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2014-5-11 0:31:21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选修四)

              

考试说明:1、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所有题目必须用黑色笔迹的自来水笔、签字笔在答卷上作答,考试结束只交答卷。

           第I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赋分30分,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选出并把该项的代号填入答卷相应的答案栏中,做对的每小题得2分)

1.即将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②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④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⑤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器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③

2.一定温度下,CO和水蒸气各1mol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

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A. 等于0.6mol  B. 等于1mol  C. 大于0.6mol小于1mol   D. 大于1mol

3.将0.01mol/L的盐酸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值是

A.2       B. 11      C. 0.01      D. 3

4.如右图,图Ⅰ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 mL,图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D与E刻度间相差1 mL。

如果刻度A和D都是4,则两处液面的读数是:                

A.Ⅰ中是3.2 mL,Ⅱ中是3.40 mL  

B.Ⅰ中是4.8 mL,Ⅱ中是3.40 mL

C.Ⅰ中是3.2 mL,Ⅱ中是4.60 mL  

D.Ⅰ中是4.8 mL,Ⅱ中是4.60 mL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H2CO3  H++HCO3  HCO3  H++CO32     B.H2SO4 = 2H++SO42

C.NaHS = Na++H++S2               D.CH3COOH  H + CH3COO

6.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7.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8.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的方法中(必要时可加热),可行的是

A.用NaOH溶液、蒸馏水和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第1页(共12页)

 
B.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C.以粗铜为阴极,精铜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液,精炼铜

D.以AgNO3溶液和稀盐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

9.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向三份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并将上述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分别记为Ql、Q2、Q3。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3<Q2   B.Ql<Q2<Q3     C.Q1<Q2=Q3     D.Q1=Q2=Q3

10.在101kPa和25℃时,有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g) + 1/2O2(g) =H2O(g);

△H=-241.8kJ/mol,H2(g) + 1/2O2(g) =H2O(1);△H=-285.8kJ/mol。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2燃烧生成1molH2O(g)时,放出241.8kJ的热量

B.H2的燃烧热为285.8kJ

C.O2 前面的1/2表示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    

D.1mol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44kJ的热量

11.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H2+2NiO(OH)   2 Ni(OH)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2充到正极

12.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

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

KI+3H2O  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   相对原子质量:K:39,I:127,O:16

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6e+3H2O=IO3+6H

C.当电解过程中转移3mole-时,理论上可制得KIO3 107g

D.电解前后溶液的pH几乎不变

13.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H>0,平衡移动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1>P2,纵坐标指A的质量分数  

B.P1> 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

C.P1< 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      

D.P1< 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4.一定条件下,2CO(g) + O2(g) = 2CO2(g);△H= -566KJ/mol;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H= - 890KJ/mol,则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 :

  A.2912KJ    B.2953KJ      C.3236KJ     D.3836KJ

15.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W+Z,在t℃时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V代表速率,t代表时间)下列有关X、Y、Z、W的状态叙述正确的是:

第2页(共12页)

 
A.X、Y、W为气体,Z不是气体    

B.X、Y为气体,W、Z中有一种是气体

C.W、Z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D.W、Z中有一种为气体,X、Y都不是气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赋分40分,共10小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出并填入答卷相应的答案栏。刚好全部选对的各得4分,漏选的得2分,不选或只要有错项的该小题为0分)

16.25℃时,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1×10-12mol·L-1的溶液中,pH等于

  A.7        B. 2       C.12        D.14

17.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lO3-+HSO3-→SO42-+Cl-+H+(未配平)。

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下列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V-t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所致

B.纵座标为V(H+)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可以表示t1-t2时间为n(Cl-)增加

18.某一元弱酸H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t℃时,将ag HA完全溶解于水,得v mL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其中n(A)为b mol。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中c(H+)=[1000b+c(OH)V]/V  mol/L

B.物质的量浓度c(HA)=1000a/MV  mol/L

C.t℃时,HA的溶解度S=100a/ρV  g

D.HA的质量分数ω(HA)=(a/ρV)×100%

19.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20.下列无色澄清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g(NH3)2]+、K+、OH、NO3    B.Fe3+、NH4+、Cl、I

第3页(共12页)

 
C.H+、Al3+、SO42、F           D.NH4+、Na+、AlO2、Cl

2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有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苛性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

B.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O2+CO32-+H2O=2HCO3-

C.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2OH-=3Cl-+ClO-+H2O

D.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Cl2=2Fe3++2Cl-

2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CH3COO-、Na+四种离子,且其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OH-)>c(CH3COO-)>c(H+),则原溶质可能为

A、CH3COONa  B、CH3COONa、NaOH  C、CH3COOH、CH3COONa  D、CH3COOH、NaOH

23.有甲、乙两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pH=2,乙的pH=3。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c(甲)=10c(乙)

