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化学第一学期9月考试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卷,第Ⅰ卷答案在答题卡上。
2.全卷共五大题26小题,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共2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液体中所含粒子种类最多的是 ( )
A.液氨 B.液氯 C.氨水 D.久置的氯水
2.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和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且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2A+3B 2C B.A+3B 2C
C.3A+B 2C D.A+B C
3.通常情况下,下列溶液中能溶解铁和铜的是 ( )
A.稀硝酸 B.浓硝酸 C.浓盐酸 D.浓硫酸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 )
A.CH4和Br2 B.NH3和H2O C.H2S和CO2 D.HC1和CC14
5.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
述中正确的是 ( )
A.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C.正反应的速率一定增大 D.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6.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H4+、Mg2+、SO42-、C1- B.Ba2+、K+、OH-、NO3-
C.A13+、Cu2+、SO42-、C1- D.Na+、Ca2+、C1-、A1O2-
|
A.硝酸银溶液 B.浓盐酸 C.浓硝酸 D.氯水
8.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NH3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经足够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1/6,则原混合气体中NH3与NO2的体积比是( )
A.1:1 B.3:2 C.1:3 D.5:1
9.对于可逆反应2AB3(g) A2(g)+3B2(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10.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mA(气)+nB(气) pC(气)+qD(气),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下列状态: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其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只有③④ B.②③④ C.①⑵⑶④ D.①②③④⑤
11.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可以提高氢气的转化率的措施是 ( )
A.延长反应时间 B.充入过量的氢气 C.充入过量的氮气 D.升高温度
12.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3HNCO; 8HNCO + 6NO2 =7N2 + 8CO2 + 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 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1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
13.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可表示为( )
A.v(NH3)=0.010mol/(L·s) B.v(O2)=0.0010mol/(L·s)
C.v(NO)=0.0010 mol/(L·s) D.v(H2O)=0.45 mol/(L·s)
14.反应NH4HS(s)
NH3(g)+H2S(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下,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
①其它条件不变时,通入SO2 ②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
③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 ④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充入氮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充分反应后,生成H2最多的是 ( )
A.80mL 2mol·L-1的硫酸 B.40mL 14mol·L-1的硝酸
C.20mL 12mol·L-1的盐酸 D.10mL 18mol·L-1的硫酸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稀溶液混合:
B.稀HNO3与Cu反应:
C.硝酸和氧化铜反应:
D.氨气与盐酸反应:
17.可逆反应mA(g)
nB(g)+p(C)(s)+Q,
|
A.m>n,正反应放热
B.m>n+p,正反应放热
C.m>n,正反应吸热
D.m<n+p,正反应吸热
18.一个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
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了反应PCl5(g) 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后PCl5的转化率为M%,若在同一温度下和同样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2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为N%,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
19.可逆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vA =0.5mol/ (L·s) B.vB =0.6mol/ ( L·s) C.vc =0.4mol/ ( L·s) D.vD =0.45mol/ (L·s)
20.在容积相等的两密闭容器A和B中,保持温度423K,同时向A、B中分别加入a mol及b mol碘化氢(a>b),待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后,下列说法肯定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vA<vB B.平衡时A和B体系颜色相同
C.平衡时碘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A容器大于B容器
D.平衡时HI的分解率相同
姓名: 学号: 总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第Ⅱ卷(共40分)
二、填空:(共13分)
21.(6分)右图表示A、B、C、D、E五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B、C、D常温下都是气体,B为红棕色,回答下列问题。
|
B:
C:
E: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
A→C:
B→E:
22.(7分)在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CO(g)+NO2(g) CO2(g)+NO(g)(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
(1)扩大容器体积,体系压强 ,反应混合物颜色 ,平衡 。
(2)升高温度,平衡 ,混合气体分子数目 。
(3)加入催化剂,NO的物质的量 ,原因是
。
三、实验(共15分)
23.(6分)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如图所示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蓝色喷泉;A与浓H2SO4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如图所示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
(2)可用于除去B中的水分的干燥剂是
,
实验制取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
。
收集气体C的方法是 。
24.(9分)实验室常见到如下图所示仪器,该仪器为两头密封的玻璃管,中间带有一根玻璃
短柄,用该仪器可进行多项实验,当玻璃管内装有碘晶体时,用此仪器可进行碘升华实
|
(1)用此仪器不能反复进行的实验是 (填写编号)
A.NH4Cl固体受热分解
B.KMnO4晶体受热分解
C.白磷和红磷互相转化
D.无水CuSO4和胆矾的互变实验
(2)当玻璃管内装有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时,亦可反复进行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是
。
(3)如果玻璃管内装与某红色溶液,加热时溶液颜色变浅,冷却时恢复红色,该溶液可能是 ;如果玻璃管内装有无色溶液,加热时溶液变红,冷却后恢复无色,此溶液可能是 。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12分)
25.(6分)将31.64g铜与140mL某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
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 L,NO2的体积为 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 a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1。
26.(6分)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0molN2和120molH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2秒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2的浓度为2mol/L。试求:
(1)用H2浓度表示的2秒内的平衡反应速率;
(2)N2的转化率;
(3)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D 6.A 7.B 8.A 9.B 10.A
11.C 12.C 13.C 14.C 15.A 16.D 17.A 18.A 19 A 20 D
三、
21.(1)NO2 NO HNO3
(2)略
22.减小 变浅 不移动; 逆向移动 不变;不变 不改变平衡
四、23.NH4C1;碱石灰;图;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24.(9分)(1)B
(2)把玻璃管放入冷水中,玻璃管内气体颜色变浅;把玻璃管放入热水中,玻璃管内气体颜色变深。(4分)
(3)稀氨水和酚酞(2分);溶有SO2的品红溶液。(2分)
五、25.(4分)(1)5.8;5.4
(2)
26.3 mol/L.s 50%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