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必修)综合训练题

2014-5-11 0:31:25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必修)综合训练题2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Cu—64  Al—27  Mn-55  Br-80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1分)

1.在FeCl3和CuCl2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

A. Fe2+       B. Fe3+ 和Fe2+       C . Cu2+ 和Fe2+      D . Cu2+

2.下列物质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l2     B.(NH4)2SO4          C.NH3                   D.CH3COOH

3. 在无色透明碱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a+、 CO32- 、SO42- 、Fe2+   B. Ba2+、 NO3- 、Cl-、 Na+

C. K+、 SO42-、 HCO3-、Na+      D. MnO4- 、K+ 、SO42- 、Na+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B.硅酸可由SiO2直接与水反应制得

C.“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在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肯定有丁达尔效应,且所得物质肯定能能透过滤纸

D.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5.26 mL盐酸;③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是3.5,其中数据合理的是①③

5.实验室有一瓶购置时间较长绿矾(FeSO4•7H2O),老师将其交给化学研究小组某同学检验药品是否有变质现象,这位同学取绿矾做了简单的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已经开始氧化。该同学所用的试剂和判断依据是

选项

A

B

C

D

试剂

氯水

氢氧化钠溶液

铁屑

KSCN溶液

现象

出现黄褐色

只生成红褐色沉淀

绿色加深

有较浅的血红色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NA个氢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L  B.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44g

C.1000mL0.1mol/L 的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为0.2NA

D.17g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A

7.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  B、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石灰石与盐酸

C、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

D、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3溶液与硝酸溶液

8. 钠与水反应可能出现如下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 ②钠沉入水中 ③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⑤发出嘶嘶的响声 ⑥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B.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但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

C.钢是最纯的铁  D.废弃铝质包装既浪费金属材料又造成环境污染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酸盐主要用于制取光导纤维。B.氯水、二氧化硫、过氧化钠均有漂白性

C.浓硫酸、硅胶、碱石灰都可做干燥剂。

D.氧化铝、碳酸氢钠、甘氨酸既能跟盐酸反应也能跟氢氧化钠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B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C.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有酯类物质生成。

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12.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能够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某甲烷氧气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是X极:O2(g)+2H2O+4e=4OH;Y极:CH4(g)—8e+10OH=CO32—+7H2O。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Y极是正极。            B.X极发生氧化反应.

C.电子由X极经外电路流向Y极.    D.此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曾碱性.

12.已知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可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如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可得到四种物质: CH3Cl、CH2Cl2、CHCl3、CCl4。这四种产物的结构中,能充分说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平面结构的是

A.CH3Cl只有一种结构      B.CH2Cl2只有一种结构

C.CHCl3只有一种结构      D.CCl4只有一种结构

13.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A.R一定是第4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R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

14.下列反应类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中的“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是

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分解反应④取代反应.⑤加成反应⑥复分解反应⑦加聚反应

A.④ ⑥  B.①②③④  C.②⑤⑦  D.①②⑤⑥

15.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H2或CO)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它们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a.火烧孔雀石炼铜;b.湿法炼铜;现代有C.铝热法炼铬;d从光卤石(KCl·MgCl2·6H2O)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a用①    B.b用②   C.c用③    D.d用④

16.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中,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17.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合成纤维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

二、选择题(化学与生活,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8分)

18.下列有关塑料、纤维和橡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塑料是一种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虽然很大,但组成并不复杂,结构也有规律,

B.热塑性塑料与热固性塑料结构上的区别是热固性的链与链间会形成共价键形成体型网状结构。

C.许多橡胶是线型结构,可塑性好,但强度和韧性差,为了克服这一点,使橡胶硫化。使线型橡胶通过硫桥交联起来形成体型结构。

D.玻璃钢就是钢化玻璃,其主要成分与普通玻璃一样的。

19.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使火腿肠颜色更鲜红,可多加些亚硝酸钠 B.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胃酸过多

