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2014-5-11 0:31:25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专业班化学科(选修四、二)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Si—28 P—31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 Ba—137

可能需要的对数值:lg2=0.3 lg3=0.48 lg5=0.7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统考考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第Ⅱ卷则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D)=0.4 mol / (L·s)            B.V (C)=0.5 mol / (L·s)

C.V(B)=0.6 mol / (L·s)                          D.V (A)=0.15 mol / (L·s)

2、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 V(O2) = 5 V(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 V(NH3) = 3 V(H2O)

3、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3>V2>V1                                    B.V3=V2=V1

C.V3>V2=V1                                           D.V1=V2>V3

4、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5、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H+(aq)+OH(aq)=H2O(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 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B.⊿H1<⊿H3<⊿H2

C.⊿Hl<⊿H2<⊿H3            D.⊿H1>⊿H3>⊿H2

7、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少量的二氧化碳,若有1%的NaOH转变为Na2CO3,以此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盐酸浓度的测定结果会

A.偏低1%   B.偏高1%   C.无影响       D.偏高0.1%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9、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10、下列离子组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的是

A.         B.

   C.         D.

11、有反应A2+B2      2AB;在温度和压强可变条件下。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情况,c为300℃ 时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为气体,A2、B2中必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

B.AB为气体,A2、B2中必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

C.AB为固体,A2、B2中必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

D.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吸热

12、同温下,有甲、乙两瓶醋酸稀溶液,测得甲pH=a,乙pH=a+l,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c(甲)是c(乙)的10倍  

B.溶液中的c(OH)甲是乙的10倍

C.由水电离产生的c(H+)乙是甲的2倍

D.与等量的NaOH反应消耗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

13、下列措施或方法在化工生产中不会被采用的是

A.用双氧水制备氧气               B.在400-500℃下进行SO2的接触氧化

C.在20Mpa压力下合成氨        D.将合成氨与制纯碱联合生产

14、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15、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在下列工业生产中,没有采用循环操作的是

A.硫酸        B.合成氨     C.硝酸        D.氯碱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17、常温时,0.1mol/LHA溶液的pH>1,0.1mol/L BOH溶液中c(OH): c(H+)=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以下离子浓度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c(H+)<c(OH)<c(A)<c(B+

    B.c(OH)<c(H+)<c(B+)<c(A

    C.c(A)= c(B+)>c(H+)=c(OH

D.c(H+)+ c(B+)= c(A)+c(OH

18、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H < 0的正确的图象为


19、在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2S,欲将S2除去,可加入(  )

A.稀盐酸        B.AgCl     C.NaOH      D.KCl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吸热反应一定是不自发反应

C.向已达平衡状态的平衡体系中加入反应物一定会导致平衡正向移动

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6分)

21、(6分)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求25℃时以下溶液的pH

(1) pH=10和pH=12的两种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____________

(2) pH=9的NaOH溶液稀释到原来的1000倍后,pH___________。

(3) pH=12的NaOH和pH=1的HCl等体积混合后,pH= ____________

23、(6分)在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氢气常用下述方法获得:

①C+H2O(g)CO+H2;②CO+H2O(g) CO2+H2

(1)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H2的方法通常是以碱液洗气,根据该工业生产的实际分析,最好选用下列哪种溶液作为吸收剂?    

A.氢氧化钠溶液        B.氨水         C.石灰水或石灰乳      

该物质吸收CO2后的产物用途之一是               

(2)已知5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44,若CO和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2.0mel/L,求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的转化率。`

24、(8分)酸性锌锰干电池工作时的反应式为:Zn+2NH4Cl=ZnCl2+2NH3↑+H2

下面是一种废干电池的综合利用方案。

(1)酸性锌锰干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上述回收过程中得到的A主要成份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3)要将A分离成为单一成份的物质,可用实验室常见仪器组合成一套装置来实现,试补画出所缺仪器并标明仪器中所盛物质。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5、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FeCl2,为制备纯净的晶体CuCl2·2H2O,拟定实验步骤如下:

下面的数据可能对你解答本题有帮助。

已知:溶度积:Ksp[Cu(OH)2]=2.2×10-20   Ksp[Fe(OH)2]= 8.0×10-16 

 Ksp[Fe(OH)3]= 4.0×10-38

(1)第一步将Fe2+氧化为Fe3+最适宜的氧化剂是(     )

A.K2Cr2O7         B. NaClO      C. H2O2       D. KMnO4

(2)加入Y的目的是为了调节溶液的酸度以促使Fe3+沉淀完全,Y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哪些?(    )

A.NaOH           B.NH3·H2O     C.CuO         D.Cu(OH)2

E .Cu2(OH)2CO3    F.Cu

(3)当溶液中c(Fe3+)<1.0×10-5mol/L时可以认为沉淀完全,计算此时溶液中的c(OH-)。此时所得沉淀中是否有Cu(OH)2(假定溶液中c(Cu2+)=0.2mol/L)?

