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二化学试题
说明:
1.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
3. 答案写在各题指定的答题处。
4.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H:1 Na:23 C:12 O:16
第Ⅰ卷 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
A 三溴笨酚 B 乙酸乙脂 C 蚁醛 D 石碳酸
2、实验室可以长期保存的是( )
A. 苯酚 B. 银氨溶液 C. 碳酸钠 D. 氢氧化铜悬浊液
3、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又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 CH3Cl B. C6H5-CH2Cl C. (CH3)3C-OH D. C6H5-OH
4、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中不可能有( )
A.两个羟基 B.一个醛基 C.两个醛基 D.一个羧基
5、质量相同的下列各种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消耗乙酸最多的是 ( )
A、丙三醇 B、乙二醇 C、乙醇 D、甲醇
6、结构简式为CH3CH(CH2CH3)CH(CH2CH3)CH2CH(CH3)2的化合物的正确命名是( )
A. 3,6-二甲基-4-乙基庚烷 B. 5-甲基-2,3-二乙基己烷
C. 1,1,4-三甲基-3-乙基己烷 D. 2,5-二甲基-4-乙基庚烷
7、 已知乙烯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成CO2。既可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
A. 分别在空气中燃烧 B. 通入足量溴水中
C. 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 D. 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
8、 诺龙是一种一元醇,分子式为C18H26O2,是国际奥委会明确规定的违禁药物,常被制成苯丙酸诺龙(诺龙的苯丙酸酯)。已知苯丙酸结构简式为C6H5CH2CH2COOH,则苯丙酸诺龙的分子式为( )
A. C27H34O3 B. C27H36O3 C. C26H34O3 D. C27H36O4
9、制取较纯的一氯乙烷,用下列哪种方法最好( )
A.乙烷和氯气取代 B.乙烯与氢气加成,再用氯气取代
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D.乙炔和氯化氢加成
10、下列各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每组中的物质以任意比例物质的量相混合,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不变的是 ( )
A. 甲烷、甲醇和甲醛 B. 甲醇、甲醛和甲酸
C. 乙醇、乙烯和丙烯酸 D. 甲酸、乙二酸和乙二醇
11、 某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有机物含碳量为54.5%,所含氢原子数是碳原子的2倍,又知实验式即为分子式。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
A. CH2O B. CH2O2 C. C2H4O2 D. C2H4O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卤代烃在NaOH存在下水解生成的有机物都是醇
B. 苯酚比苯更容易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 |
D. 所有的醇都能被氧化为醛
13、 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有机物:①乙酸乙酯;②四氯化碳;③乙酸;④乙醇,应选用的试剂为( )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溴水 C、三氯化铁溶液 D、水
14、 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福尔马林(蚁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B、乙醇(乙醛):加新制Cu(OH)2溶液,加热至沸腾,过滤取液
C、苯(苯酚):加NaOH溶液 ,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15、 甲醛、乙酸和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27% B、28% C、 54% D、 无法计算
16、已知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向该有机物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振荡后有紫色沉淀产生
C.该有机物能发生消去反应
D.该有机物在稀硫酸中加热水解,有机产物只有一种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
B.糖类组成一定符合通式Cm(H2O)n
C.符合通式Cm(H2O)n的一定是糖
D.糖类按结构而言一般是多羟基醛(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9分)
二、填空题(8分):
18.
