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4-5-11 0:31:21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选修III、IV)

命题人:钟良郁

说明:本试卷包括第一卷(选择题,共80分)和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0分)两大部分,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或答题栏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i-28,S-32,Ca-40,Cu-64

第一卷(选择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O2(g)H= +242kJ·mol-1

B.2H2(g)+O2(g)==2H2O(l)H= -484kJ·mol-1

C.H2(g)+O2(g)==H2O(g)H= +242kJ·mol-1

D.2H2(g)+O2(g)==2H2O(g)H= -484kJ·mol-1

3.在配置Fe2(SO43溶液时,为了防止水解,常常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A.NaOH   B.H2SO4   C.KCl    D.CH3COOH

4.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酸雨pH=3.5。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则在其腐蚀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A.Fe -2e-=Fe2+            B.2H2O+O2+4e-=4OH-

C.2H++2e-=H2            D.4OH-- 4e-=2H2O+O2

5.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 : 2 : 2

 C.V(X)= V(Z)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Z

6.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其pH变色范围为3.1~4.4)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锥形瓶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7.为了配制c(NH)与c(C1)之比为1:l的溶液,可在NH4 Cl溶液中加入

①适量的HCI  ②适量的NaCI  ③适量的氨水 ④适量的NaOH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

8.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   

  C.      D.   

9.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  H2S+2OH-

  B.CH3COOH溶液显酸性:CH3COOH == CH3COO-+H+

  C.AlCl3溶液显酸性:Al3++3H2O  Al(OH)3+3H+

  D.碳酸镁溶于硝酸中:CO32-+2H+ == H2O+CO2

10.据报道,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用镍氢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H30H+302+40H==2C032+6H20。据此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0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0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

B.CH30H发生还原反应,02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H+ 向负极移动

D.随着电极反应的不断进行,电解质溶液的pH基本保持不变

11.常温时,将V1mlC1mol/L的氨水滴加到V2mLC2mol/L的盐酸中,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V1=V2,C1=C2,则混合液中C(NH4+)=C(Cl-)

  B.若V1=V2,且混合液的pH<7,则一定有C1 < C2

  C.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4+)>C(Cl-)

  D.若混合溶液的pH=7,则C1V1 > C2V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增加水的电离程度,可加入冰醋酸②为加快Zn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可向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在25℃时,无论是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中,其C(H+)和C(OH-)的乘积都等于1×10-14④Na2CO3溶液中C(Na+)>C(CO32-)>C(H+)>C(OH -)⑤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可用紫色石蕊试液作指示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13.下图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应: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该温度下,a点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正)(逆)

C. 曲线上所有的点都表示在对应温度时的平衡状态

D. b点的反应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比c点的大

14.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2的是

A.0.01mol/L的CH3COOH溶液

B.1×10-3mol/L的H2SO4溶液浓缩到原体积的1/10

C.pH=1的硫酸溶液稀释10倍

D.0.08mol/L的盐酸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5. 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料K3C60

16. 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①Br2+2e=2Br-     ②2Br--2e=Br2

  ③Zn-2e=Zn2+      ④Zn2++2e=Zn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A    B①   C①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7.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的是

A.食盐和氧化钠熔化       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晶体硅熔化

18.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

X+2    X+4     X+8     X+18

A.   B.   C.   D.

19. -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碳原子

A.核外有6个电子,其中4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20.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A.ls22s22p63s23p2      B.1s22s22p3  

C.1s22s2sp2        D.1s22s22p63s23p4

21.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

Br2(g)+H2 (g)2HBr(g),已知加入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HBr.在相同条件下,起始时加入、HBr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均不为零),如果仍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A.xy应满足的关系是y=2x

  B.xyz应满足的关系是4xz=2y

  C.达平衡时HBr物质的量为

  D.达平衡时HBr物质的量一定仍为a mol

22.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23. 最新研究表明生命起源于火山爆发,是因为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中含有1%的羰基硫(COS)。已知羰基硫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结合已学知识,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羰基硫属于非极性分子     B.羰基硫的电子式为

 C.羰基硫沸点比CO2低      D.羰基硫分子中三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24. 用铂电极(情性)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O2的是

 A.NaOH溶液   B.HCl溶液  C.酸性MgSO4溶液  D.酸性AgNO3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0分)

