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选科水平调研测试

2014-5-11 0:31:26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选科水平调研测试

化 学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纸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答案空格内,直接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10  Ag—108  I—12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②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③禁止使用超簿塑料购物袋  ④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⑤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下列有关物质类别判断的依据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晶体的熔点是否很高   

B.电解质:水溶液是否导电

C.化学平衡状态: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是否保持不变    

D.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焓和熵是否同时减小或同时增加

3.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NO(g)+CO(g)  N2(g)+CO2(g);△H=-373.2kJ·mol-1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B.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4.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2H2O + O2 + 4e== 4OH

B.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 + 3H2OAl(OH)3 + 3H+

C.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

D.碳酸氢铵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OH= CO32+H2O

5.某溶液既能与NaOH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又能与H2O2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则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CO32、Cl            B.Na+、Fe3+、SO42、Cl 

C.H+、Mg2+、SO42、NO3          D.Ag+、K+、NO3、Na+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84gNaHCO3固体中含HCO3小于NA

B.46g NO2 和N2O4 的混合物含N原子数小于NA

C.pH等于1的H2SO4溶液中含H+数目为0.1NA

D.32 g S8单质中含有的S—S键个数为NA                          

7.实验室进行中和热的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下列所用的仪器和试剂均正确的一组是

A.0.50 mol·L1盐酸,0.50 mol·L1 NaOH溶液,100 mL量筒1个

B.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100 mL量筒2个

C.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50 mL量筒1个

D.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50 mL量筒2个

8.X、Y、Z为三种气体。把 a molX和 b mol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

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A.×100%                    B.×100%   

C.×100%                   D.×100%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根据下表中列出的数据,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化  学  键

H-H

Cl-Cl

H-Cl

生成1mol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

436kJ·mol-1

243kJ·mol-1

431kJ·mol-1

A.H2 (g)+Cl2 (g)=HCl (g)  △H=-91.5 kJ/mol

B.HCl(g)=H2 (g)+ Cl2(g)   △H=-91.5 kJ/mol

C.H2(g)+Cl2(g)= 2HCl(g)       △H=-183 kJ/mol

D.2HCl (g)=H2 (g)+Cl2(g)     △H=+183 kJ/mol

10.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电池,该电池用异辛烷(iso—C8H18)作燃料,电池中间部分为固体氧化物陶瓷,可传递氧离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 +2H2O +4e-=4OH

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 iso—C8H18+50 O2-=16CO2 +18H2O +100 e-

D.若消耗的11.2 LO2(标准状况),则电池中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

11.有甲、乙两种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pH=2,乙的pH=3。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甲)=10c(乙)

B.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0.1倍

C.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

D.甲中的c(OH)为乙中c(OH)的1/10倍  

12.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常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也是一个常数。已知 有关物质的Ksp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gCl

AgI

Cu(OH)2

Fe(OH)2

25 0C 时Ksp

1.8×10-10

8.5×10-17

2.2×10-20

8.0×10-16

A. AgCl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AgI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B. AgCl饱和溶液中Ag+ 的浓度大于AgI 饱和溶液中Ag+ 的浓度

C. Cu(OH)2 的溶解度小于Fe(OH)2的溶解度

D. Cu(OH)2 饱和溶液的pH小于Fe(OH)2饱和饱和溶液的pH

13.可逆反应mA(固)+nB(气)eC(气)+f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B.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C.化学方程式中m+n>e+f
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14.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 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2分)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20分。

15.(6分)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 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测得某碱溶液的pH为12.7

B.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C. 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 用热的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效果更好

E. 用蒸馏水和pH试纸,就可以鉴别pH相等的H2SO4和CH2COOH溶液

16.(14分) 纯净的过氧化钙(CaO2)是白色的结晶粉末,常温下较为稳定,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增氧剂,常用于鲜活水产品的运输。

为测定样品中CaO2的含量(样品中不含其它氧化性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g KI晶体,再滴入少量2mol/L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用反应后溶液准确配制100 mL溶液;

