、③和⑤

3.在容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A(g)+nB(g) pC(g)+qD(g),

经过5分钟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减少了amol·L-1,B的平均反应速

度VB=a/15mol·L-1·min-1,C增加了2a/3 mol·L-1,这时,若增加系统压强,发现

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为

 A、3︰1︰2︰2  B、1︰3︰2︰2  C、1︰3︰2︰1  D、1︰1︰1︰1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5.人体血液的pH保持在7.35~7.45,适量的CO2可维持这个pH变化范围,可用下面化

学方程式表示:H2O+CO2H2CO3H+HCO3。又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体积

分数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快而且太深的呼吸可以导致碱中毒(pH过高)

B、太快而且太深的呼吸可以导致酸中毒(pH过低)

C、太慢而且太浅的呼吸可以导致酸中毒(pH过低)

D、太慢而且太浅的呼吸可以导致碱中毒(pH过高)

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O2(g)=ZnO(s) △H =-351.1kJ·mol-1

Hg(l)+O2(g)=HgO(s) △H =-90.7 kJ·mol-1

由此可知反应Zn(s)+HgO(s)=ZnO(s)+Hg(l)的焓变为

 A、-260.4 kJ·mol-1      B、-441.8 kJ·mol-1

 C、260.4 kJ·mol-1      D、441.8 kJ·mol-1

7.本题所列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8.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a2HPO4溶于水:Na2HPO4=2Na++H++PO43

 B、NaHSO4熔化:NaHSO4=Na++H++SO42  

C、HF溶于少量水中:2HFH++HF2

 D、(NH42 SO4溶于水:(NH42 SO4=2NH4++SO42

9.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 CuSO4 +Na2CO3 主要:Cu2+ + CO32+ H2O = Cu(OH)2↓+ CO2

          次要:Cu2+ + CO32= CuCO3

(2) CuSO4 +Na2S  主要:Cu2+ + S2= CuS↓

          次要:Cu2+ + S2+ 2H2O = Cu(OH)2↓+ H2S↑

则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CuS <Cu(OH)2<CuCO3      B、CuS >Cu(OH)2>CuCO3

C、Cu(OH)2>CuCO3>CuS       D、Cu(OH)2<CuCO3<CuS

10.pH=9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按4︰1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溶液中H+浓度为(单位:mol·L-1

A、×(4×10-9+1×10-12)      B、×(8×10-9+1×10-12)

  C、5×10-10             D、5×10-12

二. 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    D、气体总物质的量

12.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13.在体积都为1 L,pH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各投入0.65 g锌粒,则下图

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

14.目前,人们正在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是以熔融的钠和硫为两极,以Na+导电的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式如下:Na2Sx2Na+x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Na 作正极,S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钠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C、当用该电池电解AgNO3溶液时,阳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时,消耗金属钠2.3g

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Sx2--2e-=xS

15.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  △H<0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图Ⅰ研究中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

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16.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

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 + 2e = 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17.常温下设a代表Ba(OH)2,b代表NaOH溶液,c代表NH3·H2O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的pH:a>b>c 

B、同pH时,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a=b<c

C、同pH、同体积的三种溶液消耗同浓度盐酸 的体积:a=b=c

D、同pH时,稀释不同倍数、pH仍相同,三种溶液稀释的倍数:a>b>c

18.实验测得常温下0.1 mol/L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不等于l,0.1 mol/L某一元碱(BOH)溶液里:C(H+)/C(OH)=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里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C(B+)>C(A)>C(OH)>C(H+)  B、C(A)>C(B+)>C(H+)>C(OH)

  C、C(B+)+C (H+)=C(A)+C(OH)  D、C(B+)>C(A)>C(H+)>c(OH)

19.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 、NH4+ 、Cl 、I

B、pH值为1的溶液:Cu2+、Na+ 、Mg2+、NO3-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D、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 、CO32-、NO3-、Al3+

20.某溶液中只含有Na、H、OH、A四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溶液中c(A)= c(Na),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a)> c(A)> c(OH)> c(H

  C、若c(OH)> c(H),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a)> c(OH)> c(A)> c(H

D、若溶质为NaA、HA,则一定存在:c(A)> c(Na)> c(H)> c(OH

填空题

21.在一定温度下,有1mol N2气体和3mol H2气体发生下列反应:

N2(g)+3H2(g) 2NH3(g) △H<0。

(1)若在相同温度下,分别在1L定压密闭容器A中和1L定容密闭容器B中反应:

   哪个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平衡? 答:       。           

   哪个容器中的N2的转化率高? 答:        。           

(2)若在上述定压密闭容器A中,反应已达到平衡时,再加入0.5摩氩气,则N2

转化率会起什么变化?答:                  

正反应速度与原平衡相比,有无变化,简答理由。

                                  

(3)若在1L定容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和物中N2、H2、NH3的物质

的量分别为A、B、C摩。仍维持原温度,用x、y、z分别表示开始时N2、H2、NH3

的加入的物质的量(mol),使达到平衡后N2、H2、NH3的物质的量也为A、B、C摩。

则应满足的条件是:

  ①若x=0,y=0,则z=        

  ②若x=0.75,则y应为       mol、z应为        mol。

  ③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22.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下述反应:2A(g)+B(g)2C

