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2014-5-11 0:31:21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命题人:孙永辉    审核人:史小兵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班级,并用铅笔正确涂写考试号没有填写上述三项的均直接扣除其总得分中的5

2.第Ⅰ卷(1~18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3.第Ⅱ卷(19~24题),该部分答案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纸上,用铅笔的均直接扣除其总得分中的5,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Cu-64, Ca-40

             P—31,Br—80,I—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废气排放量逐年增加。为了提高煤燃料的热效率并减少SO2有害物质的污染,下列采取的措施正确是

A.通入大量的空气              B.控制煤的生产

C.将煤经过脱硫处理,使之转化成气体燃料   D.将固体燃料粉碎,使之充分燃烧

2.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的重要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是指具有一定的甜味的有机物质

B.硬脂酸甘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0,故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所有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十个氨基酸分子之间脱去九个水分子,得到的是十肽

3.各种有机合成材料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B.聚丙烯塑料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C.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可大致分为线型结构、支链型结构和网状(或体型)结构

D.聚丙烯酸钠是一种高吸水性材料,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4.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H3OH(l)+3O2(g)  2CO2(g)+4H2O(l) △H=-1452 kJ/mol

    B.2CH3OH(l)+3O2(g)  2CO2(g)+4H2O(l) △H=+725.8 kJ/mol

    C.2CH3OH(l)+3O2(g)  2CO2(g)+4H2O(l) △H=+1452 kJ/mol

    D.CH3OH(l)+3/2O2(g)  CO2(g)+2H2O(l) △H=-22.68 kJ/mol

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生成相同状态下的SO2,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金刚石,s)  C(石墨,s);△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CaCO3(s)  CaO(s)+CO2(g);△H=+178.5 kJ/mol可知,E(生成物)>E(反应物)

  D.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H=-57.2 kJ/mol 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2 kJ

6.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NO(g)+CO(g)  N2(g)+CO2(g);ΔH=-373.2 kJ/mol

为提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加(正)催化剂                B.增大压强(体积减小)

C.给体系加热              D.从体系中不断移去部分CO2

7.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时,v(O2)=v(O2)必成立

B.关系式5v(O2)=4v(NO)总成立

C.用上述四种物质NH3、O2、NO、H2O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的数值中,v(H2O)最小

D.若投入4 mol NH3和5 mol O2,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必能生成4 mol NO

8.有4种有机物:① ②  ③④CH3-CH=CH-CN,

其中可用于合成结构简式为                   的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 + 2Y(g)  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的量应是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下列实验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在溴乙烷中加入NaOH水溶液并加热,水层中加入足量HNO3酸化,再滴入AgNO3试液以检验其是否发生水解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盐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C.在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微热,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通过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含有葡萄糖

D.要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可采用加足量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的方法

12.咖啡酸具有止血、镇咳、祛痰等疗效,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咖啡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咖啡酸可以发生还原、取代、加聚等反应

  B.1 mol咖啡酸最多可与1 mol Br2发生反应

   C.1 mol咖啡酸最多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咖啡酸最多能消耗3 mol的NaHCO3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

B.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C.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D.增大反应物浓度时,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14.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2,已知A~E有如右图转化关系,且D不与NaHCO3溶液反应,C、E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5.1840年,俄国化学家盖斯(G·H·Hess)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了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利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求得。已知3.6 g碳在6.4 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 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

  A.-Y kJ/mol          B.-(5X-0.5Y) kJ/mol

C.-(10XY) kJ/mol      D.+(10XY) kJ/mol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 A(g)+n B(g)  3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0.5 mol/L。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c(A)=0.25 mol/L。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的质量分数增加        B.平衡不移动

C.化学计量数:m+n=3      D.物质C的体积分数减小

P4O6

 

白磷(P4)

 
文本框: 17.化学反应可视为旧健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 198kJ·mol—1、P—O 360kJ·mol—1、氧气分子内氧原子间的键能为:498 kJ·mol—1

则反应P4(白磷)+3O2  P4O6的反应热△H为

A.-1638 kJ/mol                  B.+1638 kJ/mol

C.-126 kJ/mol                   D.+126 kJ/mol

1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ΔH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C.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ΔH<0

   