第三步,准确量取25 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四步,滴入浓度为c mol/L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反应原理:I2+2S2O32==2I+S4O62);

第四步,记录数据并计算。

(1)写出第一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配制100 mL上述溶液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  。Na2S2O3属强碱弱酸盐,用  ▲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装Na2S2O3溶液,向洁净滴定管中加入Na2S2O3溶液前的两步操作方法是  ▲ 

(3)滴定操作时,一般左手控制 ▲ ,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  ▲  ,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为  ▲ 

(4)下表是该实验的记录结果: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1.02

21.05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12

20.09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CaO2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不必化简)。

(5)滴定前,滴定管的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的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对测定CaO2的质量分数结果的影响是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滴定过程中,若向锥形瓶中滴加Na2S2O3溶液速率过慢,则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结果可能  ▲  ,后者的原因是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7.(6分)下图为CaF2、H3BO3(层状结构,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结合)、金属铜三种晶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I所示的CaF2晶胞中,含有  ▲  个Ca2,这类晶体硬度较大,熔点、沸点较高的原因是  ▲ 

(2) 图II所示的物质结构中最外层已达8电子结构的原子是  ▲  ,H3BO3晶体中B原子个数与极性键个数比为  ▲ 

(3) 图III中未标号的铜原子形成晶体后周围最紧邻的铜原子数为  ▲  ,金属铜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电传热性,能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 

18.(10分)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B不在同一周期;A与E、B与F分别同主族;A、B、E、F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D能与A、B、C、E、F元素分别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型化合物。

(1) D分别与A、B、C、E、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用化学式表示)。

(2) 右图是A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的虚线表示  ▲  。E与D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3) 下表列出了上述部分元素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F—D

F—F

B—B

F—B

C—D

D—D

键能(KJ· mol-1)

460

176

347.7

347

745

479.3

①下列三种物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  ▲  (用abc表示)。

a.F与B形成的化合物  b.A与B形成的化合物  c.E的单质

②试估算1molF单质晶体完全燃烧的反应热:ΔH=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 已知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B    H+ + HB           HBH+ + B2–

(1)25 0C 时,H2B溶液中HB的电离平衡常数K=1.0×10-6,则0.010 mol/LH2B溶液中,c(H+ )=    ( HB的电离平衡常数很小,平衡时c(HB-)可近似为仍等于0.010 mol/L)。

(2)向一定体积的 0.20 mol/LH2B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40 mol/L NaOH溶液,研究反应后的溶液:

①反应后溶液显  ▲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 (B2– ) + c (HB ) + c (H2B) = 0.1 mol/L

B.c (Na+ ) + c (OH ) = c (H+) + c (HB)

C.c (Na+ ) + c (H+ ) = c (OH ) + c (HB) + 2c (B2 – )

D.c (Na+ ) = 2c (B 2– ) + 2c (HB )

(3) 向一定体积的 0.20 mol/LH2B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20 mol/L 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0.(10分)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已知:25 0C 时,N2(g)+3H2(g)2NH3(g);△H=-92.4kJ/mol。

(1) 25 0C时,在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 mol N2和2 mol H2,经过2 min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反应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H2在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 25 0C时,密闭容器中1 mol N2 和3 mol H2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 kJ,则密闭容器中H2 的转化率为  ▲ 

(3) 25 0C时,在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开始时加入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 、b mol 、c mol ,要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与(1)平衡时完全相同,则a、b、c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  (分别用含a、b、c的方程式表示)。

(4)工业上,不同温度、压强下,在VL容器中N2和H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合成氨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设为a mol,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最大时的表达式K=  ▲  (只用含a、V及相关数据表示,不需要化简及计算结果)。


(5) 随着合成氨研究的发展,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Marmellos和Stoukides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吸附在SCY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作为两个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上图。

在该装置中钯电极A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10分)“可燃冰”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我国南海海底有极其丰富的“可燃冰”资源,有专家估计全国可燃冰总资源量不少于100×1012 m3

(1) 甲烷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甲烷形成可燃冰的过程属于  ▲  (填“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