(g)+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0.4mol·L-1

(1)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体积,则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2)维持容器的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0.4mol·L-1的是   

A、4molA+2molB         B、2molC+1molD  

C、2molA+1molB+2molC+1molD   D、1molA+0.5molB+1molC+0.2molD

(3)若维持容器的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不同配比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仍是0.4mol·L-1

①反应从逆反应开始,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②若加入0.2molA和0.1molB,则C和D起始物质的量分别应满足       

23.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

  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

  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开始时,A、

 B的体积相同。已知:

2NO2(g)N2O4(g) △H<0。

(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的N2O4的速率是V(A)  V(B)(填“<”、“>”或“=”);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下同)。

(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A)将  

若通入等量的Ne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    ,B中NO2的转化率将   

(3)室温时,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    中的颜色较深。

(4)若在容器A中充入4.6g的NO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7.5,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    

24.如图所示,当关闭K时,向A中充入1molX、1molY,向B中充入2molX、2molY,起

始时,V(A)=V(B)=a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

列反应:2X(g)+2Y(g)3Z(g)+2W(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Ⅰ)

时,V(B)=1.2aL。请回答:

(1)B中X的转化率α(X)B     

(2)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Ⅱ)时,B的体

积为     (用的代数式表示,连接管中气体体积不

计)。

25.某二元酸H2A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A2-+H+。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NaHA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0.1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    0.11mol·L-1(填“<”、“>”或“=”),理由是:           

(4)0.1mol·L-1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6.如图所示,若电解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

试回答:

  ⑴ 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______。

⑵ pH变化:A池________,B池_______,

C池________。

⑶ 通过5min时,B中共收集224mL气体(标

 况),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前硫酸铜溶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⑷ 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mL,电解

后溶液的pH = ______。

四.实验题

27. 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经测定NaOH的质量分数约为82.0%,为了验证其纯度,用浓度为0.2mol/L的盐酸进行滴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称量5.0g固体试剂,用蒸馏水溶解于烧杯中,并振荡,然后立即直接转入 500mL容量瓶中,恰好至刻度线,配成待测液备用。请改正以上操作中出现的五处错误。

          ,②           ,③           ,④            ,⑤            

(2)将标准盐酸装在25.00mL   滴定管中,调节液面位置在   处,并记下刻度。

(3)取20.00mL待测液,待测定。该项实验操作的主要仪器有        

    试剂作指示剂时,滴定到溶液颜色由    刚好至   色时为止。

(4)滴定达终点后,记下盐酸用去20.00mL,计算NaOH的质量分数为    

(5)试分析滴定误差可能由下列哪些实验操作引起的           

A、转移待测液至容量瓶时,未洗涤烧杯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装盐酸

C、滴定时,反应容器摇动太激烈,有少量液体溅出

D、滴定到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悬有液滴

E、读数(滴定管)开始时仰视,终点时俯视

28.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的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

液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试回答: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3沉淀溶解而能测

定NaOH的含量?                            

 (2)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达到滴定终点,则能否由此准确

地计算出结果?                            

(3)能否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        

五.计算题

29.常温下,FeS的Ksp=6.25×10-18(设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g/mL)。若已知H2S饱和溶液在常温下,c(H+)与c(S2-)之间存在以下关系:c2(H+)·c(S2-)=1.0×10-22,在该温度下,将适量FeS投入H2S饱和溶液中,欲使溶液中c(Fe 2+)达到1mol/L,应调节溶液的pH为多少?

30.有pH为13的Ba(OH)2、NaOH的混合溶液100mL,从中取出24mL用0.025mol/LH2SO4

滴定,当滴定至沉淀不再增加时,所消耗的酸的体积是滴定至终点所耗酸体积的一半。求:

(1)当滴到沉淀不再增加时,溶液的pH(设体积可以加和)。

(2)原混合溶液中Ba(OH)2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C 6、AC  7、C 8、D 9、A 10、D

11、BC 12、C 13、AC 14、D 15、C 16、D 17、A 18、AC 19、B 20、A

21、(1)A A (2)减小  减小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压强减小反应速率(3)①2  ②2.25  0.5  ③2x+z=2 2y+3z=6

22、(1)正向 (2)BD (3)①n(D)>0.6mol ②n(C)=1.8mol  n(D)>0.5mol

23、(1)< 变小(2)增大 不变 变小(3)A (4)0.02mol

24、80%  0.8aL

25、(1)碱性 A2-+H2OHA-+OH-  (2)酸性 HA-H++A2-

(3)<  H2A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对HA-的电离起了抑制作用

(4)c(Na+)>c(HA-)>c(H+)>c(A2-)>c(OH-)

26、⑴ 负极  ⑵ 增大,减小,不变   ⑶ 0.025mol/L   ⑷ 13

27、(1)①未冷却就转移,②烧杯未洗涤,③未用玻璃棒引流,④未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⑤未振荡、摇匀。

  (2)酸式 ,0刻度以下

  (3)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酚酞,浅红色,无

  (4)80%

  (5)A、C、E

28、(1)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pH>7,碳酸钡不能溶解

 (2)不能,不能准确读出所用标准盐酸的体积(活塞处无刻度)

 (3)不能,偏高

29、2.4

30、(1)12.4  (2)0.025mol·L-1  0.050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