命题人:孙永辉    审核人:史小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下列图示的装置或操作中均有一个明显的错误,试用简短的语言更正之,将其填入对应装置下方的空格中。

①中和热的测定

②实验室蒸馏石油

③测定乙醇跟钠反应放出氢气体积的装置

④测量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装置

20.(10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w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通一段时间的纯氧,这样做的目的是

                    ;之后则需关闭止水夹        ,打开止水夹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有(填装置代号)    。操作时应先点燃   处的酒精灯。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D的作用是                             

(5)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 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得到的数据有(填字母)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          D.该氨基酸的摩尔质量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1.(7分)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以下方式进行:

已知F、H均是具有香味的液体,F为E的三聚合物,并具有特殊的6元环状对称结构,试填空:

(1)A的名称             

(2)E → G的化学方程式                         

(3)G → H的化学方程式                         

(4)F的结构简式:                     

22.(12分)如右图,Ⅰ是恒温恒容密闭容器,Ⅱ是恒温恒压密闭容器。将2 mol A和2 mol B充入其中的某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g)+B(g)  x C(g)

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

回答下列问题:

(1)若是在Ⅰ容器中进行,当x=1时,按1 mol A、      mol B和    mol 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2)若是在Ⅰ容器中进行,当x=2时,2 mol B、4 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     a(填“>”、“<”或“=”);

(3)若是在Ⅱ容器中进行,按1 mol A、1.5 mol B和2 mol 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      

(4)若是在Ⅱ容器中进行,按3 mol A、3 mol B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      b mol/L(填“>”、“<”或“=”),理由是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3.(8分)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物质的量的N2与H2进行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在2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N2)=5.00 mol/L,c(H2)=10.00mol/L,c(NH3)=5.00 mol/L。

  求:

(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多少?

(2)H2的起始浓度;

(3)用N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多少;

(4)N2的转化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1分)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1)称取A 9.0 g,升温使其气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试通过计算填空: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将此9.0 g A在足量纯O2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通过碱石灰、无水硫酸铜粉末、足量石灰水,发现碱石灰增重14.2 g,硫酸铜粉末没有变蓝,石灰水中有10.0 g白色沉淀生成;向增重的碱石灰中加入足量盐酸后,产生4.48 L无色无味气体(标准状况)。

(2)9.0 g有机物A完全燃烧时,经计算:生成CO2共为           mol,

生成的H2O           g。

(3)有机物A的分子式       

(3)另取A 9.0 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 L 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 L H2(标准状况)。

(4)A的结构简式           

(4)有机物A可跟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其质量比为3:2;有机物A也可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其物质的量比为1:1;且酯化反应分别发生在链中间和链端。

(5)有机物A可否发生缩合聚合(即缩聚)反应?若能,请直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请指出原因。

                                     

(6)若液态A在25℃、1.01×105 Pa下的燃烧热为-321.2 kJ·mol1,写出液态A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试题到此结束,请认真检查。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C

D

A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D

AC

A

C

B

BC

A

AC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①缺环形玻璃搅拌棒;②冷凝管进出水方向弄反;③量气装置应为“短进长出”;④长颈漏斗应换为分液漏斗。……………………………………………………………………………………(每空2分,共8分)

20.………………………………………………………((3)和(5)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

(1)将装置中的N2排净;a,b

点燃

 
(2)A和D;D

(3)CxHyOzNpO2xCO2H2O+N2

(4)吸收未反应的O2,保证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反应生成的N2

(5)A、B、D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1.(1)纤维素……………………………………………………………………………………………(1分)

(2)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2分)

(3)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2分)

(4)………………………………………………………………………………………(2分)

22.…………………………………………………………………………………………(每空2分,共12分)

(1)1.5    0.5

(2)>      (3)x=4   (4)=,属于等温等压下的等效平衡(其它合理说法均可)。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3.…………………………………………………………………………………………(每空2分,共8分)

(1)K=5.00×103            (2)c(H2)=17.50 mol/L

(3)v(N2)=1.25 mol/(L·min)       (4)α(N2)=33.3%

24.………………………………………………((1)、(3)和(4)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1)90;(2)0.30,5.4;(3)C3H6O3; (4) CH3CH(OH)COOH

(5)

(6) C3H6O3(l)+3O2(g)  3CO2(g)+3H2O(l) △H=-321.2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