(8分).邻羟基苯甲酸(俗名水杨酸)其结构简式如右式:
⑴水杨酸既可以看成是_ _类物质,同时也可以看成是 类物质。
⑵将其与 _溶液作用生成物的化学式为C7H5O3Na;
将其与_ 溶液作用生成物的化学式为C7H4O3Na2。
⑶比水杨酸多一个CH2原子团,且与水杨酸不属于同系物的取代基数目相同并含有苯环的两类物质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 、 _________ 。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9.(3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错选、多选不给分)
A.取蔗糖和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共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证明蔗糖尚未水解为葡萄糖;
B.用分液漏斗能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分离;
C.盛过苯酚的试管可以用NaOH溶液清洗,若皮肤上沾有苯酚,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D.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溶液中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E.将铜丝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验证乙醇能否被氧化。
F.配制银氨溶液时,将2%氨水慢慢滴入2%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20.(13分)按照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A是乙醇,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当C中黑色固体大部分变红时,关闭F,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止一会,观察到III中试管壁出现了光亮的银镜。则C是 ,在反应作 剂(填“氧化”或“还原”),D中球形管的作用 ,写出硬质玻璃管C中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试管E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若A是HCOOH,B为浓硫酸,E为苯酚钠溶液,C不变。已知HCOOH与C中黑色固体不能直接反应,但实验中同样能观察到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同时可观察到试管E中溶液变浑浊,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则试管E中的现象是 。此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写出硬质玻璃管C中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写出乙醇和⑵题中A这二种物质在浓硫酸存在时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四、推断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21、(10分)某化工厂生产的某产品M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1)该M的结构简式为 。
(2)M的某种同分异构体A,可发生下列反应:
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出相应的反应类型。
①A→B 。反应类型: 。
②E→F 。反应类型: 。
(3)在一定条件下,该产品M跟乙二醇反应可得到分子式为C6H10O3的物质,该物质发生加聚反应可得到用来制作隐形眼镜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
注意:22、23题,在答题卷中。
|
|
|
题
|
名 姓
|
答 |
|
准
|
号 座
| 不
|
| 内
线
|
级 班
|
封
|
|
密
|
校 学 |
|
|
|
高 二 化 学 答 题 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答案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二、填空题(8分):
18. (8分).⑴ _ _, 。
⑵ _ ,_ 。
⑶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9.(3分)正确的有 :(错选、多选不给分)
20.(13分)
(1)C是 , 剂,作用 ,
反应方程式 。
离子方程式 。
(2)现象是 。作用 。
反应方程式 。
反应方程式 。
四、推断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21、(10分)
(1)该M为 。
(2)①A→B 。
反应类型: 。
②E→F 。
反应类型: 。
(3) 。
22.(7分)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5H8O4。对其进行分析的实验结果如下:
① A与银氨溶液共热,发生银镜反应。
② A分子内酯化形成含有五元环的化合物
③ 1molA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放出22.4LCO2,1molA与足量的Na反应放出22.4LH2(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中含有的所有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 _____
(2)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A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 ____
(3) C5H8O4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其中含有两个羧基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五、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23.(8分)A和B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元素种类及质量分数)。取2.2gA或B 使之充分燃烧,都生成4.4gCO2和1.8gH2O。A的蒸气密度为1.97g/L(换算成标准状况),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两倍。A能发生银镜反应,B与稀硫酸共热生成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两种有机物。
(1)则A的分子式 ,B的分子式 。
(2)写出A的结构简式 ,
B的结构简式 。
高 二 化 学 答 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1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C | C | C | D | A | D | B | A | C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答案 | C | D | B | A | B | C | A | D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二、填空题(8分):
18.
⑴ 酚(或羧酸) (1分); 羧酸(或酚) (1分) 。 ⑵ NaHCO3 (1分); NaOH(或Na2CO3)。(1分)
⑶
![]() |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9.(3分)正确的有 C、E、F :(错选、多选不给分;每写正确一个给1分)
20.(13分)
(1)CuO (1分) 氧化剂 (1分) 防倒吸(1分)
CuO+CH3CH2OH → CH3CHO+Cu+H2O (2分)
CH3CHO + 2[Ag(NH3)2]+ + 2OH- → CH3COO- + NH4+ + 2Ag↓+ 3NH3 + H2O (2分)
|
CO+CuO =Cu+CO2(2分)
HCOOH+C2H5OH → HCOOC2H5+H2O (2分)
四、推断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21、(10分)
(1)CH2=C(CH3) COOH (2分)
(2)① CH3COOCH=CH2
+ H2 CH3COOCH2CH3 加成反应(1分)
(有机方程式中,“→”写成“===”扣1分。下同)
② CH3CHO + 2Cu(OH)2
CH3COOH
+Cu2O↓+2H2O 氧化反应(1分)
(3)
22.(7分)
(1) 羟基、羧基、醛基。
(2)OHCCH(OH)CH2CH2COOH。
(3) 4种。
五、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23.
(1)C2H4O、C4H8O2 。
(2)CH3CHO , CH3COOC2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