C.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解决人体缺铁性盆血问题

D.冬天用煤炉室内取暖时,用一盆水吸收CO

20.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防止电池中要注意、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B.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21.下列与人的生理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B.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增大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22.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用石灰水保存鲜蛋②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添加过量亚硝酸钠③蒸馒头

时加入适量纯碱④为了让猪长得瘦肉多,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

生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可立即服用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B.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C.1965年我国科学家最先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动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D.为保证人体所需的足够蛋白质,我们必须多吃肉,少吃蔬菜和水果。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

24.⑴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热NH4Cl晶体时,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NH3的生成

    B.制备Fe(OH)­3­胶体时,应往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为止

    C.把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验证SO2的漂白性

    D.除去蛋白质中混有的少量NaCl,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

⑵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洗气、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①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    的方法除去

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②除去H2中的CO2,可用      的方法除去。

③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       的方法。

④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    的方法

25. ⑴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今全球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发展氢能源有着广阔的前景,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利用太阳能,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各种机械的动力燃料”这一设想。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这一设想能否实现?        若认为能,请写出有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

  ②氢气作为燃料与现在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要求答出两点)

  a__________          _;b________         ___。

⑵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CO与氮氧化物(NO)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其中NO发生了___________(填“氧

化”或“还原”)反应。

26.某混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如上图:

据此判断:

(1)固体B的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4)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27.某同学要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提供的仪器有①容量瓶(250mL) ②玻璃棒 ③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 ④药匙 ⑤胶头滴管 ⑥量筒 ⑦烧杯 ⑧漏斗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仪器中配制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填序号);

⑵由题意可知,你应该称取固体NaOH     g,在称量过程中需要称量  次;

下列情况会如何导致溶液浓度变化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A.容量瓶使用前经蒸馏水清洗后没有干燥           (     )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

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

D.如果由于称量的时间过长                 (     )

⑶在配制的整个过程中,如果使用玻璃棒,试说明其用途              

                                        ;

⑷用上述浓度的NaOH溶液500mL,与1.0mol·L-1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需硫酸的体积是            。

三、计算题

28.把19.2g铜完全溶解于100mL一定浓度的浓硫酸中,待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再加水稀释到200mL,此时溶液中c(H2SO4)为6mol/L,试求:

(1)反应收集的二氧化硫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1、A、2、C、3、B、4、B、5、D、6、C、7、B、8、C、9、C、10A、11、A、12、D、13、B、14、D、15、C、16、C、17、B、18、D、19、C、20、A、21、B、22、C、23、D

24. B  ①过滤 ②洗气 ③蒸馏 ④加热分解

25(1)能

  

  

  (2)来源广;②生成物是水,无污染;③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等。

(1);还原。

26.(除(1)小题1分外,其余各小题每题2分,共7分)

(1)Al2O3    (2)Al2O3+2OH=2AlO2+H2O

(3)Al3++3NH3·H2O = Al(OH)3↓+3NH4+  (4)AlO2+CO2+2H2O=Al(OH)3↓+HCO3

27.

(1)①②⑤⑥⑦(4分,全对得4分;错选一个、漏选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6}选与不选均可)

(2)10.0(1分); 两  偏小(1分)

(3)玻璃棒在溶解固体时,起搅拌、加速溶解作用(1分);

玻璃棒在转移溶液时,起引流作用(1分)

(4)250mL(2分)

28.1)设与19.2gCu完全反应需硫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

生成SO2的物质的量为ymol

64g  2mol       1mol

19.2g  X        y

解得x=0.6mol(2分) 

     y=0.3mol(1分) VSO2=0.3mol×22.4L/mol=67.2L(1分)

(2)反应后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0.2L×6mol/L=1.2mol (1分)

反应前硫酸的总物质的量=0.6mol+1.2mol=1.8mol (1分)

则C(H2SO4)=1.8nol/0.1L=18mol/L   (2分)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