(4)从Fe3+沉淀完全后的溶液中获得CuCl2·2H2O晶体时应控制的一定条件是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6.(10分)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所占比例常用该气体的分压表示,下图是SO2在水中溶解度与SO2分压关系图。

文本框: SO2[g/1000g水]              

(1)上图反映SO2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如何影响SO2气体的溶解度?

(2)长途运输鲜活水产品时可用充有富氧空气的橡皮袋为容器,解释充入富氧空气的作用。

(3)上述图表中SO2的溶解度是以SO2计算的各种形体的总浓度,已知293K下SO2在水中存在如下反应与平衡:

① SO+xH2OSO2.xH2O

② SO2.xH2O   H++HSO3- +(x-1)H2O  K1=1.44×10-2

HSO3-    H ++SO32-    K2=1.02×10-7

试计算SO2分压为60kPa时其水溶液的pH(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lg1.1=-0.96  lg0.12=-0.92 lg0.13=-0.88)

27.(10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2)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 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           。   

(4)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6)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a) 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化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  2、A  3、C  4、B  5、C   6、D  7、C 

8、C  9、B  10、D  11、B 12、D  13、A  14、D  15、A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A B 17、AD   18、AC  19、A B  20、D 

三、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6分。

21、每个方程式各两分,其中反应式书写无错得1分,分子式错、反应物状态错该项均不得分;反应热值计算正确得1分。

(1)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kJ·mol1

(2)N2(g)+2O2(g)=2NO2(g)  ΔH=67.8kJ·mol1

(3) N2(g)+3H2(g)=2NH3(g) ΔH=-92kJ·mol1

22.(6分,每小题2分)

(1) 11.7  (2) ≈7  (3) 1.3

23(6)

(1)B (1分)  化肥(或肥料,或点心膨松剂)(2分)

(2)设反应在800℃达平衡时CO的转化浓度为xmol/L

CO(g)  +  H2O(g)   CO2(g)   +   H2(g)

起始浓度    2             2             0             0

转化浓度    x             x             x             x

平衡浓度    2-x            2-x            x             x  

则有  (2分)  

 x≈1.09   CO%=54.5% (1分)

24(8)

(1)2NH4++2e-=2NH3↑+H2↑(2分)

(2)NH4Cl和ZnCl2,(2分)  重结晶(1分)(3)(3分,绘图2分,标名称1分)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5:

⑴  C  (1分)  ⑵ CDE   (2分,全对得2分,不完整得1分,有错误不得分)

⑶设此时溶液中的OH-浓度为xmol/L,则有:

c(Fe3+)×x3≤ 4.0×10-38

x3≤ 4.0×10-33

x≤ 1.6×10-11    (2分)

对溶液中的铜离子,此时有:

Qc=0.2×(1.6×10-11)2=5.12×10-23< Ksp[Cu(OH)2]=2.2×10-20(1分)

所以此时没有氢氧化铜形成。(1分)

⑷ 将滤液加热在较低温度下蒸发析出晶体,同时通以氯化氢气体防止氯化铜水解。(2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6、

(1)气体分压和温度;(1分)分压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1分),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1分)

(2)富氧空气中氧气分压大于空气中氧气分压,水中可以溶解更多氧气,有利于水产品的存活。(2分)

(3)解:查图可知SO2分压为60kPa时溶解度为65g/1000g水,由于H2SO3的二级电离常数比一级电离常数小很多,可忽略,溶液pH以一级电离常数计算。(1分)

c(H2SO3)=1.0mol/L

设溶液中H+浓度为x

SO2.xH2OH++HSO3- +(x-1)H2O

1-x     x  x

1.44×10-2=x2/(1-x)     (1分)

x≈0.12mol/L        (2分)

pH=0.92          (1分)

27.(1)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

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NH3 + CO2 + H2O + NaCl → NH4Cl + NaHCO3

或 NH3 + CO2 + H2O → NH4HCO3   NH4HCO3 + NaCl → NaHCO3↓ + NH4Cl

(3)CO2

(4)Ⅰ 过滤

(5)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6)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