B.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0.1倍

C.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

D.甲中的c(OH)为乙中c(OH)的1/10倍  

24.TiO2在光照射下可使水分解:2H2O   2H2↑+O2↑,

该过程类似植物的光合作用。右图是光照射下TiO2分解水的

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也能转化为化学能

B.铂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该装置工作时,电流由TiO2电极经R流向铂电极

D.该装置工作时,Ti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大

25.500℃、20 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

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

中H2、N2和NH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

应速率为0.005mol·L-1·min-1

B.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0 min

至20 min钟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C.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25min

钟时,分离出0.1mol的氨气

D.在25min钟时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

后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小

第4页(共12页)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填空题(本题赋分60分,共8小题)

26.(6分)日常生活中,可用明矾[KAl(SO4)2·12H2O]作为净水剂,这是因为:

(1)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带   电的氢氧化铝胶体与水中带电性相反的土壤胶体发生      而使水净化。

27.(4分)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

(1)中性溶液的AG=   (2)常温下0.01 mol·L-1盐酸溶液的AG=    

28.(4分)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2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O(s)+CO(g)= Fe(s)+ CO2(g)      △H= ―218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3O4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在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溶液。5min后,在一个石墨电极上有6.4g Cu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

(1)    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

(2)    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

(3)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得到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L ,溶液的    。反应速率v(Cu2+):v(O2)==        

(4)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    g ,电解液的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相对原子质量 Cu:64)

30.(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

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强度的一元酸与足

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

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右图。该实验的主要操作

 

 

 
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度均为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用       量取10.00 mL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

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a g,并系于铜丝末端,a的数值至少为    

第5页(共12页)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前,

                      ,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文字表述④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                   

                                    

⑵本实验中应选用      (填序号)的量筒。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⑶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                      ,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                        

31.(8分)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与E、B与F分别同主族;A、E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B、C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l∶2形成气态化合物。

⑴右图是A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其中

的虚线表示        

E与D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

⑵人们通常把拆开l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

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估

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表列出了上述部分元素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F-----D

F------F

B------B

F------B

C-------D

D-------D

键能(KJ· mol-1)

460

176

347.7

347

745

479.3

①下列三种物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用abc表示):    _______

a.F与B形成的化合物  b.B与D形成的稳定化合物  c.F的单质

②试估算1molF单质晶体完全燃烧的反应热:ΔH=          

第6页(共12页)

 


32.(12分)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25.00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    ,原因是               

 (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出结果到小数点后二位)    mol/L

33.(8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3)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若实验操作均正确,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相等”或“不相等”),

第7页(共12页)

 


四.计算题(本题赋分20分,共1小题)

34.(20分)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浓度(mol/L)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1

 温

8000C

1.0

0.80

O.67

0.57

0.50

0.50

0.50

2

8000C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0C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0C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在 20分钟内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达到平衡时v3  v1(填>、=、<=,且c3=_______mol/L。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800℃时,反应2A B+D的平衡常数=        , 其他条件不变, B、D的起始浓度为0.50 mol/L , A的起始浓度为0, 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    mol/L,

B的转化率=      .

注意:非选择题应在答卷上相应的区域作答。

第8页(共12页)

 


          高二化学试题(选修四)[答卷]

                     命题:郑元庆 

班级

题序

总分

得分

    

          第I卷   选择题(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

答案

*

            

姓 名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各得4分,

 漏选得2分,不选或只要有错项得0分,共4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答案

  

座号

              第II卷  非选择题(80分)

    三.填空题(本题赋分60分,共8小题)

26.(6分)(1)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该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2)带    电的氢氧化铝胶体与水中带电性相反的土壤胶体发生      而

使水净化。

    27.(4分)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

AG=lg

第9页(共12页)

 
(1)中性溶液的AG=    (2)常温下0.01 mol·L-1盐酸溶液的AG=     

28.(4分)写出CO气体还原Fe3O4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

(1)    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

(2)    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

(3)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得到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L,溶液的       。反应速率v(Cu2+):v(O2)==          

(4)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       g ,电解液的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0.(8分)

①配制浓度均为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用            量取10.00 mL1 mol·L-1

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

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a g,并系于铜丝末端,a的数值至少为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至反应完全,记录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前,

                      ,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文字表述④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                

                                    

⑵本实验中应选用      (填序号)的量筒。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⑶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                            

第10页(共12页)

 
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                            

31.(8分)

⑴右图是A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其中

的虚线表示         

E与D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      ____

⑵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表列出了上述部分元素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F-----D

F------F

B------B

F------B

C-------D

D-------D

键能(KJ· mol-1)

460

176

347.7

347

745

479.3

①下列三种物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用abc表示):    ___    ____

a.F与B形成的化合物  b.B与D形成的稳定化合物  c.F的单质

②试估算1molF单质晶体完全燃烧的反应热:ΔH=              

32.(12分)(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恰

好合适”)       ,原因是                        

 (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

 

           mol/L

第11页(共12页)

 


33.(8分)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3)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

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

                                     

若实验操作均正确,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相等”或“不相等”)。

四.计算题(本题赋分20分,共1小题)

34.(20分)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浓度(mol/L)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1

 温

8000C

1.0

0.80

O.67

0.57

0.50

0.50

0.50

2

8000C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0C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0C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zai 20分钟nei就达到平衡,