(2)可燃冰有多种结构,据测定一种“可燃冰”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分子笼,每个分子笼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若这8个分子笼中有6个容纳的是甲烷分子,另外2个被水分子填充。这种“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3)可燃冰这种晶体一旦从海底升到海面就会砰然而逝,就会自动融化分解成气体。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分析,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4)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1 m3的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 m3的甲烷。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某种石油液化气的热值为5.0×104 kJ/kg。每立方米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假设164 m3为标准状况)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相当于  ▲  kg的石油液化气。

(5)燃烧煤碳、石油、天然气等产生大量的CO2 进入大气,形成“温室效应”。倡导“节能减排”,你提出的两点合理建议是  ▲ 

七、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2.(8分) 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汽油燃烧所产生的污染,我省部分地区推广使用新型车用燃料—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将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而成,为了简化讨论,以辛烷代表普通汽油成分。已知25℃时,C2H5OH 的燃烧热为1366.8 kJ/mol,辛烷(C8H18)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

(1)若发动机运行中汽油燃烧不充分,生成CO,则25℃时,辛烷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 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若乙醇汽油蒸气与相同条件下的空气体积比为a,要使乙醇汽油完全燃烧,求a的最大值x为多少?(假设乙醇汽油蒸气中,乙醇蒸气体积分数为0.10,辛烷蒸气体积分数为0.90;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0.20,其余为N2)

(3) 汽车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是CO和NOx,当a >x时,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CO。若汽车运行时产生5.6 LCO(标准状况),则乙醇汽油因不完全燃烧生成CO而损失的热量为  ▲  kJ。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C 2.C 3.A 4.D 5.A 6.D 7.D 8.B

9.B 10.C 11.BD 12.A 13.AC 14.AB 

15.BDE

16.(1)CaO2 +2 KI +2H2SO4 = CaSO4 +K2SO4+ I2 +2H2O (2分)

(2)100 mL 容量瓶 碱式  检查是否漏水、用Na2S2O3溶液润洗滴定管(2分)

(3) 滴定管活塞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蓝色变为无色

(4)×100% (2分)

(5)偏大  偏大  在酸性条件下空气中的O2也可以把KI氧化为I2,使消耗的Na2S2O3增多,从而使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偏高

(除给定的分数外,其它每空1分,共12分,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17.(1) 4 晶体中存在较强的离子键要使离子晶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或气态,需要较多的能量破坏这些较强的离子键  (2) O 1∶6  (3)12  电子气理论 (每空1分,共6分,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18.(1) SiO2  (2) 氢键       

(3) ①a >c >b(熔点:SiC>Na >CH4

②1008.7 kJ/mol(生成1mol SiO2须断开2mol Si—Si键和1mol O=O键,同时形成 4mol Si—O键)  (每空2分,共10分)

19.(1) 0.0101 mol/L (2分 )   (2) ①碱性 (1分) B2– + H2OHB + OH (1分)

②CD (2分)  ③ c (Na+) > c (HB ) > c (H+) > c (B2– ) > c (OH ) (2分)

(本题共8分)

20.(1)0.075 mol·L-1·min-1  (2) 10%   (3) a + c=1 b+ c=2 

(4) (或2000C 时的其它数据)

(5) N2 + 6H+6e=2NH3

(本题每空2分,共10分,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21.(1)化学  (2) CH4·8H2O   (3) 该晶体是分子晶体,各分子间存在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故“可燃冰”熔沸点较低   (4)130   (5)减少燃油机动车辆运行、减少燃煤燃油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树造林等 (每空2分,共10分)

22.(1) C8H18(l)+ O2 (g)==8CO (g) + 9H2O (l)  △H = -3254 kJ·mol1    (2分)

(2)乙醇完全燃烧:CH3CH2OH +3 O2 =2CO2 +3H2O

    辛烷完全燃烧C8H18+12.5O2 8CO2+9H2O     (1分)

   a≤  (2分)  

x=0.017  (1分)

(3)n(CO)=0.25 mol  △H=283 kJ/mol×0.25 mol=70.75 kJ (2分)

 (本题共8分,合理答案参照给分)