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化 学 试 题
命题人:高二年级组组长 王海军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1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C—12 O—16。
第Ⅰ卷 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分共54 分。)
1、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我国从93年开始就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每年我国要进口大量的原油及制成品,而石油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同时也是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我国现在开始试用“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B.工业上常用裂化的方法提高汽油的产量
C.乙醇汽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D.用玉米、高梁等农产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2、把固体加工成直径为1~100nm的超细颗粒即成为纳米材料,今有直径为20nm的超细粉末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能透过半透膜
C.能透过滤纸 D.通直流电某极周围颜色加深
3、下列物质中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能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A.葡萄糖 B.纤维素 C.乙醇 D.蔗糖
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天然蛋白质经水解生成α—氨基酸
B.蛋白质溶于水时,加入少量的Na2SO4 能促进蛋白质溶解,若加入大量Na2SO4时则会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甲醛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加水又溶解
D.硫酸铜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
5、用酒精消毒的原理是
A.溶解作用 B.还原作用 C.盐析作用 D.变性作用
6、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的物质 B.纤维素是不显示还原性的物质
C.纤维素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
D.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后产物是麦芽糖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牛油 B.棉花 C.酚醛树脂 D.蚕丝
8、棉花和羊毛都具有的特点是
A.都溶于水 B.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 D.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
9、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糖类,但与葡萄糖具有相同的最简式,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甲醛 B.麦芽糖 C.甲酸甲酯 D.甲酸钠
10、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二肽化合物共有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式的最简式均为CH2O的一组是
A.乙酸乙酯和乙酸 B.乙醇和乙酸
C.醋酸和葡萄糖 D.丙酸和丙三醇
12、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其水解程度,需要的试剂是
①NaOH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A.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13、某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加入石蕊试剂不变色,取少量此有机物加入少量NaOH的酚酞溶液共煮,红色变浅,则原有机物是
A.葡萄糖溶液 B.甲酸乙酯 C.蔗糖溶液 D.乙酸甲酯
14、下列实验的失败是因为缺少必需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①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排水法收集不到氢气 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140℃制取乙烯时得不到乙烯 ③验证RX是碘代烷,把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加入AgNO3溶液出现褐色沉淀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⑤检验淀粉己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H2SO4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后未出现银镜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
15、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
B.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过程
C.硬水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
D.油脂的水解反应称皂化反应
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
B.聚乙烯是由 [ CH2—CH2 ] n 分子组成的化合物,加热至某一温度,则可全部熔化
C.同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燃烧后生成的CO2质量相等
D.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7、已知化合物A(C4Si4H8)与立方烷(C8H8)的分子结构相似,如右图:则C4Si4H8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3 B.4 C.5 D.6
18、阿昔洛韦[化学名称:9-(2-羟乙氧甲基)鸟嘌呤]是抗非典型肺炎(SARS)的指定药物之一,其结构如下所示,有关阿昔洛韦的结构及性质正确的叙述是
A.它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它在一定条件下不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D.它的分子式是C8H11N5O3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填空题:(共36分)
19、(8分)新型弹性材料“丁苯吡橡胶”由三种单体化合而成,其结构为
则此物是由三种单体通过 反应化合而成,其中三种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 、 。
20、(16分)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莽草酸是A的一种异构体。A的结构简式如下:(说明:环丁烷
可简写成
)
⑴A的分子式是 。
⑵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
。
⑶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
。