文本框: 班级--------------------姓名----------------------------------学号-------------------------------------------------------三.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70分)

25. 4分)有pH1的盐酸、硫酸和醋酸溶液:(用><=表示a, b, c的关系)

1 设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b, c, 则它们的关系是    

2)取同体积的酸溶液加入适量的NaOH恰好完全中和时,所得溶液的pH分别为a, b, c, 则它们的关系是      

26. (4分)化学中有一些貌似很难的问题,其实这是对化学原理理解的偏差所造成的,认真思考下面问题,看一看你是否具有火眼金睛

  问题一:已知NaAc溶液中存在着如下水解平衡:Ac+H2OHAc+OH当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后(不考虑体积的变化),溶液中c(Ac)如何变化?

   甲同学认为:加入的氢氧化钠和生成的HAc反应,使平衡向右移动,所以c(Ac)减小。

  乙同学认为: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中的c(OH)增大,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c(Ac)增大。你认为     正确。

问题二:已知某容器中A(g)+2B(g)  2C(g)反应达到平衡,当增大容器体积,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如何变化?

甲同学认为:体积增大,平衡左移,B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B的浓度应是增大的。

乙同学认为:虽然平衡左移,但由于体积也增大了,所以B的浓度应是减小的。你认为      正确。

27. (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酸性强弱不同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下图。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配制浓度均为 1 mol/L 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 用    量取 10.00mL 1 mol/L 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

③ 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 a g ,并系于铜丝末端,a 的数值理论上最少应为     g;

④ 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 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                        

⑥ 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V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应选用     (填序号)的量筒。

 A.50 mL  B.200 mL C.100 mL

(2)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                       

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                    

28. (12分)右图A为直流电源,B为渗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B 上的 C 点显红色,请填空:

1)电源Aa       极。

2)滤纸B上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3)欲在电镀槽中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点,使cd两点短路,则

电极e上发生的反应为:                

电极f上发生的反应为:                

槽中盛放的镀液可以是             (只要求填两种电解质溶液)。

29.(16分)已知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试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和该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X                  Y            

Z                 W            

(2)X单质和Z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还原汽车尾气中的          ,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3)仅由X、Z、W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一种速效肥料,但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按X、Y、Z、W的顺序),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 (14分)两只密闭容器A和B,A能保持恒压,B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向容积相等的A、B中分别通入体积比为2∶1的等量的SO2和O2,使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则(填>、=、<;正、逆;增大、减小、不变)。

⑴ 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t(A)    t(B),SO2的转化率:a(A)    a (B)

⑵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A)   v(B)。

⑶ 达到平衡时,在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Ar气。A中的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B中的化学反应速率    

⑷ 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SO2的百分含量     ,B容器中SO2的百分含量   

31.(6分)在由铜锌组成的原电池(电解质是稀硫酸)中,有位同学在铜电极收集到了12g的气体,

(1) 铜锌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铜电极产生12g气体的过程中有    克的锌溶解。

(3) 铜电极产生12g气体的过程中有    摩尔的电子发生了转移。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B

C

A

C

B

B

C

A

D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C

C

A

B

C

AD

B

AD

C

BD

AC

25. c>a>b   a=b<c  

26. 乙  乙

27. ②酸式滴定管 ③0.12g ⑤记录反应起始和结束的时间

⑥       将量筒缓缓向下移动,使乙、丙中液面相平

(1) B 

(2)酸的浓度相同,但由于酸的电离程度不同,所以C ( H+ )不同,导致速率不同。

电解

 
防止形成原电池,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28. 1  22NaCl+2H2O ===== H2↑+Cl2↑+2NaOH 

3Zn2e = Zn2+ Zn2++2e = ZnZnSO4溶液或ZnCl2溶液 

29.(1)H:1s1   C:2s22p2   N:2s22p3    O:2s22p4

一定条件

 


(2)N2+3H2  2NH3 氮的氧化物

(3)NH4+ + H2O  NH3·H2O + H+

(4)NH4HCO3 + 2NaOH = Na2CO3 + NH3·H2O + H2O(每空2

30.⑴ <、> ⑵ >  ⑶ 逆、不变 ⑷不变、减小(每空2分)

31.(1)(2分)Zn +2H+  = Zn2+H2 ↑  (2)65g   (3)2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