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列1~3小题中,均隐含着两个数值,试比较两个数值的在大小,用“(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作答。
1.常温下,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的c(CH3COO-)和c(Cl-)
2.在20℃和80℃时纯水的pH
3.常温下,0.1 mol·L-1和0.05 mol·L-1的CH3COOH溶液的Ka值
4.在空气分离的各种方法中,利用的原理是空气各组分的沸点差异的是 ( )
A.膜分离 B.深冷分离 C.变压吸附分离 D.都不是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已知充分燃烧乙炔气体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b kJ热量。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26 kJ·mol-1
B.C2H2(g) + 5/2O2(g) = 2CO2(g) + 2H2O(l) △H = 26 kJ·mol-1
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b kJ·mol-1
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46 kJ·mol-1
|
A.B>A>C B.A>C>B C.A>B>C D.B>C>A
8.化学反应H2 + Cl2 = 2HCl的反应速率v可表示v = kcm(H2)cn(Cl2),式中m、n的数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定之
c(H2)(mol·L-1) | c(Cl2)(mol·L-1) | v(mol·L-1·s) |
1.0 | 1.0 | 1.0k |
2.0 | 1.0 | 2.0k |
2.0 | 4.0 | 4.0k |
由此可推得m、n数值正确的是 ( )
A.m = 1 n = B.m =
n =
C.m =
n =1 D.m = 1 n =1
9.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下列平衡:
2NO2(g) N2O4(g) △H < 0
在下列条件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值是 ( )
A.温度130℃,压强3.03×105Pa B.温度25℃,压强1.01×105Pa
C.温度130℃,压强5.05×105Pa D.温度0℃,压强5.05×105Pa
10.催化剂之所以能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 ( )
A.减小了反应速率常数 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降低了反应的焓 D.降低了反应的熵
11.在pH = 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H4+ Mg2+ SO42- Cl- B.K+ Na+ HSO3- NO3-
C.Al3+ Cu2+ SO42- Cl- D.Na+ Ca2+ Cl- OH-
12.20mL 0.5 mol·L-1CH3COOH溶液与40mL 0.5 mol·L-1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c(Na+) > c(CH3COO-) > c(OH-) > c(H+)
B.c(Na+) = c(CH3COO-) > c(OH-) > c(H+)
C.c(Na+) > c(OH-) >c(CH3COO-) > c(H+)
D.c(Na+) > c(OH-) > c(H+) > c(CH3COO-)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硫化钠水解:S2-+ 2H2O H2S+2OH-
B.氢氧化钙溶液跟碳酸氢镁反应:Ca2+ + OH- + HCO3- = CaCO3↓+ H2O
C.钠跟冷水反应:Na + 2H2O = Na+ + H2↑+ 2OH-
D.氯化铝溶液跟过量的氨水反应: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14.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 )
A.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
B.等体积等浓度的H2SO4溶液比等体积浓度的CH3COOH溶液中和NaOH的能力强
C.0.1 mol·L-1CH3COOH溶液的pH约为2.9
D.镁粉与一定量的稀H2SO4反应时,若向其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能够降低反应速率但不改变产生气体的总量
15.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醋酸溶液时,若反应后溶液的pH等于7,则此时 ( )
A.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 B.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中和
|
16.可逆反应:A (g) + 2B(g) 3C(g) + D(s)(正反应的
△H > 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图中的曲线a代表一
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欲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以
采取的措施是 ( )
A.增大A的浓度 B.使用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增大容器的容积
17.对于某些离子检验的方法、现象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含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SO42-
C.加入氢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一定含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一定含有Ba2+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
A.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
酚酞试液
B.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
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处
E.调节液面至“0”至“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F(填序号)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5)若滴定结束时,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 mL.
|
A.氨水(浓氨水:水= 1.5:1) B.催化剂(Cr2O3)
C.干燥剂(无水氯化钙) D.氧化瓶
E.吸收瓶(水、石蕊溶液) F.NaOH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的装置B中使用Cr2O3作催化剂,而工业生产中实际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是
;
(3)装置E中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
(4)F中用NaOH溶液吸收氮的氧化物,NO2被NaOH溶液吸收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水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
20.(15分)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的回答:
(1)A为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
(2)B为0.1 mol·L-1NaHCO3溶液,在NaHCO3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平衡体系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实验测得NaHCO3溶液的pH > 7,请分析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
(3)C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的方法是
;若把B和C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
(4)D为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 Ag+ +
Cl-
在25℃时,氯化银的Ksp = 1.8×10-10mol2·L-2。现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①100mL蒸馏水中;②100mL 0.2 mol·L-1AgNO溶液中;③100mL 0.1 mol·L-1氯化铝溶液中;④100mL 0.1 mol·L-1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抖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②中氯离子的浓度为 mol·L-1,③中银离子的浓度为 mol·L-1。
21.(8分)现有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 △H < 0,在850℃时,平衡常数K = 1。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 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 CO、3.0mol H2O、1.0mol CO2和x mol H2,则:
①当x = 5.0时,上述反应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代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O) = v逆(H2) D.c(CO2) = c(CO)
|
(1)判断待测液中有无Ba2+、Ca2+, ,
理由是 ;
(2)沉淀D的化学式为 ;
(3)写出由溶液D生成沉淀E的离子方程式 。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3.(7分)用石墨作电极电解500mLCuSO4溶液,可以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2)若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请计算电解后溶液的pH。
参考答案
一、(2分×5 = 10分)
1.C 2.A 3.C 4.B 5.D
二、(3分×12 = 36分)
6.D 7.A 8.A 9.C 10.B 11.A 12.C 13.D 14.B 15.D 16.D 17.C
三、(共16分)
18.(9分)
(1)D C E A (2分)
(2)防止滴定管内壁附着的水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2分)
(3)偏大(1分)
(4)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5)21.10 (2分)
19.(7分)
![]() |
(1)4NH2 +5O2 4NO + 6H2O(2分)
(2)铂系催化剂(1分)
(3)1:2 (2分)
(4)2NO2 + 2OH- = NO2 + NO3 + H2O(2分)
四、(共31分)
20.(15分)
(1)c(NH4+) > c(SO42-) > c(H+) > c(OH-) (2分)
(2)HCO3-
H+
+ CO32
HCO3 + H2O H2CO3
+ OH- H2O H+ +OH
(每对1个得1分,少写或多写1个扣1分,共3分)
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中c(OH-) > c(H+),故溶液显碱性(2分)
(3)把FeCl3固体溶液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冲稀至所需浓度(2分)
Fe3+ + 3HCO3- = Fe(OH)3↓ + 3CO2↑(2分)
(4)①④②③ (2分) 9/10(1分)6.0 (1分)
21.(8分)
(1)(1分) 小于(1分)
(2)①逆反应(2分) ②x < 3.0(2分)
(3)B、C(2分)
22.(8分)
(1)Ba2+和Ca2+至少含有一种;BaSO4难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4分)
(2)Fe(OH)3(2分)
(3)AlO2- + CO2 + 2H2O = Al(OH)3↓+ HCO3-
五、(共7分)
23.解:(1)4OH-→2H2O + O2 + 4e- (2分)
(2)电解总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Cu2+ + 2H2O 2Cu + O2↑+ 4H+(2分)
2×64g 4 mol
1.6g n(H+)
n(H+)
= mol(1分)
c(H+)
= mol·L-1(1分)
pH =-lgc(H+) = 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