⑷17.4克A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L。
⑸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B的结构简式为),其反应类型
。
⑹B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含有酚羟基又含有酯基的共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21、(12分)
Ⅰ:已知PCl5是一种白色晶体,加热到160℃时可不经过液态阶段就直接变成了蒸气。测知180℃时的蒸气密度(折合标准状况)为9.3g/L ,分子没有极型,P—Cl键长为204pm和211pm两种。若继续加热到250℃时,测知压强为计算值的2倍。已知PCl5在加压下于148℃液化,形成一种能够导电的熔体,测知此时P—Cl键长为198pm和206pm两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180℃时的PCl5蒸气中存在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⑵250℃时的PCl5蒸气中存在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⑶PCl5熔体能导电,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PBr5气态分子的结构与PCl5相似,它的熔体也能导电,经测定,得知其中只存在一种P—Br键长,PBr5熔体能导电,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分析化学中常用X射线研究晶体结构。用X射线研究某种蓝色晶体,发现该晶体的重复结构中所含的Fe2+、Fe3+、CN—的分布如图所示,请推断:
⑴由图中Fe2+、Fe3+、CN—所构成粒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式应将Fe2+、Fe3+、CN—约简到最简整数比)
⑵用___________离子(填“M+”或“M—”)与其结合呈电中性。
三、实验题:(共12分)
22、(12分)为探究实验室制乙烯及乙烯和溴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当温度升致170℃左右时,有大量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迅速褪去。甲同学认为达到了实验目的。
乙同学仔细考察了甲同学的整个实验过程,发现当温度升到100℃左右时,无色液体开始变色,到160℃左右时,混合液全呈黑色,在170℃超过后生成气体速度明显加快,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由此他推出,产生的气体中应有杂质,可能影响乙烯的检出,必须除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同学观察到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刺激性气体是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体的存在就不能认为溴水褪色是乙烯的加成反应造成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对刺激性气体存在和在此实验中会干扰乙烯和溴水反应实验现象的判断的猜想,设计了两个小实验进行了验证,证明了乙同学的判断。丙同学设计的小实验是:
①证明刺激性气体存在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证明刺激性气体也和溴水反应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丁同学根据甲乙丙同学的实验及分析,认为还可能有CO、CO2两种气体产生。为证明CO存在,他设计了如下过程(该过程可把实验中产生的有机产物除净):发现最后气体经点燃是蓝色火焰,确认有一氧化碳。
①设计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设计方案对你在以后的化学实验设计有何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8分)
23、(8分)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现取3.7 g有机物A在过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把燃烧后的气体先缓慢通过装有无水CaCl2的干燥管,干燥管增重了2.7 g;再把剩余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洗气瓶增重了6.6 g。测得A蒸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37倍。
⑴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⑵①若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 ;②若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水解生成式量相等的两种有机物,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 。
高二期中考试
化 学 答 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1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C—12 O—16。
第Ⅰ卷 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分共54 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填空题:(共36分)
|
|
|
三、实验题:(共12分)
|
四、计算题:(共8分)
|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C | B | C | C | D | D | C | D | C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A | C | C | B | C | D | B | B | D |
19、(8分)
聚合反应 CH2=CH-CH=CH2
C6H5-CH=CH2 C6H5-CH=CH-CH3
20、(16分)
(1)C7H10O5 (2分)
(2) (3分)
(3)(3分)
(4) 2.24L (2分)
(5) 消去反应 (2分)
(6) 3 (2分)
或
或
(2分)
21、(12分)
Ⅰ:
⑴PCl5 ⑵PCl3
⑶PCl5熔化时发生电离:2 PCl5 === PCl4+ + PCl6-,熔体中存在两种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可以导电。
⑷PBr5熔化时发生电离: PBr5 === PBr4+ + Br-,熔体中存在两种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可以导电。
Ⅱ:⑴ FeFe(CN)6— ⑵M+
22、(12分)
⑴ CH3CH2OH CH2==CH2↑ + H2O CH2==CH2 + Br2
Br-CH2CH2-Br
⑵C SO2 Br2 + SO2 + 2H2O == 2HBr + H2SO4
⑶①把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试液中,品红试液的红色褪去,证明有SO2存在。
②制取纯净的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即证明SO2干扰乙烯和溴水反应实验现象的判断。或取褪色后的溴水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证明SO2干扰乙烯和溴水反应实验现象的判断。(2分)
⑷①安全装置,防倒吸
②吸收乙烯、二氧化硫气体 检验乙烯、二氧化硫气体是否除净 a吸收试剂浓度或用量要大,检验试剂浓度或用量小。b可能产生倒吸现象的实验应加设防倒吸装置。(答对一点就给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3、(8分)
⑴解: (2分)
(2分)
答:该有机物的分子式:C3H6O2
⑵①:
(2分) ②: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