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达到平衡时

v3      v1(填>、=、<=)且c3 =       mol/L。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                                 

(5) 800℃时,反应2A B+D的平衡常数=        , 其他条件不变, 达到平衡时

第12页(共12页)

 
A的浓度为       mol/L, B的转化率=          

          高二化学试题(选修四)[答案]

第I卷   选择题(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D

C

C

C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

答案

A

B

C

A

B

B

C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各得4分,漏选得2分,不选或只要有错项得0分,共4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答案

BC

B

C

C

A

B

BD

BD

AB

BC

第II卷  非选择题(80分)

三.填空题(本题赋分60分,共8小题)

26.(每空2分,共6分) (1)Al3+ + 3H2O  Al(OH)3 + 3H+

(2)正    聚沉(或凝聚)

27.(每空2分,共4分)(1)0  (2)10

28.(4分)(化学式写错、方程式没配平,该题为0分;方程式写对而没标物质状态的,得1分;反应热计算错误或正负弄错的,扣2分)

Fe3O4(s) + 4CO(g) ==== 3Fe(s) + 4CO2(g) △H = -13.5 kJ/mol

29.(每空1分,共10分)

(1)阳  2H2O — 4e= 4H+ + O2 或 4OH — 4e= 2H2O + O2

(2)阴  2Cu2+ + 4e = 2Cu

(3)0.2  1.12  1   2 :1

(4)12.8  不变

30.(每空1分,共8分)

②用  酸式滴定管      量取 (1分)

a的数值至少为 0.12  ;(1分)

⑤记录  反应时间          ;( 1分)

⑥应  (将量筒缓缓向下移动)使乙、丙中液面相平         ;( 1分)

⑴操作与观察方法:  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如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有一段水柱升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只要表述明确、合理均可) ;( 1分)

答案 第1页(共2页)

 
⑵选用   B   (填序号) ;( 1分)

⑶原因是      酸的浓度相同时c(H+)不同           ;( 1分)

原因是      防止形成原电池,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 1分))

31.(每空2分,共8分)

(1)氢键        (2)  

(3)①a >c >b(熔点:SiC>Si >CO2) ②1008.7 kJ/mol(生成1mol SiO2须断开2mol Si—Si键和1mol O=O键,同时形成 4mol Si—O键)

32.(每空2分,共12分)

(1)①ECDBAGF(或ECBADGF   ②酚酞 

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突然变成红色,半分钟不褪色

(2)偏大,滴定管内壁上的水膜,将标准液稀释,使体积读数偏大

(3)4.20

33.(每空1分,共8分)

(1) 环形玻璃搅拌棒(1分)  在大小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或碎纸条)使小烧杯口与大烧杯口相平(2分)。

(2) 减少热量损失 

(3) 偏小

(4)不相等,  因为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有关;    相等,

四.计算题(本题赋分20分,共1小题)

34.(每空2分,共20分)

(1)在实验1,反应在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0.0165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1.0   mol/L,反应在 20分钟内就达到平衡,

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使用了催化剂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达到平衡时

v3 >  v1(填>、=、<=)且c3 =  1.2   mol/L。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吸热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 温度升高,反应物A的平衡浓度降低,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5) 800℃时,反应2A B+D的平衡常数= 0.25  , 其他条件不变, 达到平衡时

答案 第2页(共2页)

 
A的浓度为  0.5  mol/L, B的转化率=  50%  

看看哪家银行缩写最牛!

中国建设银行(CBC):"存不存?"

中国银行(BC):" 不存!"

中国农业银行(ABC):"啊?不存?"

中国工商银行(ICBC):"爱存不存! "

民生银行(CMSB):"存么,傻B! "

招行(CMBC):"存么,白痴 !"

国家开发银行(CDB):"存点吧!"

兴业银行(CIB):"存一百!"

北京市商业银行(BCCB):"白存,存不?"

汇丰银行(HSBC):"还是不存!"

大家工作辛苦了,"五一"提"钱"快乐

五一期间各大公司加班口号!

1、美特斯邦威:不加寻常班

2、特步: 加班,死一般的感觉

3、百事:加班无极限

4、森马:上什么公司,加什么班

5、脑白金:今年过节不加班,加班只加节假日

6、汇仁肾宝:他加我也加

7、李宁:加班,一切皆有可能

8、旺旺:你加,我加,大家加,加加

9、农夫山泉:加了有点烦

10、好迪:大家加,才是真的加、

11、白加黑:白天加白班,不瞌睡;晚上加晚班,睡不着.

12、联想:公司不加班,公司会怎么样

13、娃哈哈:妈妈~~我也要加班!

14、清嘴:你知道加班的味道吗?

15、安踏:我加班,我喜欢!

16、NIKE:Just 加 it!

17、钙中钙:现在的加班啊,它含金量高,加一天顶过去五天,实惠!你瞧我,一口气加了5天,不费劲…… 

18、海尔-加班到永远。

提前预祝五一